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熱門話題
拯救地球從今天做起!氣候科學家曹榮軒教你,從日常生活開始改變地球未來
by Hask-更新
撰文:TEDxXinyi策展團隊 圖片:TEDxXinyi

永續未來,不靠奇蹟而靠選擇
曹榮軒的訊息很明確:當地球是我們唯一的股東,每一個選擇都應當以未來為本。TEDxXinyi 的精神正是:用知識打開眼界,用選擇改變世界。真正的永續,來自你我每天的選擇與行動,而不是等待他人決定。
TEDxXinyi 今年2025也重新延續群山環繞的城市擁有一份溫柔,延續續美學開展各種「人性續美學(Humanity Reimagined, Humanity Renewed)」為主題,將 TED 2025 的國際內容與台灣在地的聲音交織,展開一場關於思想、自然與未來的深刻對話。這場活動不只是關於科技、創意與設計的展示,更是對氣候危機下人類行動力的正向凝視。

曹榮軒指出,2023 年是人類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地球升溫 1.5°C 的臨界點岌岌可危,而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已從 1958 年的 317.45 ppm 上升到 2024 年的 426.57 ppm。這些數據顯示,即便現在停止所有排放,過去累積的碳也將在未來 30 到 50 年繼續影響我們的氣候。
但這位科學家並不打算讓演講以恐懼結尾。他轉而提出「範疇三」思維(Scope 3 Emissions),作為理解並行動的核心工具。

範疇三:將減碳責任轉向選擇本身
根據國際碳會計標準,碳排放可分為三類:範疇一來自燃燒化石燃料的直接排放;範疇二源於電力使用;而範疇三,則涵蓋整個產品或服務上下游價值鏈所產生的間接排放。
「我們的生活方式,幾乎全都屬於範疇三,」曹榮軒說。「吃什麼、用什麼、怎麼移動、支持什麼產業,全都會牽動全球碳足跡。」
曹榮軒也舉出三個具體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1.一份牛排約產生 30 公斤的碳排,開車 20 公里則產生 35 公斤;而選擇蔬食與搭乘公共交通,可以立即減碳。
2.一顆螺絲的生產會排放 2 公斤碳,但如果這顆螺絲用於建造一座風力發電機,20 年內可避免多達 6,000 萬公斤的碳排。
3.支持一個低碳品牌,不只是購買,更是參與一場連鎖反應。

環境祖先:當代責任與未來世代的連結
「現在的我們,正在為 30 年後的孩子鋪路。」
根據統計,1950 年代出生的世代,一生的碳排放量約為 300 噸。而根據現行減碳目標,2020 年後出生的孩子,一生的碳排量將限制在 50 噸以內。這個落差,不只是數字差異,而是一個世代間的行動責任轉移。
正如TEDxXinyi策展人所說:「我們需要許多雙手一起行動,讓世界變得更好。」這正是我們創立TEDxXinyi的初衷——生活即藝術,靈感無所不在。As life art, as idea bank everywhere。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