COMMUNITY視野觀察

英國大學畢業證書給我的啟示:拋下亞洲思維,發現「畢業證書不只是一張紙」

出生逢921,幼稚園遇到SARS,國小時H1N1爆發,大學畢業於新冠年的畢業生,畢業快樂,今天我想分享英國與台灣的大學畢業證書的不同之處的個人觀察。

photo/RedLouise

英國大學畢業證書給我的啟示:拋下亞洲思維,發現「畢業證書不只是一張紙」

常常有人說,大學是「繳四年學費換一張紙」,但在英國,這張文憑上還多了成績等級,相似於俗稱的GPA (Grade Point Average學業成績平均點數),這就有點不一樣了。

小小科普一下英國不同的成績等第,依序為:

First-Class Honours (1st) → 

Upper Second-Class Honours (2:1) → 

Lower Second-Class Honours (2:2) → 

Third-Class Honours (3rd) → Fail


photo/RedLouise
photo/RedLouise

我念的科系以及未來會進入的創意產業,比起GPA,或許作品集和個人經歷才是重點,但不可否認的是,當我還是一個職場菜鳥,除了作品集,畢業證書上的GPA是雇用方唯一能了解我的地方。成績絕對不代表一切,但確實有助於了解學習的用心程度,就英國大學非結果導向的評分方式而言,老師們看的是完整的學習過程,因此在課業上參與、付出、改善了什麼都包含在成績內。

注重過程的英國教育

在英國念大學的這三年(英國大學三年制)每個學年都有兩次總體評量,第一次在聖誕節假期前,稱為formative assessment形成性評量,第二次在復活節假期後的學年期末,稱作summative assessment總結性評量。就如字面上所述,學期中的形成性評量,老師會打分數,但同時也會提出每個作品可以改善與加強的部分,而這個分數只當作參考。有趣的是,老師們從來不會在形成性評量給出太高的成績,因為他們認為,不管再好的作品都有進步的空間。


大三的總結性評量就是最後的畢業成績,這將被印在大學文憑上跟著我們一輩子,如果對於結果不夠滿意,與老師溝通後,根據討論內容作出改善,還是有機會扭轉局勢。


在英國,沒有班排名、系排名這回事

記得前幾個星期,很開心的告訴媽媽我拿了最優的一等學位畢業,結果她問我:「那你系排多少名?」我才猛然察覺,大學三年居然沒有看過自己的系排名次。出於一個好奇心的點開詳細的成績單左看看、右看看,怎麼找都找不到排名的部分,原來在英國的教育,學習最大的對手是自己,這完全符合同時擁有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的理念。

跟英籍室友們聊了一下,發現不只大學沒有學生排名,他們從小學的成長過程都不曾有過班排、校排名這個東西。跟他們敘述了一下台灣的學生到大學都在為排名競爭,我的國高中甚至精細的做到了單次小考成績排名;「有人會因為進入紅榜感到光榮,同時有人也因為吊車尾而自卑甚至被冷落而放棄,」他們聽了簡直不敢相信。

用一句話總結台灣學生的成長過程,我們好像時時刻刻都在跟別人比較,比到後來都忘了本身的價值與存在的目的,明明是一顆閃閃發亮的星星,卻總是以為自己被烏雲遮蔽。


photo/RedLouise
photo/RedLouise

回顧大學三年的成績單,第一年真是慘不忍睹

前面有提到,老師們不會在形成性評量給出太高的成績,這概念也用在大一,因為還有大學未來兩年的學習時間啊,所以基本上不會給B以上。他們敢這麼做的應對措施就是,大學一年級的表現不計算在畢業成績中。


2018年,隻身踏上西方國家,在生活有諸多不適應處,更別提天壤之別的教育模式與學習環境。國高中不是科班出身的我,對於藝術方面的專業能力感到不自信,所以更加放不開和小心翼翼。太過謹慎帶來的是沒有足夠野心和創新的作品,創作過程一成不變,不曾突破自我。當時我的思維模式還是很「亞洲」,在沒弄清過程中出現了什麼問題前,總以結果來審視自己與探測他人。


人因反思而成長,成長而反思,是我出國三年來最大的體悟。大一的成績不是太理想,但現在的我一點也不介意,甚至可以拿出來分享,因為那是我成長的紀錄啊!我為此而驕傲,也為每個同學感到開心,不管他們拿到什麼結果。


我們像行星,在同個星系但有著專屬於自己的軌跡,能做的是彼此學習與祝福。

photo/RedLouise
photo/RedLouise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育模式,我們完全有權利去批判與挑戰它


「假如你讓一條魚爬樹的話,牠會永遠相信自己是一個笨蛋。」


之前,我一直是那種老師說一我絕對不會說二的乖巧學生,儘管國高中時期過得有點痛苦,尤其是下了課拖著疲累的身體,去畫室惡補美術術科測驗至晚上十點的時光,我質疑的一定是自己,怪自己不夠聰明,得不到老師的認可,才沒辦法畫的跟照片一樣寫實。

英國的藝術教育教會了我去發現問題,不管我有沒有足夠的力量去解決,至少我跨出了第一步。


現在,我總算知道,錯的不是我,是台灣的教育不適合我。


當我進入到了英國的藝術學院,身處彷彿能將靈魂救贖的教育環境,我狹隘的認為這就是藝術教育該有的樣子,重蹈覆徹的,我把錯推給了學生,不適應的人是因為他們沒有好好的遵循老師的指教,我甚至揚言要把這套教育模式帶回台灣來改變台灣的藝術教育。


我覺得我能出國唸書是這輩子最幸福的事,然而同時,我有同學時時刻刻都在想著趕快畢業、趕快逃離。我不免想到,就算是世界上公認最好的北歐教育系統,也有學生認為自己不適合。


繞了一圈,我終於了解沒有一種教育模式是完美的,希望看到這篇文字的大家如果你還是一個學生,或者有兒女正在求學的道路上,遇到學習上的困難時,可以質疑自己,但有很大的可能,你還沒發現找到自己的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