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新鮮事

《海綿寶寶》12個冷知識你知道嗎?比奇堡原型是核爆實驗地,蟹老闆是根據真人塑造

海綿寶寶的粉絲請集合!以下這幾個有趣的冷知識你都知道嗎?快來看看自己對比奇堡的一切有多了解。

Text/YZ、Photo/FB@SpongeBob SquarePants

《海綿寶寶》12個冷知識你知道嗎?比奇堡原型是核爆實驗地,蟹老闆是根據真人塑造

「喔~是誰住在深海的大鳳梨裡?海綿寶寶!」看到這句話的同時,大家心中是否也想起那輕快的片頭曲?有趣又可愛的《海綿寶寶》,除了帶給我們歡樂的童年回憶,連長大後也能回味無窮,總和劇中主角們一起愉快地笑著。今年正好是《海綿寶寶》播出25周年的重要時刻,快來看看這些冷知識你知不知道,之後再看《海綿寶寶》一定會更有好玩。

關於《海綿寶寶》

《海綿寶寶》是一部美國喜劇卡通,1999年在尼克兒童頻道播出至今,已經陪伴大家25個年頭,是尼克頻道最長壽的節目。場景設定在一座稱為「比奇堡」的城市,故事圍繞在以海洋動物為原型的角色,有趣又誇張的劇情深受全球觀眾喜愛,《海綿寶寶》目前已經榮獲4項艾美獎、6項安妮獎與18座兒童票選獎。

《海綿寶寶》冷知識:

《海綿寶寶》冷知識 1. 作者是海洋生物學家

《海綿寶寶》的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曾在奧蘭治縣海洋學院任教海洋生物學,熱愛美術的他在當時畫了一本給學生看的短篇漫畫《The Intertidal Zone》,裡面科普了各種海洋生物的知識。而史蒂芬海倫伯格在製作《洛可的摩登生活》這部動畫時,編劇馬丁歐森很喜歡《The Intertidal Zone》,因此建議史蒂芬海倫伯格將它改寫為電視卡通,大眾所熟知的《海綿寶寶》就此誕生。

《海綿寶寶》冷知識 2. 舊名與拖把撞名

主角海綿寶寶的英文名字是「SpongeBob」,但其實原本作者為他取的名字為「SpongeBoy Ahoy」,在《海綿寶寶》的試播集《急徵店員》中,便是設定海綿寶寶為「海綿男孩」。但之後尼克兒童頻道發現「SpongeBoy」這個名字已經被註冊了,對象是清潔公司的拖把,因此之後作者決定將「SpongeBoy」的Sponge保留,並把Boy改成Bob,符合海綿寶寶平易近人的形象。

另外,海綿寶寶中文名的有趣小故事,2007年台灣HBO最早引進播出《海綿寶寶》並將其翻譯成《棉球方塊》,連現在線上購物都可看到《棉球方塊歷險記》的書。不過,目前海綿寶寶的中文全名是「海綿寶寶方褲褲」。

《海綿寶寶》冷知識 3.比奇堡真實存在

位在馬紹爾群島的比基尼環礁,由23個小島圍繞著潟湖所組成,當地人對這座島的稱呼「Pikinni」,在馬紹爾語中Pik的意思是陸地,Ni是椰子,合起來的意思是椰子島,這也是為什麼卡通中常常出現椰子島的畫面。而比基尼環礁除了是比奇堡的原型,更是美軍在1946年至1958年間的核爆實驗地,一共進行20多次的原子彈和氫彈試爆。

《海綿寶寶》冷知識 4.派大星個性其實很凶狠

說到派大星,先想到的形象是憨憨呆呆的,常常做出許多讓人捧腹大笑的無厘頭舉動,但其實派大星最開始的設定,是個憤世嫉俗的酒吧老闆。海星雖然沒有腦部結構,但真實性格卻十分兇猛,甚至會危害到其他物種,可以從派大星會失控生氣與使用暴力看到海星的個性,不只是個單純的粉紅傻大個而已。

