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2022霜降到!吃羊肉、柿子滋補養生 天涼貪睡、窩在家最傷身

2022年10月23日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這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接下來即將入冬,因此應以養生為宜。霜降正是吃柿子、羊肉進補的好時節,但也有不少養生上的禁忌喔!

圖/翻攝自Flickr作者JianEn Yu;維基百科作者Kerolf666;Pixabay作者Amitkumar Patel、diego、Jordan Holiday、StockSnap

2022霜降到!吃羊肉、柿子滋補養生 天涼貪睡、窩在家最傷身

2022年10月23日進入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也就是天氣漸冷,開始降霜的意思,霜降已是秋季最後一個節氣,下一個節氣就是宣告進入冬季的「立冬」了,此時沿海地區的颱風季多已結束,氣溫也會明顯變冷,在這個時節應以養生為主。

延伸閱讀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diego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diego

霜降習俗

賞菊、登高

霜降和其他秋季節氣一樣,都有賞菊、登高的習俗,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深秋天氣轉寒涼,登高要避免在早晨或傍晚,以免氣溫太低受寒。


掃墓

古人於霜降時會去掃墓,囊括在霜降期間內的農曆十月初一也被稱做「寒衣節」,和清明節、中元節被稱做「三大鬼節」。


為了避免祖先在陰曹地府挨餓受凍,古時會在寒衣節燒「五色紙」(紅、黃、藍、白、黑),紙裡會夾著棉花,燒完以後會在紙灰中間倒進一碗餃子,代表有衣可穿、有食可吃,表達對祖先的緬懷感念,不過長者和小孩等體質較虛弱的人,就不適合前去掃墓。除了祭祀往生者以外,也會在這天餽贈親友禦寒衣物,表達自己對他人的關懷。

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Kerolf666
示意圖/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Kerolf666

送芋鬼

霜降代表冬天將至,也有地區會在此時節祛兇,以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像廣東一帶會「送芋鬼」,就是用瓦片或土塊堆砌成塔,裡面放柴火點燃,等到瓦片或土塊燒紅後,再將塔推倒用來對番薯或芋頭加熱,這也叫做「打芋煲」,很類似台灣俗稱的「控土窯」,最後被燒過的瓦片或土塊會被丟到村外,代表趨吉避凶。


霜降吃什麼?


柿子

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兒時窮困潦倒,以乞討維生,某年秋天身上已沒有糧食,但路上行人稀少也無從乞討,就在躊躇徘徊之際,突然發現路邊有一棵結實纍纍的柿子樹,他迫不及待飽餐一頓。功成名就後,他偶然再度路過此樹,看到柿子樹依然在原地,因此解下自己的戰袍覆蓋在樹上,並封它為「凌霜侯」,民間自此也有了秋天吃柿子的習俗。


俗諺「霜降吃柿子,冬天不感冒」,但仍須注意避開空腹食用,患有腎病、腸胃不佳、體質虛寒者、孕婦都不宜多吃,也不適合搭配含蛋白質或礦物質的食物,以免不好消化。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Amitkumar Patel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Amitkumar Patel

羊肉進補

傳統認為四季五補,春要升補、夏要清補、長夏要淡補、秋要平補、冬要溫補,秋季平補意指「平緩的補養」,又有說法是「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補冬不如補霜降」,霜降時節最重養生。


有不少人選擇在霜降時以羊肉進補,甚至相傳此時吃羊頭有助於改善「頭風」症狀;有些食用兔肉的地區,也認為霜降時節的兔肉味道鮮美、營養價值較高,命名為「迎霜兔肉」。


霜降禁忌

示意圖/翻攝自Flickr作者JianEn Yu
示意圖/翻攝自Flickr作者JianEn Yu

忌辛辣刺激食物

雖已深秋,仍有「秋燥」的問題,建議可以攝取梨子、芝麻、蜂蜜、南瓜、山藥等滋陰、潤肺、生津的食物,最好避開食用辛辣刺激食物,以免上火。


忌貪涼

天氣寒涼,除了記得添衣以外,最要注重的是腳部保暖,晚上可以嘗試以熱水泡腳禦寒。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StockSnap
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作者StockSnap

忌貪睡

所謂「春困秋乏」,秋季容易使人感到疲乏,因此適合調節作息,早睡早起,切忌貪睡,以免越睡越累、容易頭暈。


忌久居室內

除了身體較虛弱,或不便外出等特殊情形外,不宜一直待在室內,由於秋天容易使心情低沉鬱悶,建議秋季可多到戶外走走,吸收新鮮空氣、舒緩壓力。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