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新鮮事

PS5動作冒險遊戲《羊蹄山戰鬼》女性浪人的復仇與重生之旅,能否掀起玩家共鳴?主演聲援LGBTQ

PS5罕見女性浪人主角!《羊蹄山戰鬼》作為《對馬戰鬼》續作,劇情從復仇走向重生,搭配細膩畫面與角色刻畫,掀起女性玩家共鳴。主演聲援LGBTQ,讓遊戲話題延伸至多元價值與文化。

Text/彼夏琉羊 Edit/小律 Photo/索尼互動娛樂 SONY

PS5動作冒險遊戲《羊蹄山戰鬼》女性浪人的復仇與重生之旅,能否掀起玩家共鳴?主演聲援LGBTQ

銀杏樹下的怨靈:由女性浪人擔當主角

《羊蹄山戰鬼》(Ghost of Yōtei)是一款 PlayStation 5 獨占動作冒險遊戲,由 Sucker Punch 打造,接續《對馬戰鬼》(Ghost of Tsushima)的世界觀,同樣擁有開放世界自由探索與任務劇情。

不同的是,這次主角不再是武士或武將,而是一位名叫「篤」的女性浪人。在過去,動作冒險遊戲裡,女性角色往往被設定為陪襯、守護對象,甚至成為敘事的犧牲品。然而,《羊蹄山戰鬼》選擇讓一位女性浪人成為故事核心,站到故事舞台中央。這是戰鬼系列第一次交由女性角色來承載故事的重量。這樣的轉變,不僅帶來耳目一新的遊戲體驗,也為女性玩家打開了新的遊戲視角。這一次,站在最前線的人,不是我們習慣的武士或英雄,而是一名女性浪人。而本文將以女性玩家的視角,來聊聊《羊蹄山戰鬼》這款遊戲。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從復仇到重生:女性玩家的共鳴旅程,不再只是英雄式敘事

《羊蹄山戰鬼》承襲《對馬戰鬼》的武士世界觀,背景設定在1603年約江戶時代的古北海道(蝦夷國),主角名叫篤。遊戲中,篤因家族的悲劇而出發,背著刀走進復仇的洪流。但故事不僅停留在仇恨,而是逐步推向療癒與重生。這樣的敘事弧線讓《羊蹄山戰鬼》不只是武士或浪人冒險,更像一段生命寓言:經歷擊潰、學會守護,再因接納而獲得理解。這不是傳統男性英雄的故事,而是一場女性主角的成長之旅。篤的孤身揮刀,也像是許多女性玩家在現實生活中面對挑戰的縮影。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特殊「回憶」系統與結局分支:強化玩家的情感代入

過去在動作冒險類遊戲中,常常缺少女性玩家能夠真正代入的角色,《羊蹄山戰鬼》提供了一個不同的答案。我們太熟悉「等待被拯救」的女性角色了,但篤不是。她不等誰來,她挑起對峙、揮刀、格檔,跌倒後再站起來,甚至運用各種策略和巧思戰鬥。篤在復仇之旅中,藉由遇見的旅人們重溫繪畫、打鐵、三味線的技能,更穿插說書人使用地唱方式的敘事手法,為遊戲增添不少樂趣。在本作,能感受到除了戰鬥之爽快,更有一種少見的代入感:玩家與角色的靈魂更加貼近。

為了讓玩家更深刻體會篤的內心,《羊蹄山戰鬼》還設計了「回憶」系統。玩家能在荒蕪廢墟中短暫回到篤過往的家園,體驗藍天與親人的溫暖,再次切換則回到冰冷現實。這種瞬間的落差,不僅強化了劇情張力,也讓玩家對篤決定復仇的選擇有更深的理解。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羊蹄山戰鬼》畫面美學:刀鋒與三味線的沉浸體驗

在畫面呈現上,《對馬戰鬼》畫面藝術性一直擁有絕佳的好評。在本作中,Sucker Punch 再度展現出工作室對藝術的追求度。作為 PS5 的3A旗艦動作冒險大作之一,《羊蹄山戰鬼》的表現當然不在話下。

開場故事之後,遊戲便以奔馳在滿是銀杏的黃金大地,帶來視覺衝擊。富良野夜晚流動的極光、開闊的上川雪原、支笏湖畔風吹花草動的場景,原本應該是戰場上的刀光血影,在穿越靜謐之間交織出一種獨特的詩意。搭配 PS5 DualSense 手把觸覺回饋,伴隨三味線聲與毛筆書畫,再加上女性角色動作細膩的捕捉,篤的種種冒險動作均變成是一種姿態,比起《對馬戰鬼》硬派的男性國與家之情懷,玩家體驗到的,是孤獨中孕育出的韌性。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北海道愛努人、熊與狐狸:訴說珍惜大地萬靈的意識

