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追劇
從《風之谷》讀懂人與自然的距離:宮崎駿以角色隱喻談「理解與尊重」
by 迷誠品-更新
撰文:迷誠品內容中心 圖片:迷誠品內容中心

此外《風之谷》的製作團隊更集結了《機動戰士鋼彈》的中村光毅、《銀河鐵道999》的小松原一男及後來以《新世紀福音戰士》聲名大噪的庵野秀明等日本動畫界大師強強聯手,也難怪《風之谷》被譽為一生必看的吉卜力動畫電影之一。
此篇帶大家一起回顧《風之谷》的劇情解析以及帶給世人的啟發和感動,細細回味宮崎駿筆下的奇幻世界。
宮崎駿《風之谷》解析一:通過「腐海」世界觀,反映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
宮崎駿電影《風之谷》講述人類曾肆無忌憚地征服大自然,建立高度繁榮的文明世界,但一場名為「火之七日」的大戰摧毀了一切。千年過後,地表被散發劇毒瘴氣的腐海覆蓋,人類只能在腐海森林及王蟲威脅下積極求生。

宮﨑駿將世界觀設定在一個稱為「腐海」的巨大污染區域,這個地帶充斥著有毒的植物和微生物,象徵著人類無度開發和環境破壞的後果。電影中的「風之谷」則是因為海風吹襲,是唯一不受腐海侵擾的淨土。這片土地承載著希望和生命的延續,也代表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可能性。
《風之谷》這樣獨特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劇情故事的背景,也深入探討現代社會的生態危機。從過度的工業化、戰爭到無視自然的發展模式,在觀影中都有深深的感悟,也讓不禁反思當今世界的環境污染、物種滅絕和資源過度開採所帶來的災難。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風之谷》
透過風之谷與腐海的鮮明對比,宮崎駿讓觀眾看到在生態破壞中依然存在的希望,也引導我們思考如何與自然和諧共處。並且保護地球的環境資源,是每一個人都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
宮崎駿《風之谷》解析二:「王蟲」與主角娜烏西卡的關係,象徵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重要性
在電影《風之谷》中,王蟲作為一個神秘且巨大的生物,起初看上去似乎代表恐懼與毀滅,尤其在腐海的環境背景下,牠們的出現經常伴隨著破壞。然而,娜烏西卡卻將王蟲視為大自然的一部分,而非單純的威脅。

在娜烏西卡的眼中,王蟲不單是恐懼的來源,更是自然界中力量與和諧的象徵,她對王蟲的同情與尊重,成為了整部電影的核心精神。
她不僅理解王蟲的行為,也見證牠們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這種態度也提醒世人,對待大自然中的一切生命,無論是看似可怕的生物,還是微小的植物,都應該要用尊重和理解的心態去看待。

娜烏西卡與王蟲的相遇,象徵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解與共生,也讓我們思考如何跟大自然建立更加尊重和平衡的關係,而不是一味地掠奪與對抗。
宮崎駿《風之谷》解析三:「巨神兵」的誕生,隱喻反戰和盲目追求科技的野心
在電影開頭不久,多魯美奇亞帝國的運輸機墜毀於風之谷,上頭載著千年前毀滅全世界的生化武器「巨神兵」,開啟了爭奪巨神兵的戰爭之中。巨神兵是人類在極度絕望和貪婪的驅使下,為了應對戰爭與生存的需求所創造的巨大武器。它的出現,象徵科技在失去人性與道德指引下,被用來滿足人類短視的野心。

儘管巨神兵在短期內為人類帶來了希望和力量,但最終無法預測的結局,以及巨神兵的自我崩潰,揭示人類在試圖征服自然和自己內心時,往往陷入自我毀滅的循環。這樣的力量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加劇人類的痛苦與掙扎。
「人類,就是一直在重複過去的道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然後就由罪惡衍生出更多的罪惡,悲哀衍生出更多的悲哀,永遠找不到出路。」——《風之谷》

宮崎駿通過這一幕的隱喻,呼籲我們反思在科技進步背後隱藏的風險和倫理問題,並提醒科技應該服務於人類與自然的和諧,而非成為盲目追求權力與控制的工具。
宮崎駿《風之谷》解析四:隨主角娜烏西卡的內心成長,體悟「理解與合作」的智慧
回想《風之谷》整部劇情,主角娜烏西卡的成長過程不僅是她個人內心的蛻變,從她身上更能體悟到「理解與合作」的重要性。

最初的娜烏西卡,充滿理想和衝動,渴望拯救這個被破壞的世界。然而,隨著她與各方人物,尤其是與敵對勢力的互動,娜烏西卡逐漸從一位理想主義者,成長為一位充滿同情心與智慧的領袖。她學會了在面對破壞、戰爭和分裂的世界中,選擇以理解為出發點,以合作為解決之道,而不是單純的對抗。
電影巧妙地呈現娜烏西卡如何通過每一次的選擇與行動,走向內心的成熟。在無數艱難的決策中,她體現「和平與理解」的價值,並且讓觀眾看到,無論環境多麼絕望、衝突多麼激烈,通過自我反思與積極行動,總能尋找到改變的可能性。

從娜烏西卡的故事學到,即使身處亂世,依然可以尊重理解與互相幫助,並在逆境中找到前行的智慧與勇氣。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