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我們意外的勇氣》薛仕凌、劉若英大談相差12歲的姐弟戀!7點評價:導演真實人生改編、故事平凡卻精準描繪現代人的關係焦慮

電影《我們意外的勇氣》劉若英憑此片入圍2025年第6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由新銳導演游紹翔執導,五月天阿信與資深監製葉如芬共同監製,並由劉若英與薛仕凌主演。

Text/奈耶里 Edit/小律 Photo/台北双喜電影、壹壹喜喜提供

《我們意外的勇氣》薛仕凌、劉若英大談相差12歲的姐弟戀!7點評價:導演真實人生改編、故事平凡卻精準描繪現代人的關係焦慮

影片以一場突如其來的懷孕意外為開端,描繪一對年齡相差12歲的情侶如何在現實壓力、身體極限與情感不確定中,重新思考「愛」與「承擔」的意義。故事靈感來自導演自身經歷,題材雖平實,卻以真實細節與克制敘事獲得好評。整體而言,《我們意外的勇氣》並非以情節取勝,而是透過一個家庭誕生的過程,呈現台灣社會中關於年齡差距、職涯壓力與生育焦慮。

看點1.《我們意外的勇氣》在演什麼?劇情簡述

故事聚焦於資深藝人經紀人樂芙(劉若英 飾演)與年輕廣告導演柏恩(薛仕凌 飾演)之間的姐弟戀。兩人交往多年,卻始終未對未來作出明確承諾,年齡差距與原生家庭創傷成為兩人心中無法觸碰的話題。在樂芙45歲生日當天,她在處理藝人醜聞時突然昏倒,隨後被診斷出懷孕,由於身體曾動過手術、僅剩半個子宮,她被迫長期臥床安胎,這場意外讓原本迴避承諾的兩人被迫面對現實。

故事主要發生在醫院的安胎病房內,狹小的空間成為兩人情感的試煉場,有著樂芙在被動與脆弱中學習信任,也有柏恩則在責任與自由間掙扎,導演也透過這個封閉場域,探討現代伴侶面對突發事件時的情感結構,也反映社會中對「成熟愛情」的現實壓力。

看點2.「故事平凡無奇,但卻溫暖的一拳打中」

主演薛仕凌曾表示,初次閱讀劇本時覺得「平凡得幾乎沒有爆點」,但隨著深入理解,反而被劇本真實的情感所打動,意味著這部作品並未依靠戲劇性的轉折或華麗的敘事,而是以具體細節與日常語言,精確呈現關係中的焦慮與拉扯。

電影結構上採取穩定節奏,鏡頭語言延續導演過去拍攝MV的細膩特質,多數場景以固定鏡位拍攝,讓情感在空間壓縮中自然醞釀,病房內長時間的靜止、監測儀器的滴答聲與醫療器械的白光,共同構成一種冷靜卻緊繃的氛圍,觀眾能感受到人物心理的重量,而並非透過狗血的情節推動,這種節奏的選擇與導演背景息息相關,游紹翔出身廣告與MV圈,曾為五月天、梁靜茹、王心凌等藝人執導超過500支影像作品,他形容:「拍MV像憋氣游到對岸,拍電影則是潛入深海。」從劇本開發到剪接歷時三年,約五千萬元預算中有一千兩百萬元來自國片輔導金。這份嚴謹與耐性,也讓他能在長篇節奏中保留生活的節點,而非強求高潮。

國際影展評論普遍肯定這種克制的拍攝風格,外媒評價:「《我們意外的勇氣》並非催淚式家庭劇,而是一部透過空間控制情緒的作品。」這種風格讓電影在亞洲各地影展都受到矚目。

看點3.《我們意外的勇氣》改編自導演游紹翔的真實故事

《我們意外的勇氣》是導演游紹翔首部劇情長片,劇本改編自他與妻子10多年前的親身經歷,當時他的伴侶因高齡懷孕且子宮受損,被迫長期臥床安胎,游紹翔在陪伴過程中,經歷了情緒壓力與生活崩解,這段經驗成為他日後創作的核心。

