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章魚嗶的原罪》線上看專屬播映的一部分原因,是這則故事未必人人都能承受……
by 出前一廷-更新
Edit / Ren 、Photo / Netflix

改編自漫畫家タイザン5作品的動畫《章魚嗶的原罪》(タコピーの原罪),雖然是由TBS電視台製作,一開始也打算在電視上播放,但由於《章魚嗶的原罪》的原著僅有16話,單行本也只有上、下兩集,而若是要在電視台播放的話,就必須得符合全季12集的檔期需求,包括每集片長、片頭與片尾的長度在內,也都有相應的規範得要遵守。
因此,在考慮到原本的故事節奏,加上《章魚嗶的原罪》觸及的家庭及霸凌議題,以及部分情節的黑暗特質,都未必符合電視台所能播出的尺度需求,甚至超出某些觀眾所能承受的範圍之故,最終才使製作團隊決定不在電視台播映《章魚嗶的原罪》,而是改為在網路及串流平台上架,這樣才能按照最適合的結構及節奏,來好好展現出這部作品的原本特色。
於是,最後變成全數6集的《章魚嗶的原罪》,也確實繼漫畫以後,同樣迎來了十分熱烈的討論,甚至更由於動畫以一週一集的形式推出,讓原本便已看過漫畫的人,得以從另外一個角度,見證《章魚嗶的原罪》這部作品的特殊之處。
這部時常被形容為「黑暗版《哆啦A夢》(ドラえもん)」的作品,透過來自「快樂星」,完全不懂人類負面情緒與暴力行為的外星人「章魚嗶」的視角,切入由生理及心理暴力交織而成的社會問題當中,最後則使章魚嗶如同哆啦A夢不斷拿出道具,希望能幫助他人獲得快樂的作法,變成了一種始終徒勞無功,甚至是適得其反的行為。
而在劇情透過久世靜、雲母坂茉莉奈、東直樹這三名主角的描繪裡,觀眾也會意識到,這些孩子的困境,基本上全都源自崩壞的親子關係,讓他們由於苦求於愛而不得,紛紛走上了一條彼此交互影響,似乎難有解脫一日的陰暗之路。
更重要的是,就連我們對角色的觀感,也會隨著劇情上的層層翻轉而不斷產生變化,讓觀眾察覺原來看似可惡的反派,說不定只是另一個人手中的犧牲者,就連他們看待自身行為的角度,也可能並非將其視為霸凌,而是一種向邪惡宣戰的復仇及正義之舉。
這種人性不是非黑即白的描繪,除了強調加害者說不定也有值得同情之處以外,就連原本是受害者的人,也可能為了擺脫困境,進而成為另一層面的加害者,最後則在《章魚嗶的原罪》陸續播出的過程裡,讓我們從網路上的各種評價,同時窺見了每個人的不同觀感,以及他們所信奉的價值觀。
舉例來說,雖然故事清楚交代了霸凌者的心態及背後緣由,但也有許多人依舊以結果論來評斷一切,認為這並不代表她就可以霸凌別人,因此無論背後有什麼原因,還是同樣罪該萬死。
但在此同時,也有人覺得天真的章魚嗶令人煩躁,只是為了營造劇情的反差而存在,最後也使這部作品就某方面來說,彷彿成為了一面鏡子,反射出這些評論背後的價值觀,乃至於每個人同理及同情心的多寡,或是針對方向的不同等諸多可能。
有趣的是,其實漫畫作者タイザン5亦曾表示,《章魚嗶的原罪》除了有向《哆啦A夢》致敬,就連他十分喜愛的電玩遊戲《Undertale》,也同樣對這則故事影響重大。
在《Undertale》這款遊戲裡,玩家並非只能與敵人戰鬥,還可以試著和對方互動,讓故事由於玩家的各種行為,迎來不同的發展及結局。就算你在做出結果不符預期的選擇後,試圖重新讀取檔案,跳回先前的遊戲進度,《Undertale》也會將你做出的選擇悄悄儲存在檔案裡,使你無法將自己做過的事輕易抹除,同樣會對之後的故事產生影響。
而《章魚嗶的原罪》便利用類似於此的特質,融入穿越時空以改變歷史的情節,最後為這則故事帶來希望之光,傳達出哪怕是某些可能已被遺忘在表面記憶的真摯善意,也可能會為他人帶來關鍵性的影響,甚至是開啟一扇溝通之門,讓人有機會找出彼此的共通點,就此砍斷弱弱相殘的悲劇循環。
是的,那當然不會就此改變一切,甚至還令人覺得更加傷感。但在一片黑暗之中,只需要有那麼一點點的溫暖,停留在我們的記憶角落裡,說不定便能帶來一種心靈上的救贖,幫助你撐過那個自己覺得已經再也無法忍受的眼前一刻。
重要的是,或許就是那關鍵的一刻之後,一切都會慢慢變好的。無論如何,總是有這種可能的,不是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