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由捷克邊境小鎮的少年遇襲事件出發的《我是被害者》,影評|丹眼看電影:「成為被害者的代價是什麼?」

邁入第25屆的台北電影節,為關注極具潛力的新導演,因此自2005年起舉辦「國際新導演競賽」,每年引介入選10-12部影片,並由國際評審選出「最佳影片」、「評審團特別獎」以及由觀眾選出「觀眾票選獎」共三個獎項,得獎名單將於06.27公佈。此次,台北電影節特別邀請12位極具知名度的影評人分享12部入選之競賽影片之觀影影評,一起來看看影評怎麼說吧!
由捷克邊境小鎮的少年遇襲事件出發的《我是被害者》,影評|丹眼看電影:「成為被害者的代價是什麼?」

《我是被害者》(Victim)為導演米哈爾.布拉斯克(Michal BLAŠKO)的首部劇情長片,獲選代表斯洛伐克角逐2022年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導演透過簡扼的單線敘事和俐落的剪輯,融合社會寫實與推理驚悚的類型筆觸,將一個私密的親情故事,提升至國族與階級的道德詰問。同時也反映導演身處於當代歐洲動盪時局,對於身份、歸屬、敵我混沌且難以定義的矛盾與感嘆。


故事聚焦在一對捷克邊陲小鎮的烏克蘭母子,兩人嚮往可以早日申請成為捷克公民。然而,他們的「捷克夢」卻被某天深夜的意外給打斷。烏克蘭少年被發現頭部受到了重擊,而所有疑點都指向了住在同一棟公寓樓上的羅姆人青少年。

隨著本地捷克人和右派組織紛紛表達「善意關切」而投入聲援的行列,也讓原本單純的「鬥毆事件」,演變為滾雪球般的社會轟動。諷刺的是,兩個弱勢族群被丟入虎坑彼此對抗,但真正的加害者——結構性的社會不公義、種族主義與嗜血的媒體巨獸,卻隱身幕後,袖手旁觀。不論誰最終勝出,都注定沒有贏家。

本片前半段可說是偽裝成一起犯罪偵查劇,吸引觀眾投入抽絲剝繭解謎的過程,也期待得到某種伸張正義的快感。然而,後半段的劇情急轉直下,被害者與加害者的角色一再翻轉,善意與惡意成為一體兩面,也讓這部片跳脫一般類型劇的框架,在主題和人性思辨上挖掘更多層次。

原文片名為 “Obet”,在斯洛伐克語帶有雙重語意:「受害者」和「犧牲」。最終導演選擇了「受害者」(Victim)作為英語片名,但若從「犧牲」的角度來思考本部片,也頗值得玩味。在什麼情況下你會願意犧牲人性道德?而真相的代價又是什麼?

導演善用手持攝影和長鏡頭,形影不離地緊貼著主角的一舉一動,塑造出一種聚焦當下的張力。整部片由一顆三分鐘的一鏡到底揭開序幕,透過簡單幾句台詞與互動,馬上讓觀眾進入角色的心理狀況。透過幽閉灰暗的老舊水泥建築、角色在陰影之下的剪影等,也不斷堆疊不安與躁動。全片無配樂的留白,也讓脫序的世界仍維持著寫實觸感。

片中的烏克蘭母子背井離鄉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是否為戰火所迫,並沒有明確交代。然此片問世之際正值烏俄戰爭,不難讓人有此聯想。導演在訪談中表示:即使故事的發想和拍攝都是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已完成,但該片所關懷的中歐少數族群的漂流和定位,卻也與現今時事不謀而合。無論大至家國、或小至人心的動盪不安,電影或許無法給出什麼答案,但透過關照和述說這些故事,也為歷史留下了痕跡。

2023台北電影節網站


《影評人介紹》

丹眼看電影,台大心理所畢,研究語言和神經科學,現任職於科技業。曾任第四屆金馬影展亞洲電影觀察團員、第四十五屆金穗獎影評人推薦獎評審。喜歡一個人看電影,期許自己在影評之前,先當個快樂的影迷。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