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閱讀

付出真心依然被情緒勒索?你需要的是學會「劃清界線」擺脫人際吸血鬼

這類人喜歡扮演受害者,博取他人同情與注意,擅長哭訴他人對自己不好,過得有多麼糟、可憐又生病、窮困等等,營造出痛苦的氛圍吸引人對其投注關心和關懷,或賺取他人熱淚。一旦投入你對他的心疼和憐惜,他便立刻對你產生依賴性連結。接著,食髓知味,一步步要求更多援助。

文/吳姵瑩《關係界限》 出版社/遠流 圖/電影,影集

付出真心依然被情緒勒索?你需要的是學會「劃清界線」擺脫人際吸血鬼

心理界限探索x 物理界限探索 x 建立界限的公式與步驟,療癒且茁壯自我!

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界限?

老是認為自己要對身旁的人交代,或為他們的事情負責
*習慣心情不好就找人傾訴,卻感覺朋友越來越少
*經常覺得疲憊不斷奔波,事情永遠忙不完
*好好先生好好小姐,卻常遇到將你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的人
*感到自己說話好像沒有分量,不敢提出要求也不敢拒絕他人
 
在我們的文化教養中,感受很容易被忽略,也導致我們缺乏感受。
人之所以需要界限,是要把感覺找回來,並指認出自己的感覺。
沒有自我界限時,一味付出就成了討好,最終因心力交瘁,而選擇斷絕關係。
 
當整理好與自己的關係之後,才能好好經營每一種關係。
學會為自己付出,不再執著於討好他人,讓對方負起該負的責任。
越認識自己,也會越清楚界限,保護也尊重自己的感受,便有能力去愛與被愛。

《美麗佳人》獨家文摘─誰是你真正的好朋友?真兄弟?假閨密?

在這一節,我們將談到另一個在人際互動中的三角循環現象,幫助你瞭解揪心又費神的人際互動裡,有些人明明被朋友「軟土深掘」又剝削,明明深感痛苦但又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我們先來看看小米的故事──

「小米的好友與小米絕交了,她心裡有很多委屈,也充滿怨懟和難過。很多次,小米都不想再跟對方往來,就是說不出口,因為覺得對方很可憐,很多段關係都處不好,跟老闆、家人,甚至在學校跟教授的關係也很差,小米一直勸她、幫她,甚至介紹朋友給她認識,對方都不太領情,甚至經常使喚小米幫忙買東西,還丟工作給她,一直占用小米的時間,之前在學校時期她們住在一起,有時候她半夜會把小米叫起來,跟小米訴苦,小米差點崩潰。

後來,小米要搬出去住,她因此差點要跟小米決裂。小米只好硬掰說,因為表妹也來念書才讓這件事落幕,她自己也搞不懂為什麼需要跟她撒謊。但分開後,小米卻開始想念起跟對方相處的時光,那種被需要又好玩的日子。」

很多人聽到這樣的故事,都會為小米可以離開這段友誼拍手叫好,但對小米來說,卻不完全是這麼一回事。因為,這其實是一種關係的模式,對方在關係裡有很多需求,你不停照顧他,滿足他的需求,但回過頭來,他還是滿足你身上某些需求,他帶給你樂趣,或激烈的情緒反應,這不一定是其他關係可以帶給你的,因此你會在關係裡來回糾結於痛苦與開心,或處在無奈或無法選擇的困境中。

上面這段故事,是否會讓你回想起人際相處中的誰呢?會不會經常覺得費心神地跟某個人相處,最後吃力不討好?會不會覺得,付出沒有回報,身邊一堆不知感恩又有吃有拿的朋友?如果是,那你要幫自己張大眼睛,好好注意這些占便宜的人究竟有哪些特質,才能避免讓自己一再陷入相同的循環。


人際吸血鬼的特徵

從小米的故事,來看看這些總愛占便宜的人。我稱之為人際吸血鬼。你會發現,他們都擁有暗黑同理心,懂得操弄他人的罪惡感和責任感,透過你完成他們真正想要完成的事,所以當你不順他們的心意,他們就懂得如何操弄你的心情,讓你覺得自己是壞人,不得不出手相救。

那麼,該如何辨識人際吸血鬼呢?

