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姜河那崩潰式演出掀話題!Netflix《牆外之音》揭露夢想家園的「噪音地獄」

當你終於買下人生第一間房,竟發現所謂的「夢想家園」竟比惡夢還要真實!

Edit / Ren 、Photo / Netflix

姜河那崩潰式演出掀話題!Netflix《牆外之音》揭露夢想家園的「噪音地獄」

Netflix全新驚悚片《牆外之音》,由姜河那、廉蕙蘭領銜主演,揭開韓國社會最不願面對的「樓層噪音地獄」。一間84平方公尺的公寓、一筆攢盡全力的投資、以及一場無法分辨聲源的神秘聲音,把一個年輕人的希望,逐步摧毀為精神崩潰的地獄景象。

本片為《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導演金泰俊操刀,《牆外之音》再次以「日常」為槍,把社會現象拉進懸疑片框架裡重重開火。所營造的氛圍不只是一部驚悚電影,更是一場寫實的心理戰爭,更是關於家的價值、樓層之間的距離、人性的極限與社會資本的壓迫,那些現實可能發生的事端,全都壓縮在這個小小的、熟悉到令人不安的公寓裡。

姜河那:一場現實恐懼的代言人

今年在Netflix作品不斷的姜河那,繼《你的味道》與《魷魚遊戲3》後,魚電影《牆外之音》再次挑戰心理極限,飾演花光積蓄與信用貸款、賣掉母親農地終於買到公寓的年輕上班族。然而,他的安居夢瞬間破碎:牆外的噪音成為無法逃避的囚籠。

姜河那在媒體授訪時就透露自己讀完劇本時「句句入心」,角色內心的矛盾與崩潰,他「完全能理解」。從失眠、焦躁、到絕望的狂亂,每一場戲他都以最寫實的方式詮釋,讓觀眾在他的崩潰中照見自己的脆弱與壓力。他的角色問出了全片最讓人共鳴的問題,「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

從夢想之家到驚悚牢籠

《牆外之音》聚焦在買下「標準公寓面積」84平方公尺的主角宇成(姜河那 飾)身上,他原本以為終於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安穩人生,卻沒想到搬進新家後,夜夜傳來樓層間難以辨識的神秘噪音,更被樓下住戶誤認為是製造聲響的源頭。

為了保住房子,不惜四處奔走查找聲音的來源,卻逐步發現這不只是單純的「噪音問題」,而是一場關於利益、權力與恐懼的深層鬥爭。擔心房價下跌的大樓代表銀花(廉蕙蘭 飾),以及試圖協助宇成找出真相的可疑男子鎮浩(徐現宇 飾),都在這場對抗中展現不為人知的慾望。

三人間的猜疑、操控與失控,成為劇情中的最大張力。無法親近的鄰居們彼此猜疑、互相欺騙,關係中的不確定性與爆發點讓觀眾始終處於懸崖邊緣。

驚悚之外,是現實生活的縮影

本片的趣味性與刺痛感,來自於它真實得令人不安。樓層間噪音不再是背景設定,而是現代人共同經歷過的「日常惡夢」。根據韓國環境公社「樓層噪音鄰里中心」統計,僅2021年就接獲超過4.6萬件相關申訴,甚至衍生出縱火、攻擊等社會事件。

攪拌機、跑步聲、健身器材、鋼琴聲……這些本應屬於「家的聲音」,在結構不良的建築與高壓社會氛圍下,被放大為壓垮人理智的導火線。《牆外之音》用驚悚類型包裹這一切,讓人們在觀影時不斷想起自己曾經夜不能寐的時刻。

更重要的是,本片將議題從單一的樓上樓下矛盾,延伸到一整棟公寓內的慾望與碰撞─,每個人都為了自己的利益與房價選擇沉默或攻擊,使得這個「家」變成了心理戰場。

演員火花四射,現實感強烈得讓人窒息

姜河那、廉蕙蘭、徐現宇三位演員表現可謂張力滿點。姜河那飾演的宇成,在恐懼與壓抑中逐漸失控,他的眼神、呼吸與語調,都精準展現一個人如何被「看不見的聲音」壓垮。

廉蕙蘭飾演的銀花,是冷靜卻算計的社區代表,在房價與社會地位之間遊走,形象令人又怕又恨;徐賢現飾演的振浩則帶來曖昧不明的可疑氣息,隱約主導著某些劇情轉折。

三位演員在狹小的空間中展開無聲的博弈,每一次眼神交換都像火藥味瀰漫。他們之間緊密的合作與令人窒息的默契,不僅推動劇情,也讓觀眾幾乎無法轉移視線。

一棟公寓,牆裡牆外,全是壓力與慾望的共鳴室

該片把「熟悉的空間」轉化為「陌生的戰場」,片中使用真實建材還原裝潢細節,將角色與空間氣氛結合得滴水不漏。

宇成的家宛如監獄,鋪著廉價地板、堆滿生活的疲憊;銀花家的奢華與冰冷形成巨大對比,展現階級與情緒的隔閡;鎮浩的空間昏暗封閉,彷彿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空間的溫度與壓力,就是角色精神狀態的延伸。

作品最後拋出深層的提問:「房子的價值是面積、地段、還是生活的尊嚴?」導演不強調單一立場,而是透過視角衝突引導觀眾自行感受,從而讓人反思,當生活的邊界被噪音侵蝕後,我們還剩下多少選擇的空間?

如果你住在大樓裡,那你一定看得懂這部片的痛。如果你曾經夢想有間屬於自己的家,那你更會在《牆外之音》中,看見某種沉默中的尖叫。當最熟悉的地方變得陌生,噪音之外的恐懼,才真正開始。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