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體健康

你的大腦正在對酒精上癮嗎?心理學家揭露 7 個關鍵徵兆

你總說自己只是偶爾喝一點,但其實早已難以停下來?心理學家列出 7 個大腦成癮的關鍵徵兆,帶你判斷飲酒是否已成為一種無法控制的心理依賴。

text/LR Médias(marieclaire.fr)Edit/Rice Photo/Gettys

你的大腦正在對酒精上癮嗎?心理學家揭露 7 個關鍵徵兆

如果你曾經難以控制自己的飲酒行為,或經常在不明原因下重複飲酒,你的大腦可能已經對酒精產生依賴。以下是美國成癮心理學家 Arnold M. Washton列出的七個徵兆,或許能提供判斷的依據。

大多數人飲酒是適量而節制的。然而對某些人來說,酒精不再只是享樂的工具,而可能迅速導致依賴。

「隨著時間推移,人們喝酒不再是為了享受,而是為了避免不適、緩解焦慮,或僅僅是為了讓自己感覺『正常』。」美國成癮心理學家 Arnold M. Washton 在今年中發表於《Psychology Today》網站上的文章中指出:「這種轉變反映出飲酒動機從選擇走向了強迫性行為。」

根據他的說法,以下是七個可能顯示你大腦對酒精上癮的徵兆:

你無法減少或停止飲酒

成癮性大腦最明顯的特徵之一是「失去控制」。如果你曾多次試圖減少或戒酒卻總是失敗,這可能是神經生物學層面的問題。

Washton 指出:「患有心理依賴的人常常反覆想像酒精(腦海裡佔據過多空間),出現無法抗拒的渴望,並高估自己控制飲酒的能力。」

他補充道:「問問自己是否曾答應戒酒卻沒做到?是否喝得比預期多或時間更長?是否感覺一旦開始喝就像被某種力量控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可能代表你的大腦獎勵系統與決策能力已不再處於健康平衡的狀態。」

儘管已造成負面影響,你仍持續喝酒

另一個警訊是:即使飲酒已經導致健康問題、關係緊張、工作表現下滑、情緒困擾或自尊受損等後果,你依然無法停止。

「沒有依賴的人通常會在後果變嚴重時自我修正。」Washton 解釋:「但如果你的飲酒持續存在,即使有明顯的傷害證據,你的大腦可能已經傾向追求短期的緩解,而忽略長期的幸福與健康。」

你比自己希望的還更常想到酒

若你總是期待下一杯酒,將行程安排圍繞在飲酒機會上,或擔心沒喝酒就無法享受生活,這可能是一種成癮跡象。

Washton 解釋:「久而久之,原本能帶來快樂的活動——如社交、人際關係、興趣嗜好或運動——變得不再滿足,反而是酒精提供了更直接、可靠的逃避感。這種失衡會讓人誤以為『非喝不可』,即使明知道自己不該變成這樣。」

你需要更多酒精才能產生同樣效果

隨著大腦對酒精反應的改變,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越喝越多,才能獲得與從前兩杯同等的感受。這就是「耐受性」的發展。

「這不僅增加了身體受損的風險,也讓人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喝得越多,大腦適應越快,進而讓你再喝更多。」Washton 解釋。

他補充:「隨著時間推移,大腦對自然獎賞(如快樂、平靜)的敏感度降低,反而越來越依賴酒精才能感受到愉悅或放鬆。」

當你不喝酒時會出現戒斷症狀

多數重度飲酒者在停止飲酒時不見得會出現明顯的戒斷症狀。然而,若你一停酒就出現身體或情緒不適(如焦慮、坐立不安、出汗、顫抖、噁心),這代表你的大腦可能已對酒精產生生理依賴。

Washton 指出:「這並不代表你是刻板印象中的『酗酒者』,但卻顯示你的身體對長期飲酒產生了重大適應性變化。戒斷症狀是大腦化學已被酒精改變的最明顯指標,代表大腦需要酒精才能正常運作。」

飲酒成為一種情緒應對機制

許多成癮者飲酒不是為了慶祝,而是為了尋求慰藉——用酒精來處理壓力、焦慮或情緒低落。

「這種情緒依賴通常發展得非常隱性,可能只是工作壓力大後來一杯或是想放鬆一下,」Washton 說:「但這樣的模式很快就可能根深蒂固。」

他強調:「如果酒精成為你唯一能有效應對壓力的方式,那你的大腦可能已把它當作情緒逃避的捷徑。這種心理依賴會讓人難以想像沒有酒的生活,也更難真正戒除。」

你會隱瞞或淡化自己的飲酒量

若你習慣淡化、隱瞞或偷偷飲酒,這可能代表你內心其實已察覺某些異常。

「隱藏飲酒行為、偷喝,或因喝酒感到羞愧,常常代表內在有一種衝突,」Washton 說。

他補充:「這種『分裂意識』—明知喝酒有問題卻覺得無法停止—在依賴者中很常見。這反映出意圖與行為之間的斷裂,而這種失控往往源自大腦深層的神經模式。」

若你對上述任何一點感到共鳴,我們建議儘早諮詢心理專業人員,探索自身的飲酒習慣是否已影響身心健康。酒精依賴並非意志力的失敗,而是一種大腦的適應與成癮反應,理解並正視它,是重拾自主的第一步。

本文最初發表在《Marie Claire法國版》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