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異同閱讀的力量 ─《LEZS》雜誌社長 王安頤

《LEZS》是台灣近十年來唯一一本關注LGBT、女性認同,特別是女同志議題的獨立雜誌,2011年出身聯合報系家族的王安頤(本名王安君)帶著出身媒體世家的直覺提問,「為什麼台灣沒有一本女同志雜誌?」而毅然投入早已被許多人稱作「夕陽」的紙本媒體。
異同閱讀的力量 ─《LEZS》雜誌社長 王安頤

Text / 咪咪  Photo / 喬治

去年四月,當同性婚姻釋憲案在社群、媒體、討論串裡成為議題,當時《LEZS》的四月號封面以多位台灣平權的政治人物為題,特別企劃尤美女議員作為雜誌封面,展望了同月通過的同性婚姻釋憲案與台灣社會接下來對於人權發展的脈動,同一時間《LEZS》也領著我們回顧爭取人權的漫漫長路。

《LEZS》是台灣近十年來唯一一本關注LGBT、女性認同,特別是女同志議題的獨立雜誌,2011年出身聯合報系家族的王安頤(本名王安君)帶著出身媒體世家的直覺提問,「為什麼台灣沒有一本女同志雜誌?」而毅然投入早已被許多人稱作「夕陽」的紙本媒體。七年來,她總以小Ann自稱,沒有媒體世家出生的世故與現實,眼前的王安頤已從一位辦派對愛雜誌的小女孩,成為眉宇間閃爍期待與想法的大女人,「我喜歡的女生總是獨立、對生活有主見的。不論哪種生活方式,都能很坦率的面對自己。」當她談著自己喜歡的女生特質,也同時把《LEZS》創刊七年,並想繼續辦雜誌的精神也一併宣示。

 

獨立是一種魅力

訪問對《LEZS》王安頤來說,是種熟悉卻又陌生的場合,她一方面喜歡人物在訪問與空間裡激盪出的新意,卻也對接受訪問這件事,略有一絲緊張與不安,時而難掩對鏡頭的渴望,有時卻又對應答有著過多的琢磨,她腦中有太多想做、得做、要做的事,當下的《LEZS》不僅僅只是一本女同志雜誌,對她而言,更像一種面對主流、面對改變的核心價值,「辦媒體對我來說,一直有種脫離同溫層的使命感,尤其對一本沒有太多廣告的刊物而言,我想是這七年來《LEZS》一直存在的原因吧?」

父輩們當年辦報的反動精神,好像潛移默化地也在她身上留下了些印記,那股氣質很隱微,卻也是她無法擺脫的使命。「創辦《LEZS》雜誌之後,讓我深刻體會,這個世界上充滿截然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生活方式,努力的在生活。雜誌對我來說是一種留存跟過濾,步調也許沒有報紙那麼快,但我希望台灣有人為女同志、為同志議題、為女性、為跨性別者、為少數、為被邊緣的人事物,留下一些紀錄。」

《LEZS》讓這個熱愛玩樂交朋友的女孩,突然看見世界之大,也讓她脫離原生家族的龐大壓力,有了她自己的一條媒體路,「《LEZS》想翻轉這個社會對同志、對女同志的印象。」而我們也確實在《LEZS》一季一刊的企劃中,不斷看見關於台灣當下女同志多樣的文學、美學、感情與生活方式。

 

晚熟的生活傻勁

「我跟我姊姊差了八歲,出生時爸媽年紀已過40歲,當我出社會的時候,爸爸其實身體已經不是很好且年紀很大了。但當時只記得爸爸思路很清楚明確,現在回想起當時爸爸維繫了聯合報50幾年的事業,還是覺得爸爸很偉大。但當年其實對我來說,爸爸就是最寵我的人,我們當時很少聊到工作事情。尤其在人跟人相處上,我覺得當時應該和爸爸聊得更多。但我很開心當時我就跟爸爸出櫃了!」

這麼多年來,她笑稱「自己吃了太多不必要的虧」,但提到花費心力的《LEZS》雜誌,還有連續超過十年在台灣舉辦過的無數場女同志派對,她說:「當年從美國回來後,除了對台灣沒有女同志雜誌感到意外之外,也對沒有女同志派對感到不解?大家都在看什麼?都去哪裡玩?」近兩年,她開始帶著全女同志的派對企劃團隊跨足香港的繁華夜生活,開創另一種充滿傻勁與熱情的派對之路,以一種超乎常人能理解的心情,熱愛著香港夜生活的新與舊,聊起自己現在的生活心境,她撇著頭說:「我現在覺得自己擁有什麼,不刻意迴避,坦白的面對所有與所沒有的,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生活,沒有好壞。」

《LEZS》也許正因為她的這股晚熟與衝勁,才有了豐沛的力量面對來自同志人權、來自媒體改變的多樣挑戰,「七年來對《LEZS》來說,其實非常不容易,我們極力擺脫過去充滿悲傷負面情緒的女同志形象。早期有邱妙津,近期有陳雪,但其實有很長一段時間,女同志在台灣的社會脈絡中都是空白隱形的,《LEZS》希望能延續或展演出台灣女同志的處境,更希望能成為一種女同志故事的闡述。」

從2011年《LEZS》創刊,到去年獲得金鼎獎生活類優良雜誌推薦,王安頤想做的一直不只是滿足當年心中對台灣社會沒有一本女同志雜誌的疑惑與渴望,她更希望透過自己與更多人的出櫃經驗與媒體平台,在自媒體、部落客、小編充斥的年代,為台灣的同志運動紀錄、整理女同志在台灣的樣貌,創辦媒體的過程也許起伏,但她始終堅毅純真的渴望,也讓她對《LEZS》在傳統紙媒式微的時代中,反倒更有信心,「希望閱讀能繼續鼓勵更多人,《LEZS》也讓更多人了解同志!」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