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旅行
虹夕諾雅谷關冬季專案「漆脈相傳」:沉浸漆藝、金繼與溫泉饗宴的身心靈修復之旅
by Sky Chen-更新
Photo/虹夕諾雅谷關、SkyC.

提到「漆器」,可能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是日本京都的精緻蒔繪餐具,或是輪島塗的高級漆盤。在台灣日常生活中,「漆器」似乎是遙遠的存在,更像是旅行時才會帶回的珍貴伴手禮。很少人知道,台灣其實擁有自己的漆器歷史,而且這段故事的起點,就在谷關。


什麼是漆器?
漆器是以天然漆樹液塗裝於木材、竹材、布胎或陶胎等基底上,經過反覆塗刷、打磨、乾燥製成的器物。天然漆具有防水、防腐、耐酸鹼特性,乾燥後形成堅固溫潤的表面。製作過程極為耗時,一件作品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數年完成。此外,漆器在英文中被稱為「Japanware」,瓷器則是「China」,十分有趣。
延伸閱讀:
台灣獨有的「蓬萊塗」
谷關與台灣漆器的淵源,要從1928年說起。谷關因鄰近大雪山與八仙山林場,成為漆器材料的重要產地。日本漆藝家山中公在台中創立工藝傳習所,將故鄉香川縣的「讚岐雕技法」帶入台灣,並以原住民文化為靈感發展出「蓬萊塗」。賴信佑解釋:「日本的吉祥圖案多以富士山、茄子等元素為主,但在台灣的日本人選擇以在地特色為題材,展現地方文化」。這些作品不只有創作價值,「當時在學校旁還設有紀念品商店,販售這類作品給來台旅遊的日本人,可以說是太陽餅的前身」。
賴信佑的祖父賴高山從工藝傳習所學習後,受到校長李昭山賞識後前往東京美術大學深造漆藝與油畫。返台後他創立「光山行漆器廠」,致力將漆藝帶入日常生活。雖然產業曾因林業政策轉變與塑膠製品普及而式微,虹夕諾雅谷關卻看見這段珍貴文化,與「光山行」合作推出深度文化專案,邀請職人親自帶領,讓旅客在溫泉山林中感受漆器工藝的美與精神。

「漆脈相傳」內容介紹:從茶席到講堂,層層展開的工藝敘事
以漆器揭開序幕的入住體驗
旅程就從踏進客房入住展開,服務人員將以蒔繪漆器盛裝和菓子與日本番茶,在茶席上還放上幾本精選的漆藝叢書,讓旅客品茗、閱讀,透過文字與影像初步認識漆器的歷史與工藝。放慢步調,或是欣賞器皿的光澤與蒔繪細節,也為隔日的完整體驗做好準備。


漆藝講堂:與三代傳承對話的時光
「這次展覽的主題是一條時間軸的概念」,台灣漆藝宗師賴高山之孫賴信佑在第二天漆藝講堂開場便這樣說明。展覽從《日月潭少女泛舟》蓬萊塗原件開始,那是日治時期台中工藝專修學校學生的創作。「當時的主題是台灣印象,畫面中可以看到原住民、鳳梨、香蕉、飛鼠等意象,呈現出屬於台灣的風景」。

由於古時台灣被稱為蓬萊仙島,作品也因此命名為「蓬萊塗」,象徵台灣的吉祥與特有文化。 現場還展出多件珍貴作品,包括光山行經典的《千層堆漆花器》,以及展現永續創作可能的《卵殼貼附花器》、《斑文綠脫胎》、《漆陶》等。這些作品承載近百年工藝精神。千層堆漆是以漆疊漆,在玻璃板上反覆刷上漆層數千次,形成厚實漆塊後再以車床切割成型。脫胎漆器則先以泥塑型,貼上紗布與多層漆後洗去泥土,形成輕盈堅固的外殼。《斑文綠脫胎》運用變塗技法,顏色層層堆疊後以砂紙磨出不同層次,花紋更使用豆腐壓乾後與漆混合,產生高低起伏的質感。《漆陶》則是結合素燒陶胎與漆的創作,呈現出陶的溫潤與漆的光澤。近距離欣賞這些作品,最能直接刻感受到職人對材料的理解與創作的執著,還有「用最繁複的方法,做最簡單的物品」的精神。

蒔繪手作:將谷關植物化為藝術
「蒔繪」意為「灑粉的繪畫」,是日本漆器的經典技法。所需材料講究,但流程清楚、步驟分明,一般人也能在短時間做出漂亮成果。旅人將使用水之庭園中的植物如刺蔥葉、青楓葉等,塗上天然漆並拓印至器皿表層,再灑上純金粉繪出專屬的藝術創作。


金繼手作:在修復中發現美的哲學
「金繼」起源於十五世紀日本,是使用生漆和金粉來黏合及修飾破損陶瓷器的技術。這項工藝不僅能恢復陶瓷功能,還能讓修復後器皿重新展現獨一無二的樣貌,也呼應日本最知名的侘寂美學精神。而旅人將調整呼吸、專注描線、塗抹金粉、整復盤面,讓修復的過程成為一場練習專注與安定的時光。每道筆觸都像是重新與器物對話的片刻,慢慢讓破口轉化為紋理,裂痕成為作品的一部分。最後,理解器物與日常的修復,都是一次重新理解「不完美之美」的啟發。

蒔漆朝食:以工藝之器盛裝山林滋味
此次專案適逢秋冬季節,品牌特別設計了客房享用早餐,選用當季食材製作的料理展現自然純粹的滋味,盛裝於極致華麗的蒔繪漆器盒中,食與器精緻搭配,伴隨晨霧緩緩升起的山巒。活動尾聲準備了錦玉羹甜點,以酒釀桂花為口味,透明外觀呼應漆器的光澤與層次,為整個體驗畫下完美句點。

融合谷關風土的會席料理
菜單由去年新上任的料理長川西 和人規劃,並以秋日山林為靈感,推出以「秋季旬味」為題的會席料理。從先付、土瓶蒸到寶樂盛,就以時令鮮魚、銀杏與鄰近新社盛產的蕈菇作為開場;強肴則融合台灣破布子、八丁味噌作為調味,為蘿蔔、金目鯛帶來鹹香與深度的層次,讓魚肉的甘潤與味噌的厚實在口中交融。


主菜小鍋則是深受台灣人歡迎的鍋物料理,豐腴的和牛以橙醋提鮮,搭配上食事的釜飯,香氣濃郁的舞菇、脂香豐潤的獅魚,交織出層次豐富的秋季風味。再以香甜的布丁、時令的果物柿子作為完美的收尾。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