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來共煮吧!專訪「共煮生活實驗室」創辦人Craig:「很多人從來都沒有享受過,跟一群人做菜是什麼樣的感覺。」

試著在快步調的生活裡,抽出四個小時,好好煮飯、好好吃飯,更重要的是,體驗一回「共享」的魔力。

採訪撰文/劉哲學 攝影/Cheng Chen

來共煮吧!專訪「共煮生活實驗室」創辦人Craig:「很多人從來都沒有享受過,跟一群人做菜是什麼樣的感覺。」

隱身在信義區永春社區的民宅巷子裡,傍晚時分,「共煮生活實驗室」的小招牌亮起來,走進敞開的大門,直接見到的是創辦人Craig改造過的開放式廚房。


共享的魔力

每週總有兩三個晚上,會有數名想體驗做菜、互動交友,互不相識的陌生人到來,戴上圍裙、挽起袖子,從洗菜切菜到下鍋蒸煮炒炸,到上桌舉杯分食,直到最後,一起清洗完餐具揮手道別時,已經是有點兒默契的朋友了。 


Craig認為「共享」這件事有種魔力:「最早是因為接觸到Airbnb,覺得既然能共享房間,那有沒有可能共享廚房、共享餐桌?」於是真的從出租自己的廚房開始,慢慢摸索,發現私人廚房規模太小,於是向外租場地、借廚房做共煮活動,最後才擁有了專屬的廚房工作室,成為都市男女藉由煮飯拓展生活的小聚落。

帶著開放的心來 

這天舉辦的是「無菜單共煮」,也是Craig自己最喜歡的活動。報名的大家到齊後,先做簡單的自我介紹等破冰活動,再進行抽卡兩兩分組。而桌上擺著當天在附近傳統市場採買的各種食材,每組當天的任務,就是從食材中變出兩道菜。這樣共煮共食的模式,需要滿足什麼條件才能所有人都玩得開心?「就是對的人,」Craig說,「無菜單共煮之所 以這麼好玩,就是因為不知道今天有什麼菜、要煮什麼,甚至不知道有什麼人要來。因此來的人心胸應該都是開放的,可以接受任何未知,自然都可以聊得開。」


來到共煮生活實驗室甚至不需要會煮菜,在這邊可以共同摸索學習,活動間Craig就扮演從旁輔助的角色,要創業辦共煮,自己當然得有點專業,他還因此去考了中餐丙級證照。Craig分享,印象最深刻的回饋,就是有個網友從高雄北上來參加,體驗之後發現自己真的喜歡做菜,一回去就報名了烹飪教室,「其實很多人是北漂來念書或工作,或者是家人從小就不讓他們碰廚房,所以,我也是剛好提供這樣機會跟環境。」 

深入社區的野望 

對於那些在城市生活的快步調之中,已經忘了如何好好吃飯的人, Craig直說:「來共煮吧。很多人從來都沒有享受過,跟一群人做菜是什 麼樣的感覺,可能也從來沒有自己動手做過,其實大家只是缺乏機會。」而共煮生活實驗室提供的就是一個契機,一個人做菜可能沒想法,但是跟一群朋友一起做菜會激發出很多能力和創意,最重要的,是一段放慢的,放開心胸的時光。


今年,共煮生活實驗室還有一個目標:社區發展。「我們今年最大的願望就是做親鄰共煮,預計跟社區大學合作,培育社區的長者做導覽。」未來如果報名無菜單共煮活動,或許能由社區裡的長者帶大家逛社區,向年輕一輩分享生活經驗與發展脈絡,一起上菜市場買完菜之後,再回到工作室共煮共食。這是 Craig的願景,為實驗室做縱向的拓展,真正深入並結合到社區中,用「共煮」定義且分享生活。


你的 comfort food 是什麼? 

其實不斷在改變,像最近天氣很冷就想吃米粉湯。 


家裡年夜飯一定會有的菜? 

佛跳牆,味道濃郁、層次很多,而且很像在挖寶的感覺。 


最拿手的料理是? 

不會說最拿手,但滿常煮馬鈴薯燉肉,有蛋白質也有澱粉,而且一鍋到底很簡單。 


用餐時的小癖好? 

餐盤要均勻分布,每個人面前都要有一盤菜,不能堆在同一邊。 


如果能許願,最想邀誰共進晚餐? 

Gordon Ramsay。他有個節目是跟女兒做菜,就出現很愛家的一面,但也有像《地獄廚房》那種滿嘴髒話,反差很大。我還有買他的MasterClass線上課程。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