以下列出幾點人際吸血鬼的特徵,幫助你在人際互動的初期,就嗅到這些氣息,幫自己爭取距離與空間,不捲入糾結與糾纏的心理遊戲裡。

A.過度自我中心

當一個人所有事情的出發點都是「自己」,也無法真正考量他人的心情,覺得世界應該圍著他轉。這種人往往在關係初期會讓人感覺有魅力,因為其作風強

勢且看似自信。但他們容易覺得,世界在與自己作對,難以忍受他人拒絕自己;或當事情發展不如自己預期,就會暴跳如雷。

過度自我中心的人,很容易觸怒別人也容易被觸怒,由於他們不會顧慮別人的感受,會隨意侵犯別人的界限,人際破裂是家常便飯。例如:看到別人有新玩意,就拿過來把玩,也不管東西是別人的,弄壞也只說東西不耐用,好比︽哆啦A夢︾裡胖虎的個性,容易觸怒別人,而許多人對他是敢怒不敢言。我們都知道,只要大雄不聽話,胖虎便會對大雄感到憤怒。因此,能在這類人身邊留下來的,往往都是為他人情緒負責的善良人。

自我中心者的核心信念,是「千錯萬錯,都不是我的錯」。當善良人為他承擔起一切罪責時,也呼應他們內在的核心信念「千錯萬錯,都是我的錯!」於是,彼此的核心信念勾住了關係,也失去彼此該有的情緒界限。

B.過度依賴他人

當一個人會過度依賴他人,就會害怕別人拋棄自己,也經常以為別人要離開,因此在人際互動中會是處於很黏膩的狀態,也就是說,他們會常常需要知道「你在做什麼」,或者他需要你關心他,需要你把所有的注意力全放在他身上。

若你與其他朋友出去玩,他就會覺得自己遭到背叛,也會認為你拋棄他,甚至會非常吃味。在他的朋友圈裡,他只希望你與他兩人非常緊密,不容許有任何人介入。而他可能只是你的同性友人,或是你的好友。但你會覺得,關係黏膩到像是愛情的共生模式,喘不過氣來。難道你有了他這個朋友後,就不能有其他朋友嗎?

他們通常很會綁架別人的感受,讓人無法自由做自己想做的事。像是,你現在週末開開心心要去野餐,突然一通電話打來:「嘿∼哈囉,小花,你這個週末要幹什麼呀?」然後,你就告訴他說:「喔!我要跟國小同學們去野餐。」

「什麼?你要去野餐?欸你怎麼沒找我啊?你怎麼這樣啊?我對你這麼好耶!你為什麼可以這樣子對我?」

這時,你就會想:「可是我的這群朋友不是你的朋友耶……我們是從國小到現在的好朋友,可是你才跟我認識半年而已……」你心裡有很多的糾結,又不想讓他不開心。其實,你又在為他的情緒負責了。所以,你無法開心地和這群好友聚餐或野餐。這類的朋友會造成你心裡上很多很多的壓力。但你為了不讓他擔心、失望或難過,而去勉強自己,卻模糊彼此該有的界限。

C.經常剝削他人

這類型的人其實缺乏同情心或憐憫心。他們剝削他人的形式則是,剝削他人的時間,剝削他人的金錢或物品,或甚至對於他人很愛護的東西,像你的寵物,他也不在乎,甚至會不自覺地欺負你身邊的、某些你心愛的物品或你心愛的人,透過「剝削」取得你對他的關注,或製造你對他的恐懼,讓你屈就或服從他的威脅。

這種經常剝削他人者很喜歡抓人把柄,比方說,他可能不小心知道你的祕密,那他就會經常拿這把柄威脅你。但他為什麼有能力獲得他人的祕密呢?

其實人際吸血鬼在交往初期,是很熱情的人,有時候會散發出你很容易信任他,你很容易覺得他是容易親近的對象,然後他也很容易把你內心裡頭很深沈的感受給套出來。

還記得,之前我所參與的電視節目,某集請到了一位很資深的演員,曾經在多年前被朋友背叛和出賣,這新聞當時還鬧得沸沸揚揚。朋友甚至講他愛演戲、欺騙所有人,但當我們心理專家與他接觸後,看懂他的人格特質是容易信任他人也容易對人掏心掏肺,相當單純,甚至見到誰都想幫忙。他身旁真的充斥著剝削他的人,借錢不還、利用他的人脈、占用他的時間……他才意識到,自己門戶大開地吸引吸血鬼來到他身邊。

那些人就是看準他這點而親近他,抓住許多他的故事和祕密,肆無忌憚地用這些把柄威脅他,要他服從,形成了非常不對等的關係。

當關係裡有了恐懼,就難以把持應有的界限。他們決裂時,對方就將這演員的

故事公諸於世,此風波經過一、兩年才平息。

D.經常使用悲情吸引他人注意

這類人喜歡扮演受害者,博取他人同情與注意,擅長哭訴他人對自己不好,過得有多麼糟、可憐又生病、窮困等等,營造出痛苦的氛圍吸引人對其投注關心和關懷,或賺取他人熱淚。一旦投入你對他的心疼和憐惜,他便立刻對你產生依賴性連結。接著,食髓知味,一步步要求更多援助。

