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一戰再戰》劇情角色,李奧納多和西恩潘各有政治符號?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為美國左派革命發聲?

《一戰再戰》(One Battle After Another)這部電影在這時上映,恰巧反映了美國當前內部的問題,紐約時報有評論形容這是一部「法西斯時代的反法西斯電影」。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拍這部電影是在為左派革命的視角發聲,還是有其他想法?電影集結兩個奧斯卡影帝李奧納多和西恩潘,對立的角色有何寓意?以下愛德華的解析看法有劇透。
《一戰再戰》劇情角色,李奧納多和西恩潘各有政治符號?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為美國左派革命發聲?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鮑伯,不是合格反叛軍,卻想成為一個好父親?

《一戰再戰》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從影以來,最複雜的劇情角色之一,理由是這角色並非是「英雄」,也非「成功」的人物。在面對政台對立的混亂和恐懼威脅,卻有著最純粹的心。

李奧納多狄卡皮歐飾演鮑伯年輕加入是極左翼的「法蘭西75」革命軍,有著製造炸彈的長才,但他理想加入「法蘭西75」,更迷戀他的不是革命的未來,而是小隊出身革命世家的珀菲迪婭。

兩人相戀,生下女兒夏琳後,鮑伯希望能回歸家庭,但珀菲迪婭仍懷著未完的抱負,繼續她的革命事業,最後拋下鮑伯和女兒,而鮑伯則獨立撫養女兒。在一次行動失敗,珀菲迪婭被捕,背叛組織,供出其他成員,從此鮑伯和女兒展開16年的逃亡生活。

擔心被追殺的鮑伯,在這16年幾乎荒廢了過往的革命事業,成天呼麻畏縮在家,卻極度在意女兒的安危,直到女兒遭綁架後,他跨越內心的恐懼,勇敢前往解救女兒。


西恩潘飾演洛克爵上校,因愛生恨?還是醉心極權主義的信仰?

追捕鮑伯的洛克爵上校,也是一個內心複雜的角色,在性愛關係上有著被虐、被支配的壓抑傾向,在社會面上,卻有著軍人極權主義的信仰。

他和鮑伯是對立的,不論是政治面向,也是情敵。如果先撇開政治立場的角色關係,劇中是三角戀的情感,珀菲迪婭有些開放式,雖然喜歡鮑伯,卻對洛克爵並未有完全的排斥,也給洛克爵有深愛的空間。

只不過鮑伯並未被政治面向的選擇,做為人性的最終決定,而洛克爵上校則是因為政治立場,信仰極權主義,想要進入擁有掌握權力核心的「聖誕冒險家俱樂部」(白人至上主義者組成的秘密社團),銷毀自己過去跨種族的愛戀情史,甚至犧牲女兒的性命來換取自己未來的政治前景。

相對的,看起來還完全未知全情的鮑伯,堅定對女兒的愛,一直想扮演好父親的角色。而鮑伯角色的本心,也是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想要帶給觀眾的想法吧,即是政治立場和極端的思維都不是唯一的選擇,純粹的本心,如傻裡傻氣的鮑伯,並非由政治立場左右自己的愛。


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認為「家庭」這部電影的核心

導演「PTA」保羅湯瑪斯安德森(Paul Thomas Anderson)或許並不想讓《一戰再戰》有太多的政治解讀,他對媒體受訪提到《一戰再戰》是關於「家庭」的電影,特別是父母的責任和世代傳承的角度。

然而這部電影確實有許多議題可以探討,無論是政治、種族、移民問題等,也正好是美國當前的問題和川普政府採取遭受外界批評的政治手段。

愛德華覺得看《一戰再戰》可以留意演員表演的部分,尤其導演保羅湯瑪斯安德森的風格,在敘事和角色塑造上,給了演員有不少表現的空間,他的作品除了自己受到肯定,他是影史上第一個橫掃柏林、坎城、威尼斯三大影展最佳導演獎的導演,也是影帝和演員得獎的製造機。

如:丹尼爾戴路易斯在《黑金企業》(2008年)拿下他第二座奧斯卡影帝,也橫掃各大影展最佳男主角;瓦昆菲尼克斯《世紀教主》(2012年)得到威尼斯影展影帝。

這次李奧納多狄卡皮歐在《一戰再戰》的表演,尤其在逃亡忘記「暗號」一段,不時暴躁,不時哀怨的演出,而西恩潘則是剛直的軍人本色,又有壓抑的病態人格演出,相信之後金獎季的到來,兩人都有機會角逐最佳男主角獎。此外班尼西戴托羅,堤亞娜泰勒亦有精彩演出,新人蔡斯菲尼迪則因此次電影演出受到矚目。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