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地景藝術翻玩北美館!第三屆 X-site 計畫《浮光之間》正展開!

臺北市立美術館第三屆 X-site 計畫由「沈庭增建築製作」作品《浮光之間》獲首獎勝出。作品歷經六個星期的現場佈展施作,於 4 月 16 日開始展出,藉由「亭子」與「風箏」兩組平 易近人的中國傳統意象交織出一個無可名狀的地景空間,使觀眾在遨遊體驗的過 程中,感受到與外界截然不同的親密空間。

Edit/ Pat Ku Photo&Text/ 台北市立美術館

地景藝術翻玩北美館!第三屆 X-site 計畫《浮光之間》正展開!

《第三屆X-site計畫:浮光之間》主視覺設計©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傳統意象交織情感地景空間

2016 年第三屆 X-site 計畫首獎作品《浮光之間》,藉由「亭子」與「風箏」兩組平易近人的中國傳統意象交織出一個無可名狀的地景空間,使觀眾在遨遊體驗的過程中,感受到與外界截然不同的親密空間,在主體與客體之間「會面」剎那間,成為事件發生當下的主角,使建築與個人的情感在相互交融下產生豐富的身體經驗,呼應「X-site 計畫」的精神。

《第三屆X-site計畫:浮光之間》團隊合照©沈庭增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沈庭增建築師對於北美館提供此展演平台表達感謝,並表示作品以簡約洗練的手法賦予北美館前廣場新意象,同時童趣般示範如何進入此建築裝置的順序與步驟,隨著建築師的步伐,觀眾得以一窺建築與當代藝術所產生的豐富體驗和對應關係。 

開幕活動19_第三屆X-site計畫首獎作品《浮光之間》©臺北市立美術館

設計別出心裁—漂浮光棚及曲面島嶼

構成的亭子裝置,概念來自北美館廣場易聚「風」且空曠的建築環境特色,延伸館體建築的格子樑構造系統,透過頂部的風箏盒子將風的存在具象化,與拔地而起的曲面島嶼裝置,一輕一重相互牽繫,配合自然光影變化,形成一處浮光的場域,不論日夜,遊客都能在裡面駐足停留,帶領走入裝置的人們進入兒時風箏玩樂的自在回憶。

開幕活動18_第三屆X-site計畫首獎作品《浮光之間》©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館長林平表示:「北美館透過『X-site 計畫』活化館前廣場空間,賦予藝術場域新生命,藉由建築、藝術和展演的結合,探討藝術元素如何重塑城市空間的公共性,並從「廣場公共性」的視角研究建築與當代藝術結合的可能性。同時透過徵選計畫,鼓勵年輕建築師從事藝術跨域的嘗試與體驗,激發創作的質變與無限發想,可說是相當成功的。」 

各領域創作拓展空間視野

「X-site 計畫」拓展了人們對於空間藝術的視野,也重新形塑了北美館前廣場,觀眾於 4 月 16 日(六) 《第三屆 X-site 計畫:浮光之間》開幕當日除了體驗建築裝置作品以外,同時也熱情地參與開幕音樂派對,感受人聲、音樂推疊與現場樂器演出的多重交織,體驗此次《浮光之間》設計概念裡亦柔亦剛的靈魂與精神!

開幕活動08_浩‧室樂團知名女 DJ- Cookie©臺北市立美術館

展覽期間亦安排規劃許多饒富意趣的音樂、舞蹈與系列講座:董怡芬與謝杰樺《日常編舞 II—雙人浮光》,讓觀眾以非常親民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接觸雙人舞蹈的創作與發展過程,迴環反覆緊扣《浮光之間》「自身即是事件主角」的意旨:《沒有名字的世界─用聲音和肢體寫詩》重新解構文字、符號、音樂、肢體動作,如同「X-site 計畫」建築被解構成當代藝術的一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另有「X-site 2016」座談會來探索建築跨域發想的無限可能,翻轉大眾對建築的既定概念。

開幕活動15_浩‧室樂團開幕音樂派對現場©臺北市立美術館

時間/即日起至 2016/07/03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