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你有權利選擇悲傷的方式!《兒子的完美告別》以幽默撫平喪子之痛

一定要哭嗎?當你最親愛的家人離開人世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方式憂傷,才對得起逝去的人?以色列電影《兒子的完美告別》或許提供了某一種答案。
你有權利選擇悲傷的方式!《兒子的完美告別》以幽默撫平喪子之痛

劇照提供/海鵬影業

到底該怎麼消化親人離開這件事呢?關於送走長輩,《送行者》的恬淡雋永和《父後七日》的歡樂反諷,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調性;和結縭摯愛離別的《百日告別》,則著墨走不出去的傷痛與壓抑。無論你的反應是流淚哭泣,是強顏歡笑,是面無表情,這部以色列電影《兒子的完美告別》想告訴你的是,沒有一種告別是完美的,只要能讓你有力氣繼續呼吸生活下去,就合理。

《兒子的完美告別》描述維琪(Evgenia Dodina 飾)25歲的兒子剛剛過世,她與丈夫艾亞(Shai Avivi 飾)努力想重拾生活的動力,才發現一切沒那麼簡單。辦喪事已經夠煩夠累了,隔壁鄰居天天高分貝做愛,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對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慟,身為妻子和中學教師的維琪,選擇壓抑哀傷重回工作崗位,用看似「什麼都沒有改變」的規律生活來撫平憂傷。然而,身為丈夫的艾亞卻選擇完全不同的路數。他逃避工作,一天到晚和鄰居兒子鬼混,呼大麻,飆車,玩空氣吉他,玩扮家家酒,用放樂瘋癲的方式試圖找回跟兒子相處的回憶。

男人和女人處理憂傷的方式,似乎不太一樣。觀眾會因為艾亞的荒謬脫序哈哈大笑,但心裡還是會敏感地意識到,有某種看似巨大無比無從填補的空缺,一直存在在那裡。而維琪表面上的堅強或許暗示著更深的內傷。一場維琪下課後去拔牙的戲,從哀慟不形於色,到被允許而釋放,力道驚人地揪心。

不過,空缺真的無從填補嗎?當老天爺奪走了什麼,難道不曾以別的形式奉還嗎?隔壁家廢廢的青年,其實是默劇演員。他和在安寧病房陪伴母親的小女孩說,「看不見的,並不代表不存在。」看不懂老天爺在安排什麼真的不是你的問題,你可以憤怒,可以頹喪,可以溫柔地等待,都沒關係。畢竟被奪走的空缺是真的。悲傷也是真的。思念是真的。剩下的人生也是真的。只要繼續呼吸存在著,總會有新的羈絆滋長,有新的回憶誕生。這也是這部電影想傳達的真摯情感,或許仍是老生常談,但「遇到了就會懂」。

這部新銳導演亞薩波隆斯基(Asaph Polonsky)的作品,原片名「One Week And A Day」,指的是台灣與以色列特有的「作七」文化。不僅奪下「美國電影學會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影片,還橫掃「以色列奧斯卡」7項大獎提名,更風光抱回「耶路撒冷國際影展」百萬首獎等4項大獎。

《兒子的完美告別》7/7上映 7/7上映 7/7上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