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出前一廷專欄】《返校》:關於白色恐怖,但也關於我們的心

《返校》是一部相當觸動人心的電影,更是台灣觀眾絕對不能錯過的影史里程碑,既描述了我們不應忘卻的歷史,也藉由角色的塑造,反映出了我們曾經如此脆弱,卻又倔強著的暗自懊悔……<br />

Photo / 華納兄弟

【出前一廷專欄】《返校》:關於白色恐怖,但也關於我們的心

當銀幕上的畫面變暗,片尾主題曲緩緩響起,明明音符與歌聲那麼那麼地輕,落在心上卻又如此如此地重的那個瞬間,確實會讓人意識到,《返校》一片所能帶給人的內心激動,真的是你很少能遇見的觀影體驗。

正如同我們尚未走進戲院,便早已從各個報導與討論中得知的一樣:《返校》是一部以白色恐怖時期作為故事背景的電影,不僅相當程度地重現了當時的年代氛圍,也讓人看見了屬於那個時代的人性悲歌。(同場加映:《返校》值得看嗎?五大看點分析這部「台灣特有種」新類型電影!

從這樣的角度來看,《返校》確實是一部相當精采的作品,就如同遊戲原作一樣,先是以謎雲重重的情境作為劇情開端,再藉由靈異的恐怖元素,以娛樂性方式將人拉進故事中,並透過各種細節交織出的蛛絲馬跡,讓觀眾對角色產生好奇,然後在情節看似進入緊張高潮時忽地扭轉,將重心完全移到了角色身上,使白色恐怖這樣的時代背景在片中既是非現實的恐怖根源,同時卻也展露出在真實歷史中的樣貌,先是用現實塑造虛構,而虛構再回過頭來召喚現實,使兩種看似並不相同的「恐怖」就此緊緊相連,彼此相依相生。

但除了以上的傑出表現,《返校》之所以能如此打動人心,還有另一個因素──也就是角色的塑造,確確實實地反映出了我們曾經有過、或許還就是此時此刻的當下面貌。

不管是在怎樣的關係裡,可能是感情、親情或友情,我們都曾難免由於當下的情緒及衝動選擇了自私或過度防衛,因而為對方帶來了傷害。有些時候,光是一次巨大的傷害,就足以撕裂原有的一切;而更多時候,難以挽回的裂痕則是由一次一次細微的創傷逐漸鑿刻而成,最後使得一切終至崩塌。

而在接下來的時光裡,我們可能會為了那個自私的自己,因此充滿自責懊悔,更有可能為了逃避那樣的痛苦,甚至選擇刻意無視,就這麼將情緒壓在心中角落,任隨荒蕪蔓延生長,佯裝像是什麼也沒變,其實卻是從此不願再踏出任何一步。(同場加映:金馬最佳新導演入圍!《返校》導演徐漢強,「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都不是憑空出現的。」

只是,無法挽回,卻不代表我們需要被罪惡感及懊悔給永遠地困在原地。既已無法挽回,我們真正要做的,或許反倒應該是回過頭來,正視自己所帶給他人及自我的傷痛,並好好地將其記住,從此不再遺忘,努力地往前走去。

既然是「返校」,就代表了已經離開,然後才又歸來。至於歸來的目的,也絕非是重蹈覆轍,而是藉由回首返視,再度提醒自己將這樣的過去好好地揣在懷中,接著繼續前行。

不管是關於白色恐怖,或是關於我們的心,其實均是如此。

願那樣的時代不再到來,也願所有的人,都能不再受困於內心的那座翠華中學之中。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