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美國犯罪作家海史密斯:《鹽的代價》首創女同幸福結局,卻遭母親強迫出櫃

2021年為美國知名犯罪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百歲冥誕,去年以她為傳記主角的電影《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Loving Highsmith)根據她的私密筆記,記錄這位神秘的「美國文學黑暗女士」,揭開海史密斯在離群索居、高冷的公眾形象背後,面對社會反同氛圍,而不得不隱藏的浪漫感情生活。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美國犯罪作家海史密斯:《鹽的代價》首創女同幸福結局,卻遭母親強迫出櫃

當愛情成為罪惡與秘密,人生就像心理攻防的懸疑小說。美國當代作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寫就無數經典犯罪小說,並被國際知名導演希區考克、文.溫德斯接連搬上大銀幕,書中瘋狂迷人的謎樣角色,正如一生過著雙面生活的海史密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劇情介紹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根據海史密斯的私密筆記,展開她對同性之愛的深刻思索,同志身份與她的家庭、創作交相碰撞,產生強大又疼痛的張力,海史密斯被迫隱藏性向並接受治療,但美麗浪漫的她仍一次次投入無果的狂戀,並自比為「永遠的尋愛者」。海史密斯開天闢地寫下1950 年代美國第一部結局圓滿的同志小說《鹽的代價》,以創作償還現實無法擁有的生活。

本片除了摘錄海史密斯第一人稱的私語書寫,同時深入訪談她的家人與戀人,由內而外解密海史密斯的複雜面貌。並穿插重要的改編電影片段(陶德.海恩斯的《因為愛你》、安東尼.明格拉的《天才雷普利》、希區考克的《火車怪客》、文.溫德斯的《美國朋友》),呈現海史密斯風靡電影界的驚人才華。《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以生命軌跡與作品能量作為縱深象限,完整形塑出海史密斯鮮明動人的肖像。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

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 介紹

海史密斯出版了22 部小說和無數短篇故事,寫作範圍廣泛,涵蓋犯罪謀殺、心理懸疑、同性戀情等主題,為美國當代重要小說家之一。她的文字具有強烈的電影感,擅長構築充滿執念與秘密的世界,描寫人與人一觸即發的緊張關係,以及複雜、多層次的心神狀態。海史密斯作為當代最偉大犯罪小說家之一,小說作品以男性罪犯主角「湯姆.雷普利」(Tom Ripley)系列最為家喻戶曉,該系列至今仍持續被改編成無數影視作品。

海史密斯於1921 年生於美國德州沃斯堡,由外婆撫養長大,6 歲時則隨父母搬到紐約,12 歲時曾被母親送回德州生活一整年,直到21 歲才正式改成繼父的姓「海史密斯」,並因為女同性戀的身份被迫掩藏性向、尋求治療,使得她與母親關係劍拔弩張。

創造出知名男性角色的海史密斯,就學時期便認知到自己喜歡同性,因為性傾向與母親長期失和,在母親安排下甚至被迫與男人約會,還曾接受性向矯正治療。1950年代初期在美國文壇出道的海史密斯,適逢麥卡錫主義盛行,當時同志族群的人權深受其害,海史密斯只能發展地下戀情,同志身份的她逐漸和筆下角色重疊,皆帶有罪惡感並過著雙面生活。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美國犯罪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美國犯罪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匿名寫下史上第一本女同志源滿結局的《鹽的代價》,卻遭母親告發

海史密斯推出第一本小說《火車怪客》後,隨即獲得名導希區考克的青睞,火速被買下版權改編成同名電影。新人作家有此成績,使書商鼓勵她再寫懸疑作品,未料收到下部書稿《鹽的代價》(電影《因為愛你》原著)卻是女同志愛情故事,而且是跳脫慣例的圓滿結局。最終書商拒絕發行,一是發表後恐怕斷送犯罪小說家前途,另一方面則是當時同志文學往往帶有悲劇色彩,因為沒有圓滿結局的先例,出版社不相信她能寫好結尾。後續小說輾轉到其他出版社問世後,證明開放式的結局反倒滿足大眾的喜好,《鹽的代價》出版隔年平裝本銷售近一百萬冊,讀者迴響十分熱烈。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引用海史密斯歷史訪談影片,她認為這本書長久以來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第一次書中人物沒有自殺,而是試著把生命中活出一點什麼。」並承認小說中兩位主角逆轉社會阻撓,攜手共度未來,是她「刻意的」安排,真心希望角色有圓滿結局。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女同志聖典《鹽的代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女同志聖典《鹽的代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

