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名人故事
專訪|李竺芯X王彙筑:新時代的台灣查某,是不需要標籤的。
by Lynn HSU-更新
採訪撰文/Lynn 攝影/George Chan 服裝/ CHERNG(彙筑)、story wear(竺芯) 場地提供/巧偶花藝・設計 CIAO! Flower Design

去年底,王彙筑和李竺芯先後發行了個人首張台語專輯,今年五月金曲獎入圍名單公布,彙筑以《滴滴答答》囊括四項提名,包括年度專輯、最佳台語專輯、最佳台語女歌手,連同歌曲〈高麗菜粥〉也入圍最佳作曲。竺芯則以《Suí 水》成為本屆金曲黑馬,一舉入圍金曲最佳作詞人、最佳台語女歌手、最佳台語專輯、年度專輯及最佳專輯製作人獎,〈足芳足芳〉更進入年度歌曲名單。
究竟,做一張全台語專輯,是看中台語音樂市場這片藍海,還是受到回歸母語的情感召喚?又或者,像彙筑和竺芯這樣的創作者,似乎更像是被一股玩心輕輕推動,試著在音樂和語言間摸索出內心信仰的自由和真誠。
用母語唱出自己
每當竺芯唱起台語,好像沒有一層紗,情感總是可以表達得很直接。「在我還沒有個人意識,還沒開始思考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之前,我是講台語的,我想應該是這個原因,它讓我展現最真實的自己。」而彙筑則在當年參加《聲林之王》時以一首台語歌演出意外獲得好評,燃起了用母語創作的信心。
與其說是台語的守護者,她們更是實驗者,看見了這個語言與背後文化的迷人之處,加以拆解揉合出新鮮的聽感。「我把媽媽的故事寫成〈愛著較慘死〉,當然也可以用華語說情人眼裡出西施,愛得死心踏地,但就少了點力道和味道。」同樣一句俚語,竺芯翻轉語句寫成「媠䆀無地比,愛著家己上媠氣」——美醜無從比較,愛上自己才是最美的。「台語是一種有體感的語言。」她解釋,〈台灣查某囝〉裡有一句歌詞是「有時陣替別人加想一點仔」,但她唱「加想一點、點、仔」,意思就變成「很多」。常常只是一個細節的轉換,就完全不同了。這也是為什麼,大家聽到她們的歌曲後總會驚呼,原來台語這麼好玩。

聊到現實層面,台語入樂的倒音問題就已經拉高了創作門檻,而兩人又同時身兼專輯製作人,想必是充滿挑戰?「製作自己的東西和別人的完全不一樣。」彙筑說道,「感性成分會偏多,有時候必須跳脫出來,取捨哪些是自己想保留的東西。」但她從不著急,不管是和 Everydaze 或與守夜人吉他手佳穎的合作,都是用各自的美感慢慢磨合,就像專輯的名字一樣,滴答滴答,讓作品經過時間的淬煉。
竺芯則是在前輩鍾興民 Baby 老師的引導下,看到過去都未曾在自己身上發現的特質。「我十歲就開始學唱歌、學表演,有很多工具,但要怎麼把它們融合,創造出新的東西?」老師的一句點醒,讓她意識到,兒時學過的演歌唱法,其實可以成為當代的新聲音。老師還建議她大量運用自己獨特的抖音,而這也成了她的標誌性唱腔。製作期間,她幾乎隱居在錄音室裡,日復一日,天馬行空,任何野生想法都試著實踐出來。「Baby 老師為我建構了一個很大的安全範圍,而我就在裡面自由發揮。」
台灣查某的故事
彙筑寫歌,很多時候是在寫她的媽媽。從小,她以女兒的角度,看見一個曾抱著明星夢的女人,在結婚後放掉一切,把自己全部獻給了家庭。「她把愛都放在別人身上,我覺得很了不起。」而媽媽的體貼,似乎也流入她的血液中。「你看連寫〈虎豹母〉這樣的叛逆的歌,聽起來還是很溫柔。」不過,也因此,在音樂生涯中,她發現自己習慣把故事藏在歌詞後面,也不擅於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媽媽那套『溫良恭儉讓』的傳統美德,其實影響我很大。但現在的我想保留溫、良、恭、儉——只是,不想再讓了。」
「我的媽媽比較不一樣,她很早就決定要翻轉。」影響竺芯的,是母親的堅悍,「很早以前,我就自詡為『新獨立女性』,那時為了擺脫傳統價值觀的期待,我刻意去塑造反向的個性。」她感嘆著,那樣的「獨立」後來反而變成另一種壓抑。在製作這張專輯的過程裡,她開始接納自己也有溫柔和奉獻的一面,「我發現,在放掉那些堅持之後,看見的世界是更寬、更大的。」

我覺得,真正的新女性,是不需要給自己標籤的。
竺芯的專輯《Suí 水》裡頭,也用不同的視角寫生活中的女性角色,寫媽媽、朋友,也寫她自己。諧趣的歌詞暗示著女性的困境,也直球說出解放的渴望,此外,也探討了女性自古以來面對的審美壓抑。所以在專輯同名歌曲〈水〉的副歌橋段裡,不管是用各種唱腔或後製扭曲、壓縮,每個「水」字都成立,都各自美麗。竺芯哼哼唱唱,開心地說:「不管什麼樣子,都是一種『Suí 』(漂亮)!」
做自己的造浪者
「在竺芯的音樂裡,我聽到的是我最嚮往的東西,自由。」彙筑說,她的音樂路在旁人看來十分順遂:從比賽節目被挖掘進到唱片公司,大學還沒畢業就發了第一張專輯,入圍金曲新人獎。「那時候起,許多壓力降落到身上,讓我很容易就聚焦在自己身上。所以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消化,拋掉雜念,去成為一個自由自在的樣子。」相較於二十歲時的有勇無謀,現在的她更清楚往目標前進。「我常常告訴自己:你是一個成熟的人,你要做讓自己快樂的音樂,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我常常告訴自己:你是一個成熟的人,你要做讓自己快樂的音樂,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情!
「彙筑這張專輯真的很感性,我的專輯就很性感。」竺芯在一旁打趣地說。其實她這分灑脫與自信,是從滑鐵盧一次次翻身得來的。11歲起,便以歌手身份錄製台語教科書,身邊充滿了對她的期待。然而換過三、四張合約,卻遲遲沒有機會發作品。等到真正發行個人首張專輯,已經是30歲的時候了。她說,這個漫長過程足以讓她放下了很多執著,現在有了自己的品牌,就要寫自己想寫的,唱自己想唱的。一旦察覺自己又開始用力,就會故意不要努力。要吃得好、睡得好,花更多時間好好過生活。「我相信作品和表演就是生活狀態的延伸,所以我盡量把自己養得很好。到現在我甚至覺得,就算不做音樂,我也能過得很開心。」

訪談一結束,就下起了午後陣雨,讓人忍不住想,這是不是個美麗的巧合?彙筑、竺芯兩個人坐在面前,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存在,卻都代表著台灣樂壇中新世代的鮮活能量,像水一般,不將自己限於任何一個樣子,流動著,沈澱著,能緩慢質變,又能夠奔放湧現。
她們不複製別人,也不複製過去的自己,用一種最誠實、最貼近生活的方式,重新定義台語音樂和女性角色的可能性。正如竺芯所言:「順著水流,就能創造出自己的主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