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追劇

《魷魚遊戲3》不符期待的殘酷悲劇?!456成奇勳動機爭議、遊戲刺激形式轉變,劇尾震撼彈宣告美版即將拍攝?

《魷魚遊戲》歷經了 6 年的製作與拍攝,於 6 月 27 日來到最終季。第三季上架三天累積超過六千萬次觀看,再次締造輝煌紀錄。導演黃東赫在《魷魚遊戲:眾星對談》的自白中表示,自己十分滿意三季的架構與結局,尤其是在第三季中,222 號金純熙的產子,完整了導演內心的魷魚大業。身為觀眾的你,怎麼看?

文字撰寫/派脆克(金旺)、圖片/Netflix

《魷魚遊戲3》不符期待的殘酷悲劇?!456成奇勳動機爭議、遊戲刺激形式轉變,劇尾震撼彈宣告美版即將拍攝?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以下有雷 請斟酌參閱

456號不符期待的悲劇英雄

在遊戲的尾聲,重返遊戲的 456 號成奇勳(李政宰飾),從一開始想阻止遊戲的動機,到最後為了保全 222 號金純熙的孩子而犧牲生命,為何在此沒有任何轉機,而讓他犧牲呢?據成奇勳的台詞所言:「我們不是(賽馬場)裡的馬,我們是人。人性……」這裡除了是對魷魚世界觀的控訴,同時也是對「負責人」(黃仁昊,李炳憲飾)的心理抗衡。對負責人來說,他(或是整個遊戲)是否認為,要改變一個人,絕望的環境與心理就足以讓所謂的正義被污染?

成奇勳在此給出了答案:儘管要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保持人性的光輝。這是他從第一次進入遊戲到最後的重大轉變,觀眾看見了他的執著與不動搖。反思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是否能將所謂「正確的事」不顧一切地去完成?面對「殘酷」,成奇勳選擇堅持初心,我們的選擇又會是什麼?眾多觀眾的綜合評價普遍認為:「無論是悲劇或殘酷,結局並非眾所期待的復仇或希望。」而反觀現實世界,在個體與體制的抗衡之中,我們似乎看到的,更多是一面倒的現實。

直覺性刺激與精神性刺激

在第一季中,英熙娃娃的「123 木頭人」開啟殺戮戰場,無論是何種遊戲,都必須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任務,否則將被爆頭淘汰,這是極具視覺與直覺性的刺激。而在第二季至第三季,從內鬥到遊戲,則更著重於精神性的刺激。「決定讓誰死」成為關鍵。情緒壓力放在角色身上,更凸顯彼此的緊張。他們要面對的不只是制度裡的殘酷,也得承受來自參賽者的壓力。

但也因此,在對話與討論過程中,節奏不若第一季那般緊湊。第二季開始,「是否選擇繼續進行遊戲」成為最大關鍵;而在最後的「空中魷魚遊戲」中,參賽者以「民主」的方式決定淘汰者,更是相當諷刺的設計,再度凝視並影射了真實社會的現狀——這正是導演希望透過戲劇反映的現實。

《魷魚》宇宙再度擴張

不是早前網路盛傳的李奧納多·迪卡皮歐,而是凱特·布蘭琪現身,成為「畫片女」在巷弄之間與疑似新的參賽者進行遊戲。導演表示這是計畫已久且保密滴水不漏的合作。雖然在拍攝前已寄送畫片給演員練習,但凱特·布蘭琪因行程繁忙沒有太多時間。不過在拍攝時恰巧捕捉到成功的一瞬,這讓她相當得意,看來也是極具天分。

導演黃東赫表示,這段時間他為了《魷魚遊戲》已傾注極大心力,韓國版確認不會再有續集,但他樂見其他版本的誕生。儘管 Netflix 尚未正式官宣,但已傳出大衛·芬奇將擔任美國版導演,有望於 2025 年 12 月開拍。更進一步的消息,只待正式發表,相信不會讓觀眾等太久。

《魷魚遊戲》全三季目前可在Netflix上收看。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