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新鮮事

嘉義藝術文化體驗新基地!舊城新生的「嘉義東門派出所」

嘉義市文化局與策展單位留白計畫攜手推出地方品牌「東門町1923」,連結地方文化歷史、特色元素、物產、觀光景點,首檔展覽以 「林臥雲文學紀念展《臥雲吟草》」拉開序幕!

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嘉義藝術文化體驗新基地!舊城新生的「嘉義東門派出所」

嘉義市「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東門町1923)」於本月 2 日隆重開幕!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聯手內容整合團隊留白計畫,使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打造出全新藝文體驗場域。首檔展覽以嘉義文學家 ——「林臥雲文學紀念展《臥雲吟草》」拉開序幕,展覽期間即日起至 8 月 30 日(五),透過動靜態活動,包含嘉義作家出版分享會、講座、花藝體驗及音樂體驗等活動,以跨時空的新舊對話,再次認識這座跨越清朝、日本時期、戰後的百年歷史建築。

「東門町1923」位於熱鬧的百年東市場,這座歷史建築乘載著清代、日治、民國時期的歲月痕跡,陪伴嘉義市民度過百年風華。(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東門町1923」位於熱鬧的百年東市場,這座歷史建築乘載著清代、日治、民國時期的歲月痕跡,陪伴嘉義市民度過百年風華。(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過去的「東門町」商業經濟發展繁盛,東門派出所興建於西元 1923 年(大正 12 年),以「嘉義警察署東門町警察官吏派出所」為名,1930 年因大地震倒塌後重建為現在的規模,二戰後改為「東門派出所」並持續使用至 1987 年廢止,1996 年曾作為里辦公室使用,直到2000 年歸還警察局,2010 年由登錄為歷史建築,2017 年底啟動修復工程時,挖掘到清代龍王廟遺跡而停工,前後期歷經六年修繕,於嘉義市政府文化局與留白計畫的規劃下轉型成融合歷史與現代的文化基地,以文學、音樂、藝術共織出現代轉譯的史詩體驗,在跨越 100 年後的新世紀,開啟新時代的地方創生。嘉義市政府經由跨局處整合擘劃,推出「十大旗艦計畫」,期待以文學底蘊串起「文化新基地」及「舊城創新生」的全新視野。

策展單位「留白計畫」精選時代展品,復刻留聲機、黑膠、音樂、文學作品等,以最低干預的方式呈現百年歷史現場,貼合場館的精神與氣質。(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策展單位「留白計畫」精選時代展品,復刻留聲機、黑膠、音樂、文學作品等,以最低干預的方式呈現百年歷史現場,貼合場館的精神與氣質。(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文化永續百年現場

嘉義市文化局與策展單位留白計畫攜手推出地方品牌「東門町1923」,以設計導入連結地方文化歷史、特色元素、物產、觀光景點,發展「地方限定」產品與體驗服務,提高產品知名度與附加價值,擴大國內及國際市場之連結。同時,整合地方資源,推廣具地方特色之觀光旅遊行程,吸引國內外觀光客到訪地方,深入理解地方文化、歷史、藝術底蘊,透過轉翻後的體驗內容,加值地方價值,創造文化永續、地方永續,使場域成為全民參與、新舊融合的歷史現場。

由三座日式建築組成的「東門町1923」,除仍保有清朝遺構龍王廟外,圍牆邊依稀能看見戰後標語「反攻第一、勝利第一」。(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由三座日式建築組成的「東門町1923」,除仍保有清朝遺構龍王廟外,圍牆邊依稀能看見戰後標語「反攻第一、勝利第一」。(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開幕首展「林臥雲文學紀念展《臥雲吟草》」以日治時代的古典文學詩社為主軸、嘉義儒醫林臥雲之詩書作品為核心,嘉義首位臺籍西醫的林臥雲生平橫跨清代、日治至民國,擅長詩書畫、善繪竹松、習西醫、好蘭藝、圍棋,著有《臥雲吟草初集》、《臥雲吟草續集》。為日治時期嘉義地區古典詩人重要代表,與張李德和、賴雨若等人齊名,留下當時社會和歷史的珍貴記憶,目前嘉義城隍廟亦留有林臥雲於昭和 14 年(1939)撰寫「城隍廟改築碑記」,皆為後代研究臺灣史或嘉義史學的重要資產。

