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最強當代藝術盛宴、每個作品都美呆!《2018台北雙年展》帶你探索宇宙奇幻生態系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由雙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共同策劃,邀集19國41位藝術家作品與主題共同呼應,帶你看見宇宙生態系的無窮樣貌。即日起至2019/3/10於北美館展出。
最強當代藝術盛宴、每個作品都美呆!《2018台北雙年展》帶你探索宇宙奇幻生態系

文字與圖片提供/台北市立美術館

(亨利克.赫肯森《顛倒的樹(映射)》,2018 杜英、鋼、玻璃鏡面、不鏽鋼鏡面、鋼索、木板、 溼度計、澆灌系統、噴霧系統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菌絲網絡社會(弗朗茲.薩韋爾+太郎+馬丁.豪 斯+鄭淑麗+全球網絡節點)《菌絲網絡社會》,2018 複合媒材、裝置 1000×800×360 公分© 參展團隊、臺北市立美術館。)

喜愛當代藝術的觀眾有福了,趕緊把這項消息分享給愛逛展的朋友吧!被譽為台灣最著名的當代藝術盛會《台北雙年展(Taipei Biennial)》即將在北美館揭幕,為你帶來全球19個國家與地區41名參展者與團隊的作品,規模十分盛大。

(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吳瑪悧(左)、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右)合影。)

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台北雙年展》,自1998年開始舉行,不僅展現了當代藝術在台灣的最新趨勢,亦呈現西方策展人對台灣當代藝術的再詮釋眼光。今年《台北雙年展》由雙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共同策展,將主題訂為「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

(蕭聖健 《歸》,2018 機械動力尺寸視空間而定©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對此主題策展人表示,「一個美術館如果僵化地自限於建築與概念本質的框架,它將會成為一個孤立的藝術沉思場域,無法接納生態系統持續的轉化、滲透與增生。」因此,吳瑪俐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兩人相當富有遠見地,將美術館視為一個「社會模型」重新思考,希望打破美術館既定的展覽週期與受限的建築框架,探討一座美術館該如何融入社會、文化、經濟以及政治生態體系中。

(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綜觀蘇格蘭的深層國富》,2018乙烯基印刷 221×213–280 公分©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本次《台北雙年展》已於先前公佈本次參展名單,共有來自世界各地19個國家與地區,共41名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將參與其中,除了視覺藝術家之外,還有非營利組織(NGO)、社運人士、影像工作者與建築師等等,他們將在本次議題的脈絡中藉由藝術創作,與策展人的主題遙相呼應,在台北體現當代藝術的無限美好!

(烏蘇拉.畢曼 《聲海》,2018錄像裝置,彩色,有聲,片長 18 分鐘 © 參展人、臺北市立美術館。)

(尼古拉斯.曼甘,《白蟻經濟》,2018。石膏、泥土3D列印、高分子塗料、塑合木板、有色軟鋼、日光燈、四組Sony Trinitron PVM 9042QM螢幕、循環播放錄像檔案、四頻道環繞音響播放白蟻示警聲響。影像由藝術家與澳洲墨爾本薩頓畫廊提供。)

展覽介紹

《2018台北雙年展 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Post-Nature— A Museum as an Ecosystem)》

共同策展人:吳瑪悧與范切斯科.馬納克達(Francesco Manacorda)

時間:2018.11.17–2019.03.10

地點:10461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181號;臺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二樓2A~2B、地下樓D~E~F)

官方網站:https://www.tfam.museum/Exhibition/Exhibition_page.aspx?ddlLang=zh-tw&id=635&allObj=%7B%22JJMethod%22%3A%22GetEx%22%2C%22Type%22%3A%222%22%7D

參展者與參展團隊名單如下:

隆薩克.阿努瓦特菲蒙(Ruangsak ANUWATWIMON)、瑪莎.艾恬薩(Martha ATIENZA)、區秀詒、烏蘇拉.畢曼(Ursula BIEMANN)、阿列克斯.布爾達科夫(Alexey BULDAKOV)、張懷文+MAS微建築研究室、張碩尹、晁瑞光+臺南社區大學、朱利安.夏利耶(Julian CHARRIÈRE)、陳珠櫻+太陽能昆蟲生態箱工作坊、露西.戴維斯(Lucy DAVIS)、在地實驗、范欽慧、未來農夫、圖爾.格林富特(Tue GREENFORT)、英果.古騰(Ingo GÜNTHER)、亨利克.赫肯森(Henrik HÅKANSSON)、海倫.哈里森 & 牛頓.哈里森(Helen Mayer HARRISON & Newton HARRISON)、侯志仁 & 鄧信惠、蕭聖健、黃信堯、原轉小教室、柯金源+「我們的島」、柯艾桑南(KHVAY Samnang)、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林從欣(Candice LIN)、林芝宇-雜草稍慢、杜恩.林克拉特(Duane LINKLATER)、尼古拉斯.曼甘(Nicholas MANGAN)、茱瑪納.曼娜(Jumana MANNA)、非人類博物館(Museum of Nonhumanity)、菌絲網絡社會、打開綠生活、亞倫.瑟庫拉(Allan SEKULA)、瑞秋.薩斯曼(Rachel SUSSMAN)、薇薇安.蘇特(Vivian SUTER)、基隆河守護聯盟、臺灣千里步道協會、吳明益、趙仁輝以及鄭波。 (依姓氏排列)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