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溫貞菱的生活隨筆】認養代替購買

動物是原先就無法用語言溝通,起初的無比純真,被棄養後仍會重新地愛上人們,那也許是我想進一步幫忙最大的原因。
【溫貞菱的生活隨筆】認養代替購買
圖文/溫貞菱
 
這是第一次寫專欄,對環保議題、婚姻平權、流浪動物都希望能夠讓更多人思索與關注。
 
今年2/6台灣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正式上路,台灣是繼印度後第二個零撲殺動物的國家,年初我開始去幫助流浪動物,思索了一下:為什麼是選擇流浪動物呢?恰巧最近寫了一本書籍推薦,內容有說到「巴別」,大約是人類為了製造通往天堂的塔,而天界知道此事之後便使人的語言不相同無法溝通,進而停止了人們執行這項巴別塔計畫,而動物是原先就無法用語言溝通的對吧,起初的無比純真,被棄養後仍會重新地愛上人們,那也許是想進一步幫忙最大的原因。
我在「流浪動物花園協會」幫忙的項目,是陪伴狗兒們然後幫忙洗洗澡,拍攝犬貓們照片希望牠們能夠早一點回家,記得有次拍一隻黑貴賓花上我們整個下午的時間,非常調皮好動的孩子,名字是黑貴(笑),很愛舔人,很想跟貓玩但是貓會生氣,還有好幾隻狗兒們的眼神非常美,個別擁有不同的愛撒嬌個性,第二次去的時候他們也開始和我親近,大概是一進門會有一整群湧上來在附近還有腳上流竄的程度。
 
還有隻名為小雪的狗媽媽,牠生的孩子們都送養出去了,來這裡後愛上了這裡的老狗 Lulu,平常要摸到牠是很困難的,但是要靠近 Lulu,小雪便會自己緩緩地靠過來,是個非常溫暖溫馨的地方,共有三樓的配置,依照犬貓們目前身體狀況與需求待在不同樓層與區塊,也有足夠清潔消毒過的籠位可提供更換,確保環境衛生。
「以認養代替購買」的口號對想養寵物的人漸漸無感,還是希望能夠努力的幫「流浪動物花園協會」照顧的狗貓找到一個幸福的家,只要沒有人去購買寵物,就能減少過度繁殖與棄養,也能夠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 收容所仍有很多不見天日被棄養的毛孩子們,在零安樂死的政策下會形成更巨大的惡性循環,希望能夠在養寵物前,多用領養的方式,一隻孩子找到幸福,就會有另一隻孩子有機會離開收容所。
 
我至今也幫助了身邊想養寵物的朋友,找到他們的家人,因為對我來說寵物就像是家人一樣,希望有一天能夠出現在身分證上,家人是責任,不是負擔。 可以的話,希望每個人,能夠對自己有感覺的那份能量,去助人助事抑或助自己,即便人去了哪裡,那份能量都會留下來陪伴著你。
流浪動物花園協會成立至今,已經直接幫助了 8,077 隻貓狗。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