《鹽的代價》雖然在讀者中大受好評,後續卻造成海史密斯與母親的關係破裂。由於當時公開出櫃恐帶來危險,為了掩飾真實身份,海史密斯決定使用化名「克萊兒.摩根」(Claire Morgan)出版,還在書中煞有其事地編了假的感謝名單,使假身份看起來更真實。海史密斯從未跟家人透露自己就是《鹽的代價》作者,沒想到父母借住公寓後翻到書籍,母親向牧師告發她秘密書寫同志小說,海史密斯費盡苦心卻付諸流水,讓她深感羞辱,在私人手記中大嘆「哪個笨蛋不懂一個人用化名寫書,就是不想讓大眾知道?」直到小說問世近四十年後,海史密斯才敢公開袒露作者身份,同意《鹽的代價》掛上本名出版。1995 年,海史密斯以74 歲之齡辭世,她的私人日記、筆記本隨之被整理出書,這些素材也成為《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紀錄片的基礎。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女同志聖典《鹽的代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攝於1942年)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女同志聖典《鹽的代價》派翠西亞.海史密斯(攝於1942年)

酗酒成癮的海史密斯

創作犯罪小說的海史密斯,個性乖僻、酗酒成癮,晚年轉變得憤世嫉俗,暗黑程度不亞於她書中的世界。即將於8月25日在台上映的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Loving Highsmith)引用訪談,揭露海史密斯小時候就有「死亡、謀殺」的異想,成人之後不僅是個「喝到分手」的大酒鬼,更有帶著一群寵物蝸牛出席派對,甚者把蝸牛塞進乳溝偷渡海關的駭人奇聞。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塔比雅.布魯門夏恩,德國藝術家,與海史密斯在電影圈相識相戀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塔比雅.布魯門夏恩,德國藝術家,與海史密斯在電影圈相識相戀

海史密斯書寫關注人的執念與秘密,故事情節時常籠罩著死亡與謀殺的陰影,學生時期創作的第一部短篇小說便是描寫「偷竊」,靈感來自於當時同學們瘋搶圖書館的歷史書,由於售價高昂,想看書的人借不到又買不起,她便以此為創作靈感,在校刊上發表女學生偷書的故事。海史密斯自小就對死亡特別有感,曾坦言約莫9、10歲時就幻想自己會在睡夢中死去,導致她數個月不敢安心入睡,還設法用鼻子嗆水的方式來熬夜,到了16、17歲時,海史密斯開始有書寫謀殺情節的點子,在紀錄片引述的訪談中更迸出驚句「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構想,就是會進入腦中,說不上為什麼或什麼時候」。至於外界常臆測她是否認同筆下最著名的殺人兇手「湯姆.雷普利」(Tom Ripley),海史密斯認為設計一個亦正亦邪的角色,對讀者來說更具有娛樂性,並不是源於她認同這個行為,而是兇殺引發殺人者巨大的罪惡感,因果如同謎團一樣複雜,海史密斯說道「正因無法完全了解謀殺,所以才感興趣。」因此一頭埋進犯罪者的心理描寫中。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劇照032-《天才雷普利》派翠西亞.海史密斯被譽為「創造憂慮的詩人」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劇照032-《天才雷普利》派翠西亞.海史密斯被譽為「創造憂慮的詩人」

酒精是許多作家的繆思,尤其美國作家如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瑞蒙.卡佛(Raymond Carver)等人都是大酒鬼,海史密斯也不例外。海史密斯20多歲時曾在日記中吐露「對一個富有想像力、複雜心靈的人而言,酒精是必不可少的,喝酒能重現真實、純粹和原始的情感。」海史密斯醉心於琴酒,馬丁尼更是她的代表飲料,根據日記,她有時從午餐到隔天凌晨都在灌酒,而且種類多樣,調酒總是和葡萄酒、啤酒輪番下肚,甚至有天她曾和某個女生滾了一整天床單,不僅乾掉一瓶琴酒,晚上再用馬丁尼度過。雖然酒精讓人更開放、浪漫,海史密斯卻因飲酒過度留不住情人。前女友瑪莉珍.米克(Marijane Meaker)在《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片中敘述兩人交往時,海史密斯早上都會倒大杯的柳橙汁,並混入大量琴酒邊工作邊喝光。米克對著紀錄片鏡頭說「沒想到這麼會寫的人,居然會讓自己處境這麼脆弱」,娓娓道出酗酒引發的衝突產生無法彌補的裂痕,便是她們分道揚鑣的原因。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瑪莉珍.米克,美國作家,海史密斯最後一位正式同居人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瑪莉珍.米克,美國作家,海史密斯最後一位正式同居人

