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路嘉怡專欄】「你在幹嘛?」

正因為這是一句穿了名為「關心」的糖衣、實則滿是刀劍的話語,所以接收的人也很容易因為這句話瞬間惱火。一場原本沒有必要發生的戰火開始蔓延,而莫名其妙地終至不可收拾。

Text/路嘉怡 Photo/劇照

【路嘉怡專欄】「你在幹嘛?」

在旅行的途中,抱著開放的心態,經常會得到天外飛來一筆的珍貴生活感想。那種屬於非預期性的意外收穫,卻有可以在人生中舉一反三、受用一輩子的好處。

還記得那天,在機場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入關,人龍就像急著搬運食物回家的小螞蟻們,一個挨著一個,表面上謹守份際秩序,卻也很難免感到急躁不安。我們前面排了一家人,所謂的一家人就是完整祖孫三代的組合,有老有小,阿公阿嬤爸爸媽媽阿姨叔叔再加上三兩個約莫三歲和五六歲的小男孩。那種你一看到就想幫他們鼓掌讚許他們很有勇氣的旅遊組合。

阿公把護照交給年紀較大的哥哥保管,結果,手不夠大的孩子一奔跑起來,就把手中好幾本的護照散落了一地,媽媽轉頭罵哥哥,弟弟吵鬧著說那我來拿,阿嬤安撫著弟弟,阿公幫忙撿著地上的護照,弟弟一個箭步朝向地上護照搶去,就像是美式足球的四分衛那樣一馬當先地搶下了幾本,阿公跟孫子拼著分秒必爭的時間差,搶著搶著阿公竟然不小心滑了好大的一跤。

在阿公「蹦!」跌倒的那一刻,所有的人事物都暫時凍結了,不分種族膚色的,大家眼光一致地望向這家人。阿公漲紅了臉,一把老骨頭努力的想要從地上爬起來,阿嬤轉頭大聲地喝斥阿公:「你在幹嘛?」阿公沒好氣的回:「我在幹嘛?我能幹嘛?我不就是跌倒了啊,你說我在幹嘛?」

當場,身處搖滾區的我們,差點很失禮的笑了出來。笑的原因當然是因為阿公回答得太好、太實際了,笑的原因是其實我們也常常會犯同樣的錯。

當「你在幹嘛?」這句話在生活中出現時,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狀況,一是朋友互相問候或是有求於人時,總是會以「你在幹嘛?」做為對話開頭的緩衝語,瞎聊兩句以後再切進主要話題。另一種「你在幹嘛?」則是帶有隱晦的責怪意味,可能是不認同、不了解,甚或是在仔細思考前嘴巴就衝出來的四個討人厭的字,其實根本沒有要問你在幹嘛,他只是想指責你的不是,用一種看似不傷人的方式。而很明顯的,阿嬤的「你在幹嘛?」屬於後者,阿公的回答也算是(套句現在網路流行語)突破盲腸了。

於是我想到了幾種平日自己與上述阿嬤相同、毫無自覺的「你在幹嘛?」的用法—坐車時發現駕駛開錯方向或是緊急煞車時,朋友跌倒、撞到你或在餐桌打翻酒杯時,身旁人在大庭廣眾做了一件丟臉事情(而你想撇清關係)時….等等。所以隱身於「你在幹嘛?」背後最接近的意義應該是「你怎麼那麼不小心呢?」相信我,若非認真克制,這句話真的好容易從嘴中噴發出去。

於是我們花了些時間透徹討論這句話,正因為這是一句穿了名為「關心」的糖衣、實則滿是刀劍的話語,所以接收的人也很容易因為這句話瞬間惱火。一場原本沒有必要發生的戰火開始蔓延,而莫名其妙地終至不可收拾。

「那我們以後要練習忍住,絕對不可以在對方出糗的時刻,問出『你在幹嘛?』這句話喔!」我跟大個兒訂下了這個重要約定。雖然之後還是免不了偶爾下意識地說出這話,只是在那當下,我們會像做錯事情、違反校規被教官抓到的小朋友般,摀住嘴巴,不好意思地笑了出來,化干戈為玉帛。

同理可證的,在生活中,還有許多與「你在幹嘛?」同本同源的問句。那種問出來不僅於事無補,還又會讓人瞬間怒氣飆升、專門找架吵的,姑且稱之為「升怒句型」。甚或,更加進階的,我們除了要避免說出升怒句型,更要找出溫和的替代方案,才是「不吵架生活」的長久之計。

譬如說,當想說「你在幹嘛?」的時機,可以改用「還好嗎?」「沒事吧?」來當作表達關心的方式。

當你想說「你為什麼不…?」的時候,可以說,「要不要試試看…?」以建議的方式取代否定性的語氣。

也許很多時候都很想一肚子火的回話「不然呢?」,尤其是覺得別人明知故問的那一刻,試著深呼吸,把它吞下肚子裡去,這絕對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ㄧ句話。

當然還有好多好多,如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言語相處細節,如果在日積月累的漫不經心當中,就有可能會成為抹煞幸福生活的隱形關鍵。就像是,那野柳女王頭的細長優雅如奧黛麗赫本的脖子,在經年累月、一點又一點的海蝕風化當中,即將成為未來人們口中、已不復存在的美麗傳奇。愛情的消逝,不也總是那麼默默的點滴發生,讓人措手不及。

這是旅行讓我學到的事,沒什麼偉大道理,當然也寫不成一首歌,可是,卻是關於愛情的日常當中,最腳踏實地的禮物之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