在疫情期間,他終於有時間回顧那段時光,並開始撰寫劇本,為避免過度私人化,他邀請編劇曾莉婷共同執筆,加入女性觀點,使劇本兼具男性的旁觀與女性的內在心理描寫,導演在拍攝前進行多次田調,重新訪問當年的主治醫師與護理師,確認醫療細節與手術過程,以確保真實性。這份嚴謹的態度讓電影兼具紀錄性與戲劇性,也使故事超越個人經驗,成為一種普遍的生命敘事,導演在宣傳時表示,他希望這部電影不是重現個人故事,而是探討「面對未知的勇氣」,他談到:「每個人都會遇到突發事件,重點是如何面對,而不是如何避免。」這句話也成為整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看點4. 劉若英獲第62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這是劉若英睽違13年再次擔綱電影女主角,她飾演的樂芙是一位在職場上自信獨立、私下卻充滿不安的女性,為了詮釋角色,她特地研究孕婦安胎的身體狀態,甚至依照醫師指導調整呼吸節奏。劉若英約有95%的戲份都在病床上完成,這樣的限制迫使演員必須在極小的肢體範圍內傳達情感,她以極度克制的表演方式呈現角色的脆弱與堅強,沒有煽情的哭戲,也沒有激烈的爆發,情緒完全透過眼神與語氣的微調完成。

劉若英以此角色入圍金馬影后,評審肯定她在靜態環境中維持角色張力的能力,也認為這個角色呈現出台灣當代女性在事業與家庭間的現實困境,她自己形容這次演出「像重新學會呼吸」,因為在有限空間中維持真實情緒,是比想像更高難度的挑戰。

看點5. 薛仕凌與劉若英詮釋相差12歲的姐弟戀

電影的情感張力很大一部分來自兩位主角的互動,薛仕凌飾演的柏恩是一位仍在職涯起步期的廣告導演,面對年長12歲的伴侶,他既崇拜又焦慮。導演刻意不把年齡差設成衝突焦點,而是作為關係的潛在張力,兩人雖情感深厚,卻對未來規劃出現落差。樂芙面臨生育時限與健康風險,柏恩則對婚姻與育兒尚未準備,這種現實的差距,使他們的對話永遠在模糊邊界徘徊。

兩位演員的表演化學建立在信任上,薛仕凌表示,與劉若英合作初期壓力極大,但後來發現她在現場相當放鬆,「會討論角色,也會閒聊」,讓這種自然互動反而讓情感更真實;從劇本層面來看,導演用大量細微對話呈現兩人如何從逃避走向坦誠,副線角色的安排亦為主題增添層次,像是卜學亮飾演的甘蔗汁店老闆、大霈飾演的幼兒園老師,分別象徵生活中不同階段的選擇與現實,這些角色不僅調節節奏,也讓主線的關係更具參照。

看點6. 從安胎室看人生的壓力與親密

《我們意外的勇氣》的主要場景幾乎都發生在醫院安胎室,導演將這個空間視為象徵,「胎兒在有限的子宮中成長,父母則在狹小的病房裡學習共存。」這樣的雙重封閉,讓角色與觀眾同時感受到時間的停滯與空氣的壓縮。導演在設計場景時特別注意比例與高度,讓鏡頭能呈現「被困住」的感覺;美術團隊在棚內重建病房,牆面可移動以利拍攝,但空間仍維持壓迫感。攝影師陳麒文的鏡頭運動細微卻有節奏,常以高角度或俯拍呈現人物的無力感,搭配極簡配樂減少情緒暗示,使觀眾能自行感受氛圍。安胎室的劇情變化也呼應主題,包含起初冷漠壓抑,後期轉為理解與合作,樂芙在被迫靜止中學會接受協助,柏恩則從旁觀者變為照顧者,這段關係的變化不依賴外部事件,而是在空間壓力中自然生成。因此,這個病房不僅是故事場景,更是關係的縮影,導演透過空間控制節奏,讓親密從隔閡轉為互信。

看點7. 是為了提升生育率拍的一部片嗎?

由於電影主題與「生育」議題緊密相關,部分評論認為它帶有「鼓勵生育」的意圖,不過導演游紹翔在訪談中已明確否認這項說法,強調創作出發點來自自身經驗,而非任何政策導向。

儘管如此,《我們意外的勇氣》仍不可避免地被放入台灣低生育率的社會語境中解讀,多家外媒指出,本片的核心並非宣傳生育,而是關於「生命的脆弱」與「兩性關係的重構」,評論認為,電影將懷孕描繪為生命與死亡之間的掙扎,而非政治口號式的倡議,影片在敘事結構上以「選擇」為主題軸心,無論是「要不要生」或「要不要留」,都被處理為現實生活中的抉擇,而非道德判斷,但是導演維持中立立場,避免將懷孕神化為救贖,或貶為懲罰,而是呈現個體在現實條件下如何做出屬於自己的決定。

最終,《我們意外的勇氣》關注的重點並非結果,而是「面對未知」的過程,這也正是導演游紹翔對作品最清楚的定義,意外無法避免,但選擇如何面對,才是真正的勇氣所在。最終,電影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只留下冷靜的一句話:「意外無法避免,而面對的方式,才是我們真正的勇氣。」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