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明星新聞

接演《愛琳娜》 陳怡蓉:社會階級在轉念間

總接演甜美角色的怡蓉,這回在林靖傑導演的《愛琳娜》裡,飾演一個出身底層,渴望更好生活的女鬥士。演完戲,陳怡蓉不但學會了小提琴,也開始對社會意識有了更深的體悟。
接演《愛琳娜》 陳怡蓉:社會階級在轉念間
Text/李昭融  Photo/Hedy Chang
 
總接演甜美角色的怡蓉,這回在林靖傑導演的《愛琳娜》裡,飾演一個出身底層,渴望更好生活的女鬥士。演完戲,陳怡蓉不但學會了小提琴,也開始對社會意識有了更深的體悟。
 
 
一個高雄出生的導演,花了八年的時間構思一部以高雄為背景的電影,然後找上了來自高雄的陳怡蓉,用一個來自勞工階層的剩女愛情觀,帶出這個社會光怪陸離的面向,以及愛台灣的粗野生命力。這大概就是《愛琳娜》的緣起。「導演喜歡我的台灣國語,才會相中我當女主角啦!」陳怡蓉笑著說。
 
勞工朋友現況
 
這次的導演跟劇本都非常吸引我,劇本場景設定在高雄,而我本身是高雄人,感覺回到了自己的生長環境。劇情大綱看似圍繞在剩女愛琳的愛情觀,但其實還有更深層、內心的故事,導演用了很多暗喻,強調他一直關注的社會階級議題。
 
其實演出這個角色讓我感觸很深,35歲的愛琳出身勞工階級,所以一直努力翻轉自己的人生,讓自己更上一層樓。說真的,愛琳也不是要嫁入豪門、大富大貴,而是求「晉身」的感覺,能夠改變現狀,讓自己不愁吃穿而已。其實,這種情形在中南部的勞工階級中很常見。拍了這部戲後,跟著導演跑,聽了很多勞工朋友為生活抗爭、被集團欺壓的真實故事,才理解到,其實這個社會還是有很多這樣的情況,只是大多無能為力,階級的懸殊無疑讓人很氣餒又無奈。
 
運用名人的影響力
 
身為一個女演員,我非常崇拜為了自己理念而努力抗爭的女人,很巧的是,冥冥之中,我好像也與這樣的形象有所連結,像是《愛琳娜》和即將要播映的電視劇《哇!陳怡君》,裡面的陳愛琳和陳怡君都是在為弱勢族群發聲。有的時候,人是很無感的,面對不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會太過注意。很幸運的是,我可以利用名人的身分,讓大家有機會了解別人的痛苦,進而關注這些議題。
 
除了因為《愛琳娜》的關係,讓我開始關注社會基層族群。我平時也很關注老人與流浪狗議題。很多時候,我覺得流浪狗更可憐,因為牠們連發聲的權利都沒有,只能用眼神跟我們溝通。八里有一個流浪狗之家,裡面有800多隻流浪狗,但是只有8個工作人員,我常帶牠們去繞個幾圈,盡一些可以的努力。我也會與其他演員一起探望老,雖然我無法長時間給予他們溫暖,但至少在特殊的節日,可以跟他們分享喜悅,讓他們知道有人關懷,我相信這樣的慰藉力量是很強大的。
 
小人物的力量
 
因為《愛琳娜》是在家鄉拍完的,所以感受特別強烈,感覺不是演了一場電影,而是看完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台灣的社會縮影。裡面有很多對大環境無能為力的悲哀,以及女主角想要奮力一搏的心情。她選擇以拉小提琴快閃的方式,反駁這個無奈。她只是個 Nobody,並沒有太多能力反撲不公義,反抗政府或惡勢力,只能詩意地拉上一曲小提琴,表達小人物的心情。
 
其實我認為很多時候,「社會階級」是自己加諸於上的,事情只要用不同角度觀看,就會成為一體的兩面。像愛琳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反倒忽略了身旁那個以社會階層來看「不合格」的對象。
 
我最近看了一本書叫《老師很美》,主角本來在大城市教書,因為某些原因調職鄉下,在鄉下教書的過程中發現,每個人對於「更好的生活」定義不同。大城市的家長認為,書讀得好,才有往上爬的機會,可是在鄉下地方,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到城市做個服務生的工作。所以,生活環境會造就每個人追求的條件有所不同。
 
導演在這20餘年來,不斷參與社會運動,包括他的一些紀錄片,裡面都有勞工或是基層人員的故事。我想,他想用商業電影表達的,遠遠大過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而是對於台灣底層階級的深深關懷吧!
 
 

坎城最佳導演侯孝賢:拍電影不容易,得獎是很大的鼓勵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