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2025二十四節氣「小暑」到!禁忌&習俗一次掌握,貪涼消暑當心生病

當太陽移至黃經105度時,節氣正式進入「小暑」,2025年則是在7月7日,快跟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一天有哪些習俗和禁忌吧!

Photo / Getty

2025二十四節氣「小暑」到!禁忌&習俗一次掌握,貪涼消暑當心生病

這個節氣標誌著炎夏已至,天氣開始變得悶熱潮濕,俗話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意味著三伏天即將展開。而在古人的生活智慧中,小暑不只是氣候的變化,更藏有不少應對酷暑的民俗智慧與生活禁忌。

面對節氣變化其實不必過度迷信,但適當調整作息與飲食,卻是順應自然的重要方式。可以多吃苦瓜、冬瓜、綠豆等具有清熱利濕功效的食材,也可以適度運動、午間休息,幫助身體調節體溫與精神狀態。

2025小暑習俗

1. 吃伏羊補身體

小暑之後進入三伏天,中醫認為此時「冬病夏治」,許多人會選擇在三伏天吃「伏羊」,多為羊肉湯或藥膳羊肉爐,認為能驅寒除濕、補氣養身,這項習俗流傳甚久,夏日吃羊已成一種應時的補法。

2. 食新嘗新,祈五穀豐收

在傳統農村,小暑也是「食新」的重要時節。民間會用當年新收割的稻米煮飯,祭祀祖先或神明,象徵感恩與祈求農作豐收。此外這也是各地農民彼此分享、品嘗當季新作物的時刻。

3. 曬書畫、曬衣物、曬伏曆

進入小暑後,天氣轉為酷熱乾燥,也是傳統中「曬伏」的時節。民間會將書畫、衣物拿出來曝曬,去除濕氣與蟲蛀,也有「曬伏曆」的習慣,象徵將舊病、晦氣一曬而盡,以迎接健康平安。

4. 搶水求涼、祭水神

小暑開始許多地方會有搶水、戲水活動,尤其靠水而居的村落,會舉辦祭水神儀式,祈求風調雨順、水源平安,同時藉由水上活動驅暑避熱。

2025小暑禁忌

1. 忌冷飲過量,損陽傷脾

雖然天氣炎熱,民間卻有「小暑不宜貪涼」的說法。過度食用冰品或冷飲,反而容易造成腸胃不適,影響脾胃運作。尤其中醫認為此時應「養陽」,不宜使陽氣外散太多。

2. 忌洗冷水澡

與喝冷飲相同,小暑後雖氣溫升高,但若身體大量出汗後立即洗冷水澡,容易導致毛孔驟閉,寒濕入體,久而久之成為肩頸痠痛、關節僵硬等慢性問題的根源。

3. 忌熬夜過度勞累

小暑後日照長、氣溫高,人體容易疲勞,若再加上熬夜或過度勞動,更容易造成氣血虛耗。古人講究「小暑養心」,建議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以養精神。

4. 忌情緒暴躁

炎熱容易使人煩躁,但小暑屬「火旺」之時,怒氣上升易損心神,因此古人常提醒「小暑宜靜心、忌怒氣」。保持清靜與心平氣和,對身體反而有益。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