除了角色設定與劇情主軸,《羊蹄山戰鬼》也細緻描繪了愛努人的文化與信仰。愛努人是日本北方及俄羅斯東南方的原住民族群,他們相信天地萬物皆蘊藏神靈,圖騰能帶來力量。許多傳承之物被視為珍寶,並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延續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在篤的旅程裡,這份敬畏大地的精神時時浮現。她將與狼、熊、狐狸等象徵神靈的動物相遇,也會在荒野間參拜隱藏的祭壇與神社,甚至踏入傳說中的「聖林」。這些細節讓復仇的步伐不再只是血與火,而是一種與自然對話的歷程。愛努文化在本作中或許並非僅是世界觀的點綴,而更像是為篤精神重生鋪陳的重要背景之一。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羊蹄山戰鬼》遊戲內容畫面

《羊蹄山戰鬼》多人奇譚模式 2026 免費登場

順帶一提,Sucker Punch 於 Gamescom 2025 開幕時宣布多人模式「Legends」(奇譚)將作為 DLC 在 2026 年推出,所有玩家都可免費更新。在前作《對馬戰鬼》(Ghost of Tsushima)的奇譚模式,玩家可以線上組隊挑戰完成奇譚故事的任務,並在生存模式中抵禦敵人浪潮。也就是說在單人劇情體驗完之後,官方將再提供免費更新,暢遊四人連線模式。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遊戲之外的聲音:主演與設計師支持 LGBTQ 多元價值

Sucker Punch 美術創意總監 Jason Connell 日前接受韓國媒體 Thisisgame 採訪,談到《羊蹄山戰鬼》的選角過程。他透露女主角「篤」是個經歷創傷卻又堅強的角色,本作主演 Erika Ishii 能精準掌握角色那種「面具」下的脆弱,既不會演得過於剛強,也不會顯得太過軟弱,完美詮釋出這個複雜角色的特質,讓他立刻認定她是該角色的絕佳人選。

而遊戲界裡的 DEI 話題,一直是一把雙刃刀。有人認為「多元包容」是該走的方向;也有人懷疑,若硬性將議題置入遊戲,會削弱故事與設計的張力。近年來,就有不少玩家和業界人士批評,若遊戲開發者過度追求「代表性」而忽略技術、角色深度與遊戲性,反而可能讓作品變得割裂、不真實或像在「打勾選項」。

在這樣的脈絡中,《羊蹄山戰鬼》面對的壓力就不只是怎麼講好篤的故事,而是如何在「要表達價值」與「要讓玩家舒服代入」之間找到平衡。當本作主演聲援 LGBTQ,或團隊之中的設計師對多元表態,這可能被人讚賞、也可能被質疑為「議題置入」。但就像篤在風雪中揮刀時,她的堅韌不是為了完成某個議題標籤,而是她在內心裡真實瀟灑的選擇。若遊戲能讓這樣的選擇感自然融入,而不是刻意堆砌,或許就是 DEI 在遊戲裡最理想的樣貌。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圖片出處:索尼互動娛樂 SONY

《羊蹄山戰鬼》不僅是一場戰場上的廝殺,更是一段女性視角從傷痛走向重生的旅程。對女性玩家而言,這不只是另一款遊戲,而是一個可以代入、可以感受、可以找到力量的冒險。最後留下的,不是轟烈的勝利,而是得到療癒與勇氣,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震撼。

當女性浪人揮刀的每一刻,我們看到的不只是戰鬥,而是屬於女性的堅韌與重生。當然,不論立場如何,最重要的還是遊戲本身能否帶來真實而動人的體驗。尤其,Sucker Punch 在《對馬戰鬼》中就有由玩家選擇故事路線的機制,《羊蹄山戰鬼》延續並深化這一點。選擇堅持毀滅,還是學會放下?這些選項讓篤的命運不再只是既定劇本,而是由玩家參與書寫。

《羊蹄山戰鬼》不僅延續了《對馬戰鬼》的精髓,更以女性浪人為核心,成為 2025 年度最值得期待的 PS5 獨占動作冒險大作。

   

《羊蹄山戰鬼》

PlayStation 5 平台

發售日  2025年10月2日

官方網站連結

購買網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