熱愛蝸牛的海史密斯

不擅長維持親密關係的海史密斯偏好動物的陪伴,除了飼養常見的貓以外,海史密斯特別欣賞蝸牛。《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探訪前女友之一莫妮克.布菲(Monique Buffet),刻畫海史密斯迷戀蝸牛的螺旋外型和雌雄同體的特性,也喜歡「一半一半的」、具中性氣質的人。海史密斯的眾多軼事中,以樂於攜帶寵物蝸牛挑戰世俗觀感聞名。例如:海史密斯的朋友描繪她曾在手提包中裝滿蝸牛和一堆生菜出席晚宴,更挑釁似地在餐桌上倒出讓牠們爬來爬去。前編輯賴瑞.阿什米德(Larry Ashmead)轉述海史密斯有次跟自己分享,她為了跨國搬家,一次次將數十隻蝸牛塞進內衣裡,偷渡帶到法國的經驗。海史密斯認為人不比動物更高貴、正直,發自內心同情動物,她在1946年的日記中,便寫下「人的靈魂不比一隻庭園蝸牛豐富,重點是庭園蝸牛也有靈魂。」她也曾以「蟑螂」為主角,創作小說故事,海史密斯的傳記作者威爾森(Andrew Wilson)寫道:「把動物擺在主角的位置,表達出牠們的心聲,海史密斯藉此打破了頌揚人類理性的西方哲學傳統。」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酷愛雌雄同體的蝸牛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派翠西亞.海史密斯酷愛雌雄同體的蝸牛

導演 伊娃.維蒂亞(Eva Vitija)創作說明

小時候我曾聽父母描述這位有名而冷酷的犯罪小說家,從幼年升起的好奇與著迷,隨著深入了解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生平而日漸強烈。當我研讀瑞士文學檔案館中的海史密斯筆記本和日記,並到不同國家與她的朋友見面後,我在眾人熟知的形象背後看一個完全不同的人——她是個年輕美麗的作家,帶有浪漫詩意的風采,在戰後狂放的紐約擁有活躍的感情情活。1950 年代早期,海史密斯的作品《鹽的代價》是最早讓女同志愛情有圓滿結局的小說之一,然而在海史密斯的生命中,女同志身份導致她終生帶有罪惡感和自毀傾向。感謝片中三名受訪的女性,願意分享她們與海史密斯的故事,談論往事雖然感傷,但也發現她們因應社會壓迫,發展出幽默又有創意的生存策略。海史密斯寫下那個年代的女性為了追尋自我認同,如何在生活與戀愛

中掙扎奮鬥,她以自身的生命和作品,呈現出女同志的全新新貌。愛是海史密斯永恆書寫的主題,雖然她大多彷如以密語寫成,不僅存在未出版的小說與日記中,她著名的心理驚悚小說同樣交織對身份認同的情感辯證。因此在這部電影中,我想把她對於同性愛情的思索——這個對她而言「無所不在的主題」——特別凸顯出來,《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正是以電影為形式的「愛的傳記」。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導演伊娃.維蒂亞(Eva Vitija)
《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導演伊娃.維蒂亞(Eva Vitija)

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透過大量日記素材、親人和前伴侶的訪談,分析海史密斯在缺乏母愛的環境中長大,遂投入寫作以替代無法擁有的生活。片中描寫母親不僅透露懷她時試圖喝松節油墮胎,當察覺女兒喜歡同性時,冷嘲熱諷地挖苦她「既然愛媽媽,為什麼不打扮得像個女人?」甚至逼迫她嫁給男人。種種恐同行徑使海史密斯無法忍受,最後訴諸法律斷絕母女關係。身旁的親人訪談中,也觀察海史密斯和母親感情疏離,母女不曾出現在同個空間,媽媽亦不主動關心女兒的消息。海史密斯前女友瑪莉珍.米克(Marijane Meaker)深知伴侶有多受傷,對著紀錄片鏡頭痛批「她媽媽是個賤人」,表示海史密斯曾深愛母親,然而這份愛從未獲得回報。

親筆書寫《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中文片名的歌手鄭宜農,看完片後更感慨「我願世界少幾本偉大的著作,以交換她能來看看現在的世界。」並形容電影充滿著美,呼應著海史密斯私密書寫自制的文字,宛如詩篇。


紀錄片《尋愛小說家:海史密斯》上映資訊

上映日期: 8月 25 日

預售票:博客來

更多資訊:目宿媒體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