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風格專題

【時髦CEO】前Dior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卸任秀台轉向小舞台,為愛修築劇場

因為對故鄉羅馬的愛,Dior前任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買下一座小劇院,卸任後的他,在劇院修復工程裡繼續創作。

Text / Shu Yin Kuo Photo / DR、IG@teatrocometa、IG@mariagraziachiuri、IG@villarealemarlia

【時髦CEO】前Dior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卸任秀台轉向小舞台,為愛修築劇場

時尚迷的焦點,可能都集中在Dior新任創意總監Jonathan Anderson首秀了,不過,前任女裝創意總監Maria Grazia Chiuri也已平步在下一個人生計劃當中,沒有大巴黎的繁華,這新計劃地域尺度小得多,倒可謂Chiuri展現對戲劇、人文、表演藝術喜愛的嬌巧小天地。

還記得Chiuri告別作Dior 2026度假系列選址Villa Albani Torlonia舉辦,賓客皆身著白色服裝,靈感源於一座小劇院Théâtre de la Comète(Comet Theatre,彗星劇院),由一位舊時年代作風前衛的名媛Mimì Pecci Blunt (Anna-Laetitia Pecci-Blunt1885~1971)所造——當晚表演者身著Toricelli所操刀的白色服裝於花園演出,向Mimì於1930年代在巴黎舉辦的「白色舞會Bal Blanc」致敬。

Maria Grazia Chiuri以2026早春度假系列作為告別Dior的最後一舞。
Maria Grazia Chiuri以2026早春度假系列作為告別Dior的最後一舞。

2026早春度假系列有重現白色舞會的設計意涵。
2026早春度假系列有重現白色舞會的設計意涵。

Mimì Pecci Blunt 曾於巴黎策劃一場以純白為主題的化妝舞會(Bal Blanc),並要求參與賓客以白色服裝出席派對。
Mimì Pecci Blunt 曾於巴黎策劃一場以純白為主題的化妝舞會(Bal Blanc),並要求參與賓客以白色服裝出席派對。

也那麼順水時機,大秀舉辦前幾日,Chiuri和女兒Rachele Regini一同主持小劇院重新開幕儀式,大秀是告別作,其實也藉此帶引大眾,回探他告別作的創意初心,看向滋養靈魂的故里,那些啟發的人事物。在鞠躬致謝之前,他已在另一處找到心靈庇護,離開耀眼的巴黎,永遠都能回到故鄉羅馬,在一座古來榮光的偉大城市安歇。

「修舊如舊」 打開建築師Tomaso Buzzi的草圖

彗星劇院位於市中心,距離古羅馬競技場徒步約20分鐘,250個席次,1956年由Pecci Blunt家族委託義大利建築師Tomaso Buzzi(1900~1981)設計,兩年後落成,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馬蹄形小劇場。Tomaso Buzzi身兼建築師、設計師、室內裝修師的多重身份,設計領域涵蓋建築、家具、家飾器皿等,在1930年代,是米蘭新興資產階級圈炙手可熱的設計師。在委託Tomaso Buzzi之前,Mimì已先後在羅馬(1937年)和紐約創辦Galleria Cometa,她是藝術愛好者與贊助人,達利、畢卡索、「俄羅斯芭蕾之父」謝爾蓋.達基列夫等藝術家和表演者,都是伯爵夫人的著名座上賓;「彗星」是Pecci Blunt家族飾徽,因而從藝廊和小劇院的命名都是以彗星命名。

Mimì Pecci Blunt於1958年攝於彗星劇院。
Mimì Pecci Blunt於1958年攝於彗星劇院。

Chiuri一家原先就是這座劇場的忠實觀眾,COVID-19疫情期間,管理方停止續約,Chiuri興起「修復彗星劇院」的想法,主因源於多年前在偶然機會下看到劇院當年設計草圖,從草圖、建築師的故事、夫人Mimì的故事,引領著他越來越深入的研究,最後一整家人成為劇院新任經營團隊。

Maria Grazia Chiuri與建築師Fabio Tudisco攜手投入細膩的修復工程,並依照設計師Tomaso Buzzi於1950年代的的設計藍圖將其修復如初,令人感動。
Maria Grazia Chiuri與建築師Fabio Tudisco攜手投入細膩的修復工程,並依照設計師Tomaso Buzzi於1950年代的的設計藍圖將其修復如初,令人感動。

劇院曾在1968年遭遇祝融之災,連同這次修復煥新工程耗時5年,由Fabio Tudisco負責,旨在依據Tomaso Buzzi草圖和史料檔案照片修舊如舊。Chiuri和彗星劇院IG釋出多張Buzzi所繪劇院的檔案照,在其粉彩和鋼珠筆草圖細膩寫下關於布料、顏色、材料、細部設計等等,讓修復工程有跡可循。

譬如圖中這座銅製吊燈,是彗尾在上的設計,以銅片製出上下對稱的彗核,彗發和彗尾則以銅片層層包覆。Buzzi草圖還畫有多個吊燈變化形,展示彗星之於吊燈,從古典至現代的多種想像。修復後的小劇院,在諸多細部使用銅材料,諸如門面的彗星標誌、樓梯扶手、劇院觀眾席次上的小銅燈、設計傢俱等(由義大利家具品牌MARTASALA ÉDITIONS操刀),以銅色寓歲月。劇院開幕首展由藝術家Pietro Ruffo操刀,以白色半透明紙捲製成,如劇場布景一般的裝置藝術,回應Mimì伯爵夫人「白色舞會Bal Blanc」。

關於投資一座劇場,Chiuri提及希望是「回饋給這座我喜愛的城市」,「我想劇場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只是創意的發散地,也是大眾聚集的地方。」彗星劇院的未來旨在成為藝術創生基地,除了戲劇、舞蹈表演之外,也將側重音樂演出。

小劇院Théâtre de la Comète也有附設咖啡廳,提供遊客休憩。
小劇院Théâtre de la Comète也有附設咖啡廳,提供遊客休憩。

下次有機會到羅馬,步履歷史遺跡之餘,若想小歇,不妨徒步到這座小劇院看場表演、喝杯咖啡吃點心——彗星劇院IG近期賣點是週二至週日,早上10點營業至晚上8點的附屬咖啡館,餐點有咖啡、可頌、瑪德蓮、肉桂捲、三明治等,還有標榜從日本進口的道地「抹茶口味」飲品!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