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星座運勢
【星星教授安格斯 7/21-7/27 星座運勢】雙子避免作重大承諾,射手把握跨界交流機會
by 星星教授安格斯-更新
插畫/RedLouise

牡羊 3.21~4.20
羊座這週的煩燥感除了緣自水逆,還有太陽移位之下形成的正負矛盾狀態,此時感情上「心動很容易,進展卻反覆」─單身羊容易因一句話、一次曖昧眼神而蕩漾;但卻容易將接收到訊息錯誤判讀,建議遇到不明所以的回應別太快灰心,多點空間理解。親友之間有小誤會也要及時說明,別讓隔閡蔓延。
金牛 4.21~5.20
太陽給予了強而有力的溫暖力量,但水逆效應卻又為大環境拋下了不確定的信息,這週牛座偏向「內心需求與親密安全感」的探索,能讓單身金牛感到安心、談得來的人,很可能是深交多年的好友知己。此外,水逆也會為牛座帶來前緣舊事重啟,或讓你意外發現親密圈有人暗戀你已久的情況,感情和人際彷彿有大大小小的盲盒等你一一拆解。
雙子 5.21~6.20
雙子主副宮位的變動讓這週單身雙子的情路上顯得既孤單又燦爛,桃花強勁,能在社交場合、同事聚會、社群互動中展現魅力,然而水逆很可能讓曖昧氛圍中因一兩句玩笑或誤會產生摩擦,逼出心機嘴硬的一面,面對人際、社交互動時的小小風雨,建議多一分包容、善用幽默化解。至於穩定交往的雙子,近期適合安排輕鬆聊天、一起討論未來,避免做重大承諾或翻舊帳。
巨蟹 6.21~7.21
上週明明還帶著主角光環的蟹,這週隨著太陽遠離加上水星逆行的登場,感情主題轉向「安心」與「真心」。單身巨蟹易被舊情氛圍撩動,某些已放下的關係也可能面臨重啟。有伴者易在生活的各種實務層面起爭執,此時正是兩方價值觀磨合的好時機,耐心溝通就能突破盲點。閨蜜朋友容易在金錢、物品借還或小幫忙中增進情誼。
獅子 7.22~8.22
獅座本命宮異常熱鬧,你的吸引力和矚目度飆升,卻也特別容易陷入爭議,尤其在戀愛關係和朋友圈中,單身獅子人氣爆棚,須格外留意話語誤解、過度自信產生的溝通理解落差,建議主動聆聽、不要怕重複說明,才能讓曖昧順利升溫。有伴侶者要小心「自我中心」引發溝通摩擦,比起遊山玩水,反倒適合安排兩人共同回顧舊時回憶、交換心情。
處女 8.23~9.22
太陽與水逆齊落潛意識宮位,處女座這週感情世界進入低調整理,過往心事與煩惱反覆在腦海浮現,也默默成為你情感牛步之源。單身處女座想要遇到有心靈默契的對象不多,需要更細心的觀察尋找。已交往者,建議主動坦承你的不安和焦慮,反而能增進理解與親密感;有誤會不妨用信件、訊息慢慢表達,避免現場吵架。
天秤 9.23~10.22
這週天秤朋友圈與戀情容易出現「舊事回鍋」以致曖昧卡關的情況,前任、舊曖昧或認識很久的人重新對你示好,新舊之間,也可能引發一波選擇性困難,此時你的態度會是關係否能突破曖昧的關鍵,建議多留意對方語氣、給彼此多點耐心。有伴者適合一起參與團體活動、與朋友聚會,關係會因共同經歷而拉近,但切記在大群裡要給另一半足夠安全感。
天蠍 10.23~11.22
忙碌中反能在感情市場中開出紅盤,這週蠍座感情運勢與職場密不可分,單身天蠍最容易在工作場合、專案合作、職訓課程或由同事朋友介紹下遇到讓你心動的人,尤其是過去有合作、默契佳者可能舊情復燃或友誼升溫。有伴者本週需要協調工作與感情平衡,避免將職場壓力帶回家,建議安排下班後的兩人約會、小旅行或一起下廚,分擔生活瑣事會讓彼此更靠近。
射手 11.23~12.21
射手近期感情邊界擴大再擴大,偏向「跨界交流與冒險」的議題,單身射手以遠距、異地交流為主,容易在旅行途中、異國社群、線上語言交換或課程裡遇到特別合拍的對象,這週若與人談心,會很快發現彼此觀念或夢想共鳴,有機會一拍即合。有伴者適合規劃未來旅行,對話上則要認真傾廳,避免雞同鴨講,別急著辯贏。
魔羯 12.22~1.19
資源宮星象強烈,這週魔羯愛情主題落在「深刻與實在」─單身摩羯可從理財、投資、合作等務實理性的議題出發,進而產生情感連結,你特別容易被有責任感、主動或某些專業人士吸引。不過人際之間借貸、合資等事情,就算是親兄弟也需要明算帳,自己開誠佈公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假期適合財經講座、親密談心或小眾活動,靜中帶旺桃花。
水瓶 1.20~2.18
人際、感情容易出現歪打正著、因禍得福的有趣機緣,藉著合夥、專案合作或參與公開活動等將能提升遇到新戀情的機會,這週的你「與人連結」機會偏多,但說話失誤率也提升,務必觀注這個小細節。已有伴侶者,關係中難免有些心結,但只要主動約對方一起做事、解決家事或協助他人,就能讓兩人之間的距離更拉近。
雙魚 2.19~3.20
魚座感情主題圍繞在「日常小事中的溫柔」──單身雙魚易在健身房、健康活動、職場協作或服務場合產生情緣,愈是暖心、善良的對象,愈能觸到你內在的愛苗,至於有伴侶的魚,適合透過各式運動、互外活動讓關係升溫,同一個Team的革命情感將更拉近關係。閨蜜則能在日常話題、工作支援中幫你舒壓,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