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時尚放大鏡

【時髦CEO】香奈兒如何透過修復電影梳理當代女性敘事?Chanel行動支持威尼斯影展、雙年展電影學院培育新世代電影人

在電影的歷史長河裡,時尚如同是一種時代精神的折射。當香奈兒女士以他的簡約風格首次走進電影工業時,沒有人能料想到,這場跨界的邂逅會延續近一個世紀,並深刻影響女性在銀幕上的形象與敘事。

Photo / DR

【時髦CEO】香奈兒如何透過修復電影梳理當代女性敘事?Chanel行動支持威尼斯影展、雙年展電影學院培育新世代電影人

1931年,美國製片人山繆.高德溫(Samuel Goldwyn)邀請香奈兒女士(Gabrielle Chanel)前往好萊塢,為聯藝電影公司(United Artists)的女演員設計銀幕造型。高德溫深知香奈兒在時尚界的聲望,希望透過他的法式簡約,吸引更多美國女性觀眾。然而,當時的好萊塢正沉醉於繁複華麗的服裝風潮,香奈兒拒絕妥協於過度裝飾,最終選擇回到巴黎。

香奈兒女士曾經受邀前往好萊塢電影工業發展,因為當年美國製片人塞繆爾.戈德溫(Samuel Goldwyn)想藉由他的時尚地位為演員製作服裝,藉以吸引更多美國女性觀眾。
香奈兒女士曾經受邀前往好萊塢電影工業發展,因為當年美國製片人塞繆爾.戈德溫(Samuel Goldwyn)想藉由他的時尚地位為演員製作服裝,藉以吸引更多美國女性觀眾。

香奈兒女士與電影的關係

勇闖美國未果,但這段短暫的好萊塢經驗卻成為轉折。香奈兒意識到,電影服裝並不僅是迎合流行的華服,而是角色本質與社會氛圍的投射。這份體悟在 1938 年《霧港》(Port of Shadows)裡得到充分體現。年僅 17 歲的蜜雪兒.摩根(Michèle Morgan)頭戴貝雷帽、身披雨衣的形象,正是由香奈兒設計。這一幕,不僅將角色的孤傲與脆弱具象化,更成為法國電影詩意現實主義的經典畫面。

香奈兒全力支持對《霧港》的數位修復,由 Studiocanal、法國電影資料館與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共同完成。透過原始底片的重製,這部 1938 年的經典得以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重現,讓今日觀眾仍能感受當年的氛圍。
香奈兒全力支持對《霧港》的數位修復,由 Studiocanal、法國電影資料館與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共同完成。透過原始底片的重製,這部 1938 年的經典得以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重現,讓今日觀眾仍能感受當年的氛圍。

香奈兒為何要修復電影?

《霧港》的成功揭開了香奈兒與電影的長久關係。這一次,他的設計不再追求「炫目」,而是將「真實」引入影像,使角色更接近觀眾的生活經驗。從此,香奈兒在電影裡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語言,簡約即是深刻,克制反而更有力量。

演員羅美.雪妮黛在電影《三艷嬉春》裡的每個造型都是由香奈兒女士親自打理設計。
演員羅美.雪妮黛在電影《三艷嬉春》裡的每個造型都是由香奈兒女士親自打理設計。

香奈兒與歐洲影壇的深厚關係,在1960至70年代達到高峰。他與導演盧契諾.維斯康堤(Luchino Visconti)、演員羅美.雪妮黛(Romy Schneider)的合作成為影史佳話。在《三豔嬉春》(Boccaccio ’70, 1962)中,香奈兒的服裝讓雪妮黛徹底揮別「甜美公主」的定型,展現複雜、真實且成熟的女性姿態。雪妮黛後來曾將香奈兒的設計比喻為「建築的秩序」,稱其為「Chanel Order」,因為如同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般遵循邏輯,賦予女性外表與靈魂統一的優雅。

香奈兒大使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穿著香奈兒高級訂製服拍攝《史賓賽》電影海報,美麗極了。
香奈兒大使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穿著香奈兒高級訂製服拍攝《史賓賽》電影海報,美麗極了。

香奈兒與電影的關於並未止於20世紀而已。2021年電影《史賓賽》(Spencer)中,克莉絲汀.史都華(Kristen Stewart)以香奈