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名人故事
與角色共存,牧森:「表演對我來說是一場漫長的自我探索,也是一份禮物。」
by 派脆克-更新
資深採訪編輯/廖崇捷 造型視覺總監&企劃/林世鵬 造型執行/林湘渝 撰文/劉子維 攝影/Hazel Chiu 化妝/ChunHua Huang 髮型/Veson 攝影助理/Vita liu、Ying Han


眼前帶點清新又充滿時尚感的大男孩,若不特別提及,大概很難想像他過去體重一度直逼90公斤。高二那年,是牧森第一次展現強大毅力的重要時刻,受到《翻滾吧!阿信》電影裡彭于晏的精實身材激勵,他下定決心減重,成功在一年內甩肉20公斤。當時這份倔強到底的意志力,默默地,內化成了他心中面對一切課題的重要養分。
水、大自然與多變,牧森的起點
在《影后》中飾演史艾瑪男友「小任」一角,隨著影集熱播,牧森的名氣瞬間飆漲,當問到會用哪三個關鍵字形容自己時,他想了想回答:「水、大自然、多變。」

牧森逐一解釋,「多變」並非指個性反覆,而是代表自己對各種可能性的開放態度,即使樣貌不斷變化,核心卻始終如一;「水」則是本身是沒有固定形狀,卻能包容萬物、流動於任何空間,「我非常喜歡水,水的存在對我來說充滿吸引力,也像是某種精神象徵。」
至於「大自然」,他坦言那是一種無形的深層連結。「每次走進山林,看到某些風景,我常常會莫名流淚。那不是因為感傷,而是那種來自土地、來自自然的撫慰與觸動,彷彿能洗淨我內心很多東西。」
這份對自然的感受,也反映在他的藝名裡。「當初從英文名 Rosen 發展出許多可能,最後選了『牧森』,我喜歡牧給人的廣闊感意象,森則是豐富、未知又帶點神祕感。這名字聽起來就像一個從自然長出來的遊牧民族,很像我自己。」
讓演戲成為一技之長
回頭看這位正處於演藝事業上升期的新生代演員經歷,高中念表演藝術科、大學則是北藝大戲劇系,接著在老王樂隊〈安九〉MV 中擔綱主角,因而被經紀公司相中簽下,正式以演員身分出道。

這一切看似「相當標準」的演員必經過程,但談起最初接觸表演的契機,牧森毫不避諱表示:「其實只是因為我不喜歡念書,喜歡玩音樂、彈吉他。」面對爸媽對學業的嚴格要求,他像是打開叛逆開關,越是被逼著,就越是要往不同方向前進。考大學時一度被爸爸逼著報考軍校,「他希望我在裡面能學習一技之長,最後卻差一題而落榜。」

「那演戲算不算一技之長?」當看見爸爸正為自己的未來擔憂之際,牧森拋出這句話,「這句回答給了我爸一個從來沒想過的觀念,算是埋了一個種子在他心裡面。」漸漸地,家人開始理解並接受他的選擇,革命宣告成功,成功化身他尋夢背後的最強後盾。
進入北藝大之後,牧森才真正接觸與理解戲劇與電影的深層魅力,「我發現看這些作品能夠深深地感動、安慰自己。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或許自己也能透過這樣的媒介,去傳遞某種力量,讓觀眾產生共鳴。」雖然念的是戲劇系,但一開始他並沒有真的確定要成為演員,一直到畢業和退伍後,歷經表演進修課洗禮,他才進而萌生想透過表演傳遞共鳴與力量的想法,那一刻,才真正開始凝視自己想當演員的志向。
那一刻我才意識到,或許自己也能透過戲劇表演,去傳遞某種力量,讓觀眾產生共鳴。
與角色彼此共存
身為演員,如何拿捏角色與自身之間的關係,其實是一件難以量化的事。就牧森的視角來看,每個角色都像是一片「新拼圖」,角色或多或少都與自己有交集,可能是某段已遺忘的記憶,也可能是還沒發生的未來。「很像是彼此共存,有時候透過角色的行為與動機,反過來看時才會覺察到那些未曾看見的自我面向。」

演員與角色彼此共存,有時候透過角色的行為與動機,反過來看時才會覺察到那些未曾看見的自我面向。
不斷在角色與自我之間穿梭,每一個角色都來自截然不同的世界,也帶來各式挑戰。預計在2025下半年上映,由牧森主演的《進行曲》,電影裡他化身建中樂旗聯隊的小號樂手,「小號真的是我學過最難的樂器。」他直言光是第一堂課,就足足花了32分鐘才吹出第一個音,「別人可能30秒就會,我真的很沒天分。」長達四個多月的學習歷程,不只是體力上的挑戰,更是專注力與自律的極限考驗,「那段日子雖然辛苦到極點,卻也無比過癮,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經歷之一。」
在剛拍完的臺語電視電影《大仙尪仔》中,牧森則一改過往內斂溫柔的形象,扮演起被阿公帶大,內心極度缺乏愛與理解的叛逆8+9少年小豪,「演起來很過癮,像是把我內心隱藏許久的某一個部分召喚出來。」雖然角色火爆,但喜劇故事的節奏設定,也讓他理解反而不能太刻意搞笑,「而是如實生活在每一場戲裡,當場景夠荒謬、情緒夠真誠時,觀眾自然會笑出來。」

表演是漫長的自我探索,也是一份禮物
短短幾年,牧森從 MV、短片、劇場、影集,一路演到電影主角,每一次經驗都像越級打怪,他自承過去拍戲時總會焦慮,但現今慢慢能與不安共處,「越來越知道怎麼穩住自己,怎麼演在當下。」他認為表演是一場漫長的自我探索,「讓我有機會、有能力去回溯生命中的點點滴滴,也讓我持續地調整與成長。對我來說,表演是一份禮物,不論是對我自己,還是對觀眾而言。」
表演對我來說是一場漫長的自我探索,也是一份禮物。
未來還想挑戰哪些角色,牧森笑說:「我沒什麼設限,但我很想演『笑裡藏刀』的角色,表面和善,實際是智慧型犯罪者或心理變態。」除了這類心理層次濃厚的反派,他也嚮往拍一部自由、不羈的公路電影,甚至挑戰真人傳記類型,無論哪一種類型表演,都充滿無限可能。而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將每一次的相遇,把生活演成角色,也把角色活進生活。
牧森's Choice
阿跨面 〈陷眠〉
阿跨面的〈限眠〉,是牧森在拍攝《大仙尪仔》時最常聽的歌,臺語歌詞和旋律會讓他湧上一股衝勁,有想要證明自己一定可以的感受。他也分享,開拍第一天只能唱完一半,到拍攝結束時已經能完整唱完整首,而且台語越來越好。

《安眠書店》
牧森剛把影集《安眠書店》最終季追完,吸引他的不只是劇情的驚悚編排,還有角色本身的複雜性與矛盾感,這種心理層次與角色魅力,讓他認為與其說是驚悚劇,反倒更像一部深刻的心理片。

合歡山登頂
最近讓牧森印象最深刻的旅行,是登上合歡主峰、東峰與石門山,一天內撿下三座百岳。當時天氣完美,積雪未融、夕陽緩緩墜入雲海,他形容那景色震撼到「此刻死去也無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