《海綿寶寶》冷知識 5.章魚哥的藝術與音樂實力

在比奇堡餐廳擔任收銀員的章魚哥,根本就是出社會後的社畜最佳寫照,非常討厭自己的工作,厭世到對這世界沒有熱情。但在畫畫和吹奏豎笛時,是他最快樂的時光,常常能在卡通中看到他在創作各種風格的自畫像、演奏樂器或是用貝殼裝飾自己的家,而這也十分符合真實的章魚個性,有獨樹一格的美學觀。順帶一提,章魚哥本來有一頭飄逸的金捲髮。

此外,章魚哥的全名是Squidward J. Q. Tentacles,「Squid」字面上來說是魷魚,但他其實是位擬人化的章魚。章魚理應有八隻觸手(也稱觸腕),而動畫師只給他六隻觸手,原因只因為「超過六條在視覺上給他帶來太多負擔」。

《海綿寶寶》冷知識 6.為什麼鳳梨是海綿寶寶的家?

玻里尼西亞文化是海綿寶寶的創作靈感來源之一,作者史蒂芬海倫伯格在決定主角們的房子時,畫了一顆石頭、一個復活節島石像及一個老靴子等物件,還有象徵玻里尼西亞文化的鳳梨也被畫進設定中。而最後決定海綿寶寶住進鳳梨屋的原因,是史蒂芬海倫伯格覺得海綿寶寶會喜歡鳳梨的味道,也很適合樂天派的他,造就了這顆世界聞名的深海的大鳳梨。

《海綿寶寶》冷知識 7. 蟹堡王餐廳其實是可愛卡通裡的超黑暗梗

號稱比奇堡有史以來最好的餐廳 - 「蟹堡王餐廳(The Krusty Krab)」,它的外觀形狀的設計其實是參考英格蘭補龍蝦陷阱。得知這個超黑暗梗後,就會不禁為進出餐廳的海洋生物們擔心(變成食材)。

《海綿寶寶》冷知識 8. 蟹老闆是根據真人塑造出的角色

蟹老闆是《海綿寶寶》唯一一個根據真人形象塑造出的角色。在製作《海綿寶寶》之前,史蒂芬海倫伯格在一家海鮮餐廳工作,當時工作的餐廳前經理,也是一位壯碩的前軍隊廚師,他根據這位前主管而塑造出蟹老闆的形象。

《海綿寶寶》冷知識 9. 許多大牌明星都曾客串,但違背了創作者的初衷

史蒂芬海倫伯格一開始即反對名人為他的創作客串聲音,因為擔心被拿來與《辛普森家庭》做比較。海倫伯格辭去劇集主管職務後,《海綿寶寶》有羅賓威廉斯、強尼戴普、維多利亞貝克漢等多位明星加入,想吸引更多成年觀眾。像是強尼戴普於第六季一集《SpongeBob SquarePants vs. The Big One》中客串Jack Kahuna Laguna一角,教海綿寶寶如何衝浪的一名衝浪大師。貝嫂也於第六季其中一集《The Clash of Triton》為尼普頓(Neptune)國王的妻子- Amphitrite王后配音。

《海綿寶寶》冷知識 10 .一種新發現的真菌以海綿寶寶命名

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於2011年發現一個與海綿相似的新真菌品種,此真菌的孢子生長於類似「鋪滿管狀海綿」的海底,於是將此新品種命名為 「Spongiforma squarepantsii」。

《海綿寶寶》冷知識 11. 曾被保守團體指控《海綿寶寶》帶有「同性戀宣傳意圖」

2005年,一段以海綿寶寶和派大星的多樣性宣傳影片,被保守團體視為同性戀宣傳工具,其實影片中並沒有提及性別或性別認同。海倫伯格表示在他的創作過程中從未考慮過性取向,並表示「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讓他們成為同性戀。我認為他們幾乎是無性戀,我們只是想搞笑。」

《海綿寶寶》冷知識 12. 受歡迎的派大星有自己的脫口秀節目 《派大星秀》

因為派大星(Patrick Star)高人氣擁有自己的粉絲群,所以製作了屬於他的脫口秀節目 -《派大星秀》(The Patrick Star Show),場景即在自己家中進行。2021年在尼克頻道播出第一季,2023年播出第二季。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