首展文創商品圍繞林臥雲與嘉義特色,將詩作以現代語錄詮釋現代意境,推出 3 款水晶貼紙與明信片及 2 款帆布袋。(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首展文創商品圍繞林臥雲與嘉義特色,將詩作以現代語錄詮釋現代意境,推出 3 款水晶貼紙與明信片及 2 款帆布袋。(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策展團隊留白計畫首次承接嘉義市計畫,團隊將首次進入東門派出所、推開門撲鼻而來的檜木香、建築的優美及時代氛圍保留下來,策展現場以最低限度進駐、低介入的手法保留空間原始迷人氣質,在策展設計與體驗規劃上,更承襲「時間的痕跡」、「時差的浪漫」維持展場根本。將園區三棟建築以脈絡梳理做不同任務的策展規劃,以「東門町1923」品牌打開舊城的時光,再以「時代氛圍」、「現地共時」、「內容轉譯」三大重點打造場館,定位在 1920 年代,以林臥雲的視角,透過展覽與互動,更深入了解嘉義的文化故事,貫穿歷史場景,打破年代與生活時差,融合文學與藝術展演、傳統與現代的思想、職人與藝術家的發聲,將多元型態體驗劇場化,成為大眾理解藝術、創作對話、交流哲思、娛樂休憩的場域,為城市發酵一座文化有機體,體現出小城品牌的獨特文化標誌。

庭院中的百年榕樹,陪伴著「東門町1923」度過一世紀。(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庭院中的百年榕樹,陪伴著「東門町1923」度過一世紀。(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歷史場景劇場化

好天氣的嘉義市區,往東邊望去可以看到遠方玉山群峰萬山環繞,「東門町1923」過去為一片池塘,是為諸羅古八景之一的萬山倒影之地,現亦留存龍王廟部分遺構,本次常態展亦以此意向,在東面掛上萬山倒影意象,並搭配歌仔冊《嘉義地理歌》,此作品描述日本時期鐵路甫通行時,從臺北旅遊至嘉義的沿途人文風景,期待以「萬山倒影」、《嘉義地理歌》兩件作品,讓觀展民眾以作品開展文學旅程。

走進東門町1923,右手邊的常設展品為「萬山倒影」(上)、歌仔冊《嘉義地理歌》(下)。(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走進東門町1923,右手邊的常設展品為「萬山倒影」(上)、歌仔冊《嘉義地理歌》(下)。(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特展區以「臥雲詩籤」、「桃城臥雲景」、「臥雲筆墨」、「雲端讀詩」四大區;「臥雲詩籤」揀選 36 首林臥雲作品,製作成中、英文版詩籤,詩籤內容為嘉義在地、節慶相關詩作,民眾可抽籤拿取對應詩籤,或是自由挑選取用,讓詩籤一起陪伴民眾回到日常生活;「桃城臥雲」以詩人生活空間認識嘉義,並挑選與嘉義古八景之詩作,呈現地理特質今昔樣貌,並以 AR 互動解讀詩意;「臥雲筆墨」呈現林臥雲墨寶之作於地方文化之影響,介紹當代文人喜愛將詩作書寫於「圓扇」、「扇葉」兩種風格形式;「雲端讀詩」則從四本手稿、五千首作品中挑選五大主題,以 AR 互動深入理解時代懷想與詩意。

展區「臥雲詩籤」挑選林臥雲作品中,關於嘉義在地、節慶相關之詩作,總共有 36 首中、英文版籤詩,讓觀者可將臥雲詩籤帶回到生活裡。(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展區「臥雲詩籤」挑選林臥雲作品中,關於嘉義在地、節慶相關之詩作,總共有 36 首中、英文版籤詩,讓觀者可將臥雲詩籤帶回到生活裡。(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展區「臥雲筆墨」呈現當代文人喜愛作畫的「圓扇」、「扇葉」兩種風格形式,本展區特別感謝私人藏家林榮燁、比劃比畫太保美術館展品協力。(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展區「臥雲筆墨」呈現當代文人喜愛作畫的「圓扇」、「扇葉」兩種風格形式,本展區特別感謝私人藏家林榮燁、比劃比畫太保美術館展品協力。(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展區「雲端讀詩」與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林燊祿合作,從四本手稿、五千首作品中,挑選五大主題代表作品,結合 AR 形式呈現給觀者。(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展區「雲端讀詩」與中正大學歷史系教授林燊祿合作,從四本手稿、五千首作品中,挑選五大主題代表作品,結合 AR 形式呈現給觀者。(圖片提供/留白計畫)

除了展覽、文創商品外,預計於 6 月至 8 月舉辦新書分享會及詩作對談、日式花藝體驗及 Silent Disco,一起回到 1920 年的跳舞時代;期待透過體驗,讓參觀者能在穿越時空的體驗中,感受到嘉義的時代浪漫和文化深度。「東門町1923」與在地團隊合作推出系列伴手禮,未來也將與在地創生團隊合作,與在地場域串聯,歡迎廣大市民及文化愛好者關注與參與,共同見證嘉義文化的繼續發展與傳承。更多資訊請關注官方社群媒體平台,敬請留意最新消息更新。

嘉義文學家紀念特展——臥雲吟草

地點|東門町1923(東門派出所文化基地)
地址|嘉義市東區公明路 236 號
日期|2024/04/27(六)~2024/08/30(五)
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社群|Facebook:Tōmonchō 東門町、Instagram:Tōmonchō 東門町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