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一戰再戰》:原來,我們始終都活在一個接一個,甚至彼此重疊的戰場上頭
by 出前一廷-更新
Edit / Ren、Photo / 華納兄弟

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的電影一向備受影迷矚目,再加上這回的新作《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還由李奧納多.狄卡皮歐(Leonardo DiCaprio)主演,因而也讓本片的表現備受期望,預計將打破保羅.湯瑪斯.安德森過往電影的票房表現。
而在《一戰再戰》陸續於全球試映後,也隨之迎來極為出色的好評。過去,保羅.湯瑪斯.安德森原本便以極為出色的作品,深受無數影迷的喜愛,但這回的《一戰再戰》,甚至更被部分影評譽為他從影以來的顛峰之作,因此讓人更是對本片的表現大感好奇。
有趣的是,《一戰再戰》的部分情節,其實有點讓人聯想到同為名導的柯恩兄弟(Joel & Ethan Coen)風格。除了一些角色涉入事件的方式、拒絕公式化的劇情轉折、某些特定場景給人的感覺以外,尤其全片所具有的黑色幽默特質,則更是讓人不時會覺得自己就是在看柯恩兄弟的電影一樣。
而關於這點,其實就連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接受媒體專訪時,也毫不諱言地表示,柯恩兄弟執導的《謀殺綠腳趾》(The Big Lebowski)中,由傑夫.布里吉(Jeff Bridges)飾演的主角,確實影響了他在《一戰再戰》中的角色,因此這部電影之所以會給人一種「柯恩兄弟」感,也確實有其根據。
不過在此同時,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也在《一戰再戰》裡加入其它元素,並十分出色地將這些看似衝突的風格融為一爐,使《一戰再戰》因而成為了一部讓人無法簡單分類的作品。
你既可以在這部電影裡,由於大量黑色幽默的情節而哈哈大笑,也能透過主角對女兒的情感,感受到一股真摯的溫暖之意。但在此同時,你還會看到隱藏在權力結構中的偏執與黑暗、人性裡的矛盾與迷惘。
甚至到了電影最後的高潮段落,你還會看到或許是你看過最為獨特,也最令人緊張不安的一場飛車追逐戲,因而對這部電影在不同風格間巧妙遊走,但又絲毫不讓你覺得有什麼突兀之處的流暢程度佩服不已。
不過,要是從《一戰再戰》的核心主題,也就是帶有政治意味的諷刺情節來看,這部電影則意外地有些直白,雖然同時對左派及右派均有所諷刺,但從整體情節而言,還是讓人感覺得出保羅.湯瑪斯.安德森仍更偏向左派一些,在針對右派的諷刺部分,則都明顯較為尖銳,同時也有更強的控訴意味。
然而,《一戰再戰》在這個部分的拿捏,也依舊掌握得宜,基本上想要批判的,還是集中在不分左派或右派的極端份子上頭,尤其在屬於右派,由西恩.潘(Sean Penn)所飾演的反派這邊,則更是以毫不留情的角度加以譏諷,指出某些人表裡不一的內在扭曲,以及無可救藥的狂妄自大。
至於偏向左派的班尼西歐.戴托羅(Benicio Del Toro)與瑞吉娜.霍爾(Regina Hall)的角色,則相對良善及可愛許多,雖然投身於他們的政治信仰,但也沒讓自己走到過度極端,像是反派那種為了自身利益,因而無視他人性命與福祉的地步。
此外,《一戰再戰》也藉由堤亞娜.泰勒(Teyana Taylor)與蔡斯.菲尼迪(Chase Infiniti)所飾演的這對母女,彷彿從正好相反的角度,切入人生方向的迷惘及轉折,與李奧納多飾演的主角,一同呈現出我們在人生不同階段時,可能會產生的一些心境變化,甚至最後還從這樣的角度,帶出了《一戰再戰》片名的多重寓意所在。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一個接一個的戰場。這些戰場可能是種族、社經階級、性別等一個個不同的社會主題,但彼此也勢必密切相關,扣著人性中的光明與黑暗、磊落及卑劣,不斷相互影響,根本難以切割。
而在此同時,只要人類與社會依舊存在,像是這些由信念及欲望所構成的種種紛爭,也會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讓每個世代與群體,都有自己的戰場得要踏上。
哪怕我們無意戰鬥,卻也始終身處其中,從頭至尾,都活在一個又一個,甚至是彼此本就交疊的戰場上頭。
於是,我們一戰再戰,沒有終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