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明星新聞

『人物專訪』音樂中的烏托邦 先知瑪莉

初見先知瑪莉,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我對這四個大男生的感覺,就是「酷」。先知瑪莉的音樂存在躁動不安的靈魂,想傾訴些什麼,卻又不期待任何人能理解。每一個音符的躍動中,滿載著對社會觀察的無奈和期望。這般的音樂風格也形成他們四個人在外表給我的氣息:內斂。
『人物專訪』音樂中的烏托邦 先知瑪莉

Text/ 瑞希  Photo/ 先知瑪莉臉書

初見先知瑪莉,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我對這四個大男生的感覺,就是「酷」。先知瑪莉的音樂存在躁動不安的靈魂,想傾訴些什麼,卻又不期待任何人能理解。每一個音符的躍動中,滿載著對社會觀察的無奈和期望。這般的音樂風格也形成他們四個人在外表給我的氣息:內斂。

不過當真正深入了解他們,並看見他們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對音樂的想法時,我仿若看到他們身上有著The Rolling Stones自由不羈的嬉皮態度,他們在音樂裡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堡壘。

團名「Mary See The Future/先知瑪莉」的由來,是Josh偶然浮現的名字,靈感來自美國一搖滾樂團Jimmy Eat The World,加上念起來順口好聽,團員們就這樣決定了團名「很多人都會問說為什麼不加s,說真的滿不知道該回什麼的,只好都說自己文法不好」他們自嘲。

 

縱觀先知瑪莉的歌曲中,不論是《醉難寫的歌》、《星期天情人》、《Cheer》都是以第一人稱來撰詞,原本以為他們的構思都源自真人實事,但他們卻告訴我:「我們很多東西都是想像與觀察,不一定是要自己體會。

 

「不過我們卻可以理解當一個人在遇到某些處境時,所迸發的人性或行為,我們喜歡研究這些,然後記住這個感覺,譜在歌裡」先知瑪莉就像是拜倫式希臘神話中的人物,兼具著外表傲視與冷眼的洞悉能力,隱性的同理和慈悲卻溶於血液中,屬於複雜卻保有溫度的藝術家。

 

先知瑪莉的音樂時常傳達的陰鬱和悲觀的氣息,對於此他們卻點出了盲點。「曾看到一些鋼琴教室的宣傳標語,上頭寫著『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可是那時候我就滿不贊同這句話的,」他們不以為然地聳聳肩「因為我們認為,音樂上也可以出現負面的東西跟能量,他是藉由你的人格特質所呈現出來的產物,我們不用刻意去迴避這種情緒。

 

和先知瑪莉交談的過程中,應證了悲觀與樂觀、天才與怪咖,往往都是一線之隔,不用特意去劃分,同時並存才是人性最真實的樣貌。先知瑪莉多半的悲觀,來自於對社會和音樂產業的無力,可是他們在音樂的呈現上和精神面卻又極度樂觀。

 

這是很巧妙的事,當你過度悲觀,一旦發現世界上某個值得快樂振奮的事物時,感受反而會特別明顯,能讓我們快樂的事物不多,但若真感到一絲一毫的快樂(小確幸吧),就會無限放大,反而格外圓滿。

 

他們也表示,在把內心的感性情緒轉化為理性的創作過程中,其實是非常有趣的...「寫一首歌是感性的,不過真正在做卻絕對要理性,因為我們必須要想出適宜這個情緒的傳達方式(編曲),創作最弔詭的地方,在於他要有規則才有樂趣。

不過人往往在強烈情緒的當下,無法歸納條理的編制,先知瑪莉也深悉此點「你有很強烈的反應,一定也是要等事情過了,回到淨空狀態,再去回想,用理性的方式述說。」他們沈靜坦言。

 

同時,先知瑪莉也順帶提到自己的表演哲學,「音樂為什麼要用表演?音樂是一種自然呈現,你要先理解它,才會發自內心地進入在那個狀態。很多人都說音樂表演要充滿感情,不過,當你真的真的很沮喪,請問你要怎麼表演?當你鼓就沒有辦法打得很好,你要如何用鼓去展現你的情緒?」他們下了結論。「我們所認為的『表演』,就是你要非常非常熟悉你的樂器,熟練到合為一體,你反而就會懂得用樂器去表現你的情緒!」

 

在藝術達成的必經途中,他們非常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在表演什麼,也知道如何去運用長處,透過音樂告訴別人他們的情緒是什麼。

 

先知瑪莉也很堅定的告訴我,之所以專輯封面都不用他們的人像,主要是希望觀眾注意的是他們的音樂,而不是賣他們四個人。同樣的,因為只聽音樂,他們也教育聽眾要把耳朵打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他們的創作

 

聽眾要怎麼定義是他們決定,而且往往他們會講出我們從沒有想過的角度,會很有趣。」他們笑說。

 

先知瑪莉在音樂中建立了自己的烏托邦,一切都是如此自由,不被輕易定義,一切讓歌迷去感覺。期望他們不管是自己玩樂器,還是聽音樂,都能破除迷思,欲望昇華,學會讓感受更敏銳。

 

演出場地: 永豐 Legacy Taipei 傳 音樂展演空間

演出日期: 台北場:2015/05/01 (五)  台中場:2015/04/17 (五)

開放入場: 19:00

演出開始: 20:0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