這類人身上有這麼多的悲情,有時候也因為他們的依賴性,無法對自己的人生、財務,甚至情緒負責;不斷求助於人,又感覺被他人拋棄,所以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有強烈怨懟。因此,跟這樣的人相處,一開始你會覺得他是受害者,讓你有成為英雄、拯救他的神聖感,而他也讚嘆著你,然後你便會去做更多事讓他滿足,一方面滿足自己當英雄的欲望,一方面也滿足你受到需要的感受。

但你無法一天二十四小時隨伺在側,還是有自己的生活要過,分歧與不滿足就因此發生。你沒有辦法再順著他的意。一旦他發現你不像以往那樣照顧他、呵護他,對他投以關注時,一瞬間你就變成迫害者了,他會到處宣揚,你這個人的糟糕與可惡,你變成他生命裡讓他受苦的對象。由於你與他的界限模糊,他生活上的不便與不悅都要你負責,所以很容易就對你生氣。而你也很難在這段關係裡感到自在。在我的實務工作中,我的確看過有很多人際吸血鬼因長期的關係不穩定與人際破產的現象,出現心理疾病,導致他們在人際上有更多帶給他人及自己痛苦的問題。

對於人際吸血鬼,以上簡單列出了四種特徵。他們在人群中能辨識出,讓他可以吸取正能量者,以及被他完美利用的人。那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會被他們利用呢?

通常就是有大愛的善人與好人,他們不喜歡拒絕他人,也希望在別人眼中的自己是完美的,是個供應者、照顧者,但他們身上常常缺乏自我。因為,他們也不覺得自己的需求重要,滿足他人需求才會滿足完美形象的自我要求,把認可與讚賞的能力外包給他人,在幫助他人或被需要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與短暫的開心。他們很多時間都處在無力的狀態,所以容易吸引到會吸取他人能量者匯聚在其身邊。

拯救者與大愛情結作祟

有時候我會戲稱,菩薩身邊都會有很多小魔來吸取祂身上的正能量。但我們不是菩薩,卻基於許多迷思與「以和為貴」的美德,讓許多人覺得,需要與其他人維繫良好情誼,同時非常大愛地渴望給出很多。這種很大愛的人其實是很沒有界限的,但你問「大愛」究竟好還是不好?我會說,這需要看個人的修煉。

真正大愛的人,清楚自己可以給予,而給予不需要回報,也不會感受到自己被掏空,因為他本身就是源源不絕的能量,不用透過他人的回應或肯定來存活,也不需要透過付出與被需要來感覺自己有價值。因為他自己就是價值,他的存在就是一種美好。

但多數人還沒有自我時,就很容易為他人而活,甚至無法拒絕他人的要求。有時,還會因為別人的淡漠、拒絕、憤怒的反應,反過來自我懷疑。

我們容易陷入的三角循環

因此這樣需要與被需要、給予和索取的關係型態,有時候很像受害者、拯救者,你當初看見他們需要幫助的狀態,楚楚可憐又脆弱不堪,看見一個受害又委屈的人,便跳進去當拯救者。而大愛情節的拯救者,經常容易有完美主義,又渴望自己心地和形象可以像天使一樣善良又純潔,就容不得眼中的一粒沙,無法容忍別人眼中的他們不夠好、不夠善良、不夠負責。這種純潔感容不下任何一丁點批評,總是把所有事情做到極致,不讓人有話說,可是偏偏別人還是說個不停,就讓拯救者疲於奔命,一直到累掛了為止。

受害型的吸血鬼,很喜歡用脆弱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討拍,吸取他人身上的精力,讓拯救者情緒與身心疲乏,可是又拒絕不了,因為一想到要拒絕就充滿罪惡感;迫害型的吸血鬼則很喜歡透過指責來讓人感到自責、羞愧。由於拯救者很需要「面子」,討厭別人說他不好,就會拼死拼活地把事情攬下來。如果他們的老闆是這種人,只要對拯救者說一句:「我對你好失望!」那一切都能得逞了

作者簡介

吳姵瑩 Chloe Wu
諮商心理師。
曾經待過企管顧問界,也在醫院、大專院校、法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
一直感念何以心理學有著龐大的理論架構,去理解人們和協助人們度過生命的困頓,
創造更好的生活,卻沒有機會被大眾好好認識,並且運用在生活中。
由於很多人依舊對心理諮商存有汙名化的想法,甚至對這樣的課程感到卻步。
希望能夠教導大眾並激發對這門生活知識的渴求,因此過去幾年不斷創作、書寫,開辦課程推動心理學習風氣。
喜歡透過旅遊來深度觀察不同的文化與民族,也將旅遊經驗到的衝擊融入在創作與課程中。想告訴大家,生活與思考的方式不是只有一種,期望可以提升更多人對自身意識或框架的覺察,為自己創造更幸福的人生。

《關係界限:解決人際、愛情、父母的情感糾結症》購書資訊

博客來:https://goo.gl/oGBNtH

金石堂:https://goo.gl/Yzvk7p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