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凶器》:從此之後,凌晨2:17這個時刻,將成為恐怖片最令人難忘的時間戳記之一

對於恐怖片的影迷來說,今年可說是個令人興奮的年份,繼稍早的《罪人》被譽為恐怖片新經典,並創下極為出色的票房成績後,如今上映的《凶器》,除了在強敵環伺下,順利以超過4000萬美金的票房成績拿下全美週末賣座冠軍以外,同時更擄獲大量影評與觀眾的心,就此成為了近期的電影熱門話題……

Edit / Ren、Photo / 華納兄弟

《凶器》:從此之後,凌晨2:17這個時刻,將成為恐怖片最令人難忘的時間戳記之一

2022年,由札克.克瑞格(Zach Cregger)編導的電影《宿劫》(Barbarian),對於恐怖片迷來說,堪稱是那年最大的驚喜之一,先是讓人以為這是部虐殺驚悚片,到了劇情的三分之一時,才又忽地帶來一個巨大轉折,將故事轉往截然不同的方向而去,不僅讓人難以預測接下來的劇情,就連情節發展到了後來,竟然也回頭與前三分之一的主題產生聯繫,整體設計可說精巧不已。

至於2025年稍早推出,故事同樣有意外轉折,主題亦與女性處境有關,同時一樣頗受好評的驚悚片《完美伴侶》(Companion),也是他監製的作品,因此使他親自編導的新片《凶器》(Weapons),在極度吊人胃口的預告推出以後,更是瞬即引發了全球恐怖片迷的熱烈討論。

雖然就通常而言,期待越高,往往越容易叫人失望,但至少這一回,這件事則並未發生在札克.克瑞格身上。

《凶器》實際上映後,不僅獲得了比他先前作品更為熱烈的好評,就連票房方面,這部成本為3800萬美金的恐怖片,也在僅僅上映五天以後,便拿下全球超過9000萬美金的票房佳績,使札克.克瑞格的聲勢因此更水漲船高。

有趣的是,由茱莉亞.加納(Julia Garner)、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王漢斌(Benedict Wong)、艾登.艾倫瑞克 Alden Ehrenreich、凱瑞.克里斯多夫(Cary Christopher)與艾美.麥蒂根(Amy Madigan)主演的《凶器》,除了一樣擁有轉折連連,叫人從頭到尾都保持高度好奇心的懸疑情節以外,同時更是一部較為罕見的群戲式恐怖片。

《凶器》採取章節式結構推進故事,每個章節均以不同人物的觀點為主,為本片的敘事手法帶來較強的文學感,藉由每名角色的遭遇強化懸念,許多時候更在緊要關頭戛然而止,換至其他角色的視角,除了強化戲劇效果之外,也藉此令觀眾逐漸理解背後的來龍去脈,甚至是人物衝突的緣由,同時將部分與真相有關的線索悄悄置入其中,展現出危機其實一直潛伏在生活周遭的驚悚效果。

此外,札克.克瑞格曾在《宿劫》裡巧妙融入與性別議題有關的隱喻作法,也在《凶器》中有更進一步的多元呈現。

包括美國針對擁槍政策的相關爭議、校園與家庭教育問題、霸凌行為,甚至是當代政府作風,以及某些貪得無饜的人,為了己身利益,不惜犧牲未來年輕世代的行徑,全都被囊括在《凶器》所描繪的小鎮黑暗秘密當中。甚至包括結局,也直接指出了就算某些事情在當下看似獲得解決,但其影響也依舊深遠,永遠無法被真正撫平的無盡餘韻。

而要是你是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書迷,應該還會發現,《凶器》同時也頗具史蒂芬.金小說的影子,透過一座小鎮作為美國整體社會的譬喻,將常見的各種問題及政治觀點,巧妙融入具有娛樂性的故事當中,藉此探討人性的複雜幽微,就連運用大量角色交織出社會縮影的手法,也簡直如出一轍。

關於這點,札克.克瑞格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到《凶器》片中的關鍵時間「2:17」是否有何意義時,他也不諱言地表示,這個設計可能是出自他的潛意識影響,使他在撰寫劇本時直覺想到這個時間點,至於來源則是出自史蒂芬.金的經典小說《鬼店》(The Shining),主角一家人被告知千萬不得入內的旅館房間房號。

他表示,雖然他十分喜歡史丹利.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執導的電影版《鬼店》,再加上在這部片中,庫柏力克不知為何將這個房號改為「237」,所以也使他一度考慮將時間改成「2:37」。但到了最後,他還是覺得應該要堅持他最初想到的數字,所以才維持原本的「2:17」,藉此向史蒂芬.金的原著致敬。

有趣的是,就連觀眾這邊,也對「2:17」這個數字提出了不同揣測。有人認為,從片中一段夢境的內容裡,「2:17」曾出現在天際如同槍枝形狀的古怪陰影上頭來看,這可能是隱喻2022年時,美國眾議院曾以217票的贊成票數,通過了一項名為「2022年攻擊性武器禁令」的法案,只是後來由於這個法案未能通過參議院,因此也讓一切變得白費工夫,使「凶器」的潛在威脅依舊存在。

此外,也有觀眾認為,「2:17」所指的,其實是事件發生的學校班級裡,有17個人在凌晨2:17時奔入一片黑暗之中,就這麼消失無蹤,僅留下包含老師在內的兩個人,所以就數字來說,其實則算是一種與劇情相互呼應的設計。

但不管「2:17」這個時間點,除了札克.克瑞格公開表示的緣由以外,是否還有什麼未曾言明的潛在原因存在,這些討論也都代表了《凶器》確實足夠引人入勝,才會讓眾多影迷忍不住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來試圖解讀那些片中未有解釋的相關細節。

也由於《凶器》的成功,使札克.克瑞格正如前面所說,成為了當前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讓各大電影公司爭相與他合作。至於他的下一部作品,則是改編自經典遊戲,準備再度重啟的《惡靈古堡》(Resident Evil)電影版。

他表示,自己將不會在片中使用任何原作遊戲角色,而是在維持原作特質的情況下,另外開闢一個全新故事。

札克.克瑞格的作品在充滿娛樂性及驚人轉折之餘,同時更具有大量的社會隱喻。而在他執導下的《惡靈古堡》,是否依舊會保有這些元素,為這個經典IP帶來與過往截然不同的風格呢?

在看過《宿劫》與《凶器》後,只要你是恐怖片迷,相信都一定會對接下來的這部《惡靈古堡》電影版,感到無比的好奇與期待吧……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