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IAN專欄】即便受傷也要勇敢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劇本!

〈派特的幸福劇本〉這種電影我都會拖上好久才去看,總是落後,不過也沒什麼不好,「好的作品就會沉入你的心底」這是米蘭昆德拉說的,如果是好的作品,早看晚看其實都沒有關係。
【IAN專欄】即便受傷也要勇敢尋找屬於自己的幸福劇本!

Text/ Ian Edit/ ChiChi Photo/ 達志影像

〈派特的幸福劇本〉這種電影我都會拖上好久才去看,總是落後,不過也沒什麼不好,「好的作品就會沉入你的心底」這是米蘭昆德拉說的,如果是好的作品,早看晚看其實都沒有關係。

好作品必能跨越時空,突出於表相,老歌如是,老電影如是。好的歌即便編曲老派,但靈魂還是動人的;老的電影即便主角的服飾早以退流行甚至顯得可笑,即便場景擺設早以與當今有極大的落差,但深刻的情感還是會觸動人心的。

而這部電影雖還算新,但其中還是有著非常重要的老靈魂。新大概是五年一個週期,我個人完全憑感覺的看法,但這個週期會漸漸縮短,比方你現在看2009年的電影,就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元素會讓你感到格格不入,就是「智慧型手機」。

當劇中人拿出諾基亞想要播通電話或看看簡訊,那個扞格就會讓你從電影中醒過來,記得「GOOD LUCK...」嗎?連恩尼遜救女兒是經典,幫他找到女兒失蹤線索的諾基亞智障型手機也是經典。

「派特」一片中的老靈魂,其實就是勞勃迪尼洛。關於勞勃迪尼洛,以前只覺得他是一個很大牌的實力派演員,在看完〈天倫之旅〉(Everybody's Fine)之後,才真正感受到勞勃迪尼洛那種演技的後勁,〈天倫之旅〉這部電影我非常地愛,但我其實沒有正式寫過文章討論它。真正愛的電影是無法寫成文字的,〈靈魂餐廳〉沒寫過,〈一代宗師〉也沒寫過,一如真正愛一個人是說不出原因的。

勞勃迪尼洛在我看來會是整部故事的起點,派特性格上的問題,很大一部份是緣自於他的父親這個角色,他的父親是一個情緒化且迷信的賭徒。而派特的身份卻是一個老師,無形之中,派特其實是想藉由老師這個社會符號,壓抑著自己原生家庭所給予的那種情緒化、迷信賭徒的性格,但在遇見自己老婆出軌後,也就是婚姻與愛情的瓦解的打擊,於是使得這個被壓抑的原生性格一下子潰堤,於是派特釀成大禍並且開始接受心理治療。當然以上都是我的腦補,因為我還沒去看原版小說。

而在這樣出軌脫序的靈魂裡,走入了另一個生病的人,也就是剛遭逢喪夫之痛的蒂芬妮。其實這整部電影裡的主要角色都或多或少生了病,即便是派特的那個某個角度長得很像海德格的心理醫生,當他走進球場當個球迷之時,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個醫生作為一個社會裡的符號,其實一方面是一種權威,另一方面也迫使人們不得不「像個心理醫生」,而去要自己活得像是什麼,就是一種壓抑,就是對我們自身靈魂某個限度下的伐害。

老子說過「為道」是要「損之又損」的,損,其實就是消解那些外在的形名符號,那些虛假且失去真實靈魂的表相,回到最原初的自我。當蒂芬尼的出現,讓派特意識到「有另一個病人」的存在,讓他開始接受自己是生病的,而不是一直要自己裝的正常。

接受自己是生病的,接受自己不好的過去,其實是走出傷痛最重要的一步。人們往往害怕撕開那些傷口,只好總是帶著那些傷,任由傷口不斷地結痂化膿,反反覆覆的承接那些疼痛。其實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生了一些病,派特母親的逆來順受、派特好友對婚姻與工作的全盤妥協,這部電影裡的人都生了病。而有趣的是,那些看似沒病的人們,反而都不安好心,比方詐騙派特父親的另一個賭徒、街上想要進一步認識蒂芬尼只是因為想要占便宜的警察,這些看起來正常的人們反而更表現出了人性裡的陰暗與醜惡。

邱妙津說「我們都生了靈魂的病」。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同,加上每個人對於外在世界的感受強弱的程度上的不同,讓有些人看起來正常,有些人無法承受而脫序離散而變得與多數人「不一樣」,這個不一樣,並不是罪惡。我們都在等待著有人能夠在我們能夠完全擁抱自己的那些不美好之前,願意陪伴我們往前走下去的人,起初是家人,但家人有時候會因為誤解而將彼此推離;有的時候是生命裡的另一半,但在愛情裡靠得太近反而會讓人們失去看清事物的能力。再配合著整個世界的扭曲,生活就在不停期待與受傷害之間變得舉步維艱,有些人選擇自我封閉,卻又忍受不了孤獨想要伸手去擁抱這個世界,有些人試著在那些殘缺之間行路,揹著許多傷痛向前。無論任何一種方式,都沒有對錯。

如果你的生活目前很幸福,看到這裡我想你應該張開雙手擁抱一下你身邊的人們,如果你在痛苦與悲傷之中迷失,請再努力往前走一些,我不知道路的盡頭在那裡,但我確信無論如何,路的兩旁都會有愛,只要每個人都願意為他人付出,就會有愛幫助更多的人走出死蔭的幽谷。

最後,本文僅獻給周身那些正在受傷與受過傷的朋友們與自己和H,即便有時迷途,也要相信路的那一端有愛。

 

 
駐站作家/IanFacebook
一位音樂電影閱讀與養貓的憤青。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