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追劇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演員親揭第二部看點!曾敬驊:「多數時候真的沒有選擇」、李沐:「至今仍不敢看侵犯畫面」
by 美麗佳人編輯部-更新
Text/奈耶里 Edit/小律 Photo/《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劇照Netflix提供

隨著預告與花絮釋出,主演們也透過訪談親自揭開第二部的情感走向與主題伏筆,從李壬曜背後的無奈,到江曉彤的創傷後遺症,再到賴芸蓁、歐陽悌可能迎來的黑化與報應,本篇就整理出演員們在訪談中的關鍵原話,帶你搶先抓到二部曲看點。
看點一、曾敬驊心中的李壬曜,「多數時候真的沒有選擇」
曾敬驊在受訪時坦言,自己心中的李壬曜,是那種「多數時候沒有選擇」的人。家庭暴力與校園霸凌像兩道牆把他夾在中間,只能把所有痛苦往自己身上扛。他說李壬曜雖然被貼上「暴雨殺人魔」的標籤,但本質其實是重情義又很勇敢的人,對在乎的人願意用力去愛,也願意用力去保護,「非常謝謝喜歡這部劇的你們,我想跟觀眾說,對於在乎的人,可以勇敢表達自己的愛。」
來到第二部,曾敬驊預告,觀眾會看到壬曜更多人性層面的掙扎,面對命運和情感時,他不再只是被動承受的受害者,而是被迫做出艱難抉擇的那個人。那些似乎「別無選擇」的瞬間,會被拉到放大鏡底下,讓觀眾更清楚看見,他到底是被環境推著走向黑暗,還是一步步踏入自己親手選擇的深渊。

看點二、李沐的小太陽,在光與創傷之間拉扯
被稱為「小太陽」的江曉彤,其實對李沐本人來說,也是一次極為沉重的創作旅程。她分享,親友都說這是她工作以來最喜歡的一部作品,「謝謝觀眾支持,能被看見很感激,親友說這是我工作以來最喜歡的作品,我很感動」,但一部曲上線後,她卻因為太在意觀眾反應而失眠好幾晚,要等到真正收到肯定,才終於能放心睡覺。
面對劇中那場侵害戲,她坦言自己至今不敢完整看完,只敢偶爾在社群看到剪輯片段就匆匆略過。拍攝結束後,這些畫面仍會在天氣變冷、看到相關新聞時突然浮現,讓她心裡一陣發緊。李沐一再強調,自己「只是演戲」,承受的痛苦遠遠不及真實受害者的千萬分之一,因此更希望透過這部劇,讓受傷的人能感到被看見、被理解。到了第二部,觀眾不只會繼續看到小太陽帶來的溫暖,也會更明顯感受到她在「想發光」與「害怕再被看見」之間拉扯的狀態,那些尚未癒合的傷口,將在故事推進中一次次被碰觸。

看點三、黑化呼聲與反派壓力,將在二部曲迎來回應
程予希飾演的賴芸蓁,是觀眾心疼卻也最期待黑化的角色之一。她笑說,很多人私訊跟她說很心疼芸蓁,但同時又期待看到她「變得更黑」,這種又憐又怕的情緒,本身就預告了角色在第二部可能出現的強烈轉折。賴芸蓁壓抑許久的情緒,很有機會在二部曲中迎來爆發點,讓觀眾看見一個受傷者如何在壓迫之下做出反擊。

石知田則因為「校霸」歐陽悌壞得太徹底,開播後真的遇到掉粉,甚至有人留言要他去死,還有人傳刀子 emoji 給他,他苦笑表示:「先跟大家說聲對不起,歐陽悌真的太壞了,第一次演大反派果然被狠狠討厭。」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他乾脆把歐陽悌想像成一條蛇,「因為如果他是人的話,我會去評價他,但如果他不是人,就比較不會被道德綁住。」這些演員在訪談中的分享,其實也在暗示第二部會把加害者與被壓抑者一起推向更極端的位置,有人會真正迎來報應,有人可能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觀眾對黑化與復仇的期待,也將在《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第二部曲中逐步兌現。

看點四、飛蛾與蝴蝶,原生家庭與命運的辯證
在花絮〈飛蛾與蝴蝶〉中,編導簡奇峯提到,蝴蝶是日行性的生物,飛蛾則屬於夜行性,本來不會有交集,卻因為命運在天台上相遇,這樣的對照,正是李壬曜與江曉彤關係的縮影。導演蔣繼正則說,希望觀眾能一步步感受到角色內心的傷痛,而不是只把他們當成「加害者」或「受害者」來看。

製作人麻怡婷更進一步談到「原生家庭」這個關鍵,她認為家庭形塑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與世界,如果看劇時感到心痛,某種程度代表你願意同理他人的痛苦,而這正是社會需要的光明。曾敬驊在訪談裡也玩起假想題,如果壬曜和曉彤交換家庭,他相信兩人在愛與感情上的選擇不會改變,「就算對調家庭,在愛與感情上他們不會改變,命中注定會相遇,曉彤仍會救我。」二部曲很可能會把這些訪談中提到的主題具體化,讓觀眾看到家庭如何把角色推向毀滅或救贖,也讓飛蛾與蝴蝶的寓意,在每一次命運對調的想像裡被重新詮釋。

看點五、視障女子與紀錄片企劃,真相線索即將全面揭開
柯佳嬿在第一部尾聲以視障女子夏天晴身分登場,手上那枚與江曉彤相同的蝴蝶刺青,立刻成為最大謎題之一。她透露,拍攝前劇組安排她到愛盲基金會實地了解視障者的生活,並與視障朋友面對面聊天。她發現,有時候你會以為對方的眼睛沒有問題,「有些特別角度他們其實看得到一些東西」,因此在戲裡反而要刻意避免這種狀態,演出時必須讓自己保持失焦,沒辦法跟曾敬驊對看,只能看著攝影師或更遠的地方,甚至把手杖帶回家練習,只為呈現更真實的身體感。
另一方面,江齊飾演的紀錄片企劃周品瑜,在受訪時也預告自己在第二部會有「不一樣的面貌」,希望能帶給觀眾驚喜。她在故事裡既是拍攝者,也是關鍵線索的持有者,夢境與現實之間的搖晃,讓她一步步被捲進風暴中心。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第二部曲將正式於 12 月 11 日在 Netflix 上線,柯佳嬿角色夏天晴的真實身分、蝴蝶刺青的背後意義,以及品瑜在真相拼圖中的位置,都將從訪談裡的只言片語,變成劇中一個個被翻開的關鍵伏筆。若想知道台劇《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的結局,就請一定要準時鎖定劇集上線。
延伸閱讀: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第二部預告釋出,5 大預測看點:為了幫助愛人解脫,會是李壬曜殺了江曉彤嗎?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結局!第一部彩蛋+伏筆解析:江曉彤沒死?周品瑜、江曉彤、夏天晴根本是「同一人」?
- 《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分集劇情 不願公開的殺人動機,隱藏懸疑的秘密,陽光少女與暗黑少年的相遇,結局卻是心痛的悲劇
- Netflix《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層層疊疊的惡與恨,讓零零落落的善與愛僅能慘遭摧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