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感官台灣】范欽慧,聽寂靜在說話

范欽慧,自1997年起擔任教育廣播電台《自然筆記》主持人,2015年成立了「台灣聲景協會」,矢志捍衛台灣的寂靜山徑,與推廣不被重視的聲音教育。

採訪撰文/林侑青 照片提供/遠流《搶救寂靜》(點石設計)

【感官台灣】范欽慧,聽寂靜在說話

從小,范欽慧就喜歡聽。原本從事媒體工作的她,因當時推廣鄉土教育,要採訪接觸許多自然科老師,「他們觸動我說,如果我能變成一個認識台灣很多植物、很多昆蟲的人,進到森林聽聲音就知道那些動物是誰,多好。」因此,她轉行到電台工作,製作廣播節目《自然筆記》,開始自掏腰包購買裝備,上山下海去野地採集聲音,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回到節目中播放。

講起「花名冊」裡收錄過的種種聲音,范欽慧不禁語速加快,臉上泛起滿足的神采,「竹鳥真的很會唱歌,會跟你回來回去。有種鳥叫朱鸝,全身鮮紅色,翅膀兩側像黑色絨布,在非繁殖季的時候聲音是嘎嘎嘎,很難聽,真的很不配牠的臉。有一次在森林裡錄到褐林鴞的聲音,真的爽爆!在蘭嶼遇到綬帶鳥,一種很漂亮的過境鳥,聲音好乾淨好美。還有一次我要錄大赤鼯鼠,牠正準備展翅,結果旁邊一家餐廳有人投十元卡拉ok,唱完牠就不飛了,我氣死了!」

一平方英吋的寂靜

一頭栽進野地收音工作的范欽慧,在走入山林河湖邊找到內心久違的安定。2011年,她讀到《一平方英吋的寂靜》這本書,講述美國一位錄音師戈登,將印地安酋長送他的紅色煙斗石,放進西雅圖奧林匹克國家公園的雨林裡,宣示捍衛那一平方英吋的寂靜,去除人為聲響的干擾,保存最原本的聲音與生態。這件小小的事情,後來竟改變四家民營航空公司的航線,不再經過那片森林的上空。她大受感動,和戈登成為筆友,應他要求寄去一顆台灣的小石頭。兩個月後,戈登將去過雨林的台灣小石頭,以及一小顆煙斗石的分身寄回給范欽慧,告訴她「寂靜將會回家。」

深深被撼動的范欽慧,開始夢想也在台灣推動寂靜山徑的夢,她找到宜蘭太平山翠峰湖畔一片叫做「奧陶紀苔原」的森林,這裡從樹幹到林地底層都被各種苔蘚植物包圍,一踏進這裡,彷彿所有聲音都被吸走,安靜到聽見耳鳴。「我想先從保留這裡的寂靜開始,讓它成為聆聽教室,更希望將來每一座森林都有屬於自己的一條寂靜山徑,在那裡每個人能夠充分享受大自然的旋律,懂得打開自己的耳朵,這也是遊客的權利,也是保護這裡動物、生態多樣性的做法。」為了推動這個夢想,范欽慧勇敢地成立了「台灣聲景協會」,希冀能為台灣的聲音教育做到更多。

空白的聲音教育

「不管是自我聲音的感受、感官的聆聽、聲音的美學,乃至聲音的創意,其實在台灣來講是空白的。也沒有人關注大自然聆聽的這一塊,因為你不知道你擁有什麼,所以失去了也沒有感覺。」

范欽慧說,有一次她在台灣最美的十大步道錄水聲,一堆人哇啦哇啦走過,有一個人看見她拿麥克風收音,好奇問她在做什麼。「我給他聽耳機裡的水聲,我說這是東北季風帶來的水,埋在我們的山林裡面,透過石頭流出來,你聽水跟石頭撞擊的聲響,是不是很溫柔,好像在跟你說什麼話。他說,真的好好聽。」

所以,聲景協會希望能負擔起聲音的社會教育,好比前陣子協會舉辦活動,帶領社區的孩子走到濕地邊,將器材放入水底,讓他們聽濕地底下蘊含的生命發出的細微鼓動,再帶領孩子們畫下他們聽見的聲音。「看孩子靜靜坐在那,畫一幅自己聽見的聲音,想著怎麼轉換成線條跟顏色,每個人專注在創作,在那個當下耳朵是打開聆聽的。那一刻,我覺得好安靜好美。」

找回聆聽的能力

范欽慧好懷念小時候那種靜巷的氛圍,「聽到狗聲,聽到蛙聲,聽到聲音你就知道回到家了,傍晚五六點,你會聽到炒菜的油爆聲,聞到香氣,會感受到一股安定感。」曾幾何時,這些聲音在城市裡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便利超商的「叮咚」聲,巷口孩子們玩耍嬉鬧的聲音也逐漸不見。其實,聲音與情感密切相連,當你的感官被城市快速躁動的聲光刺激豢養,心也會失去安定的力量變得浮躁。

范欽慧說,台灣仍然有寂靜的地方,「寂靜不是完全沒有聲音,而是你要打開耳朵,靜下心來跟旋律相遇,在城市中你根本連自己的腳步聲都聽不見。避開喧譁的地方,找到自己願意聆聽的角落,走進自然,聽到很棒的風聲,聽到溪流的旋律,把它記載在心裡成為一段歌曲,一個小標,有一天當你沮喪的時後,你會回到那個空間,想辦法在那個聲音當中沈澱自己。」

你辨認得出清晨叫醒你的是哪種鳥類的叫聲嗎?你知道家裡附近聽得到幾種青蛙、幾種蟬鳴嗎?我們「聽」了,卻沒有「聽見」,雙耳每日接受無窮的資訊,卻多半與生存的空間斷離。幸好,「當你願意聆聽,你就會找回安靜的方法」,范欽慧篤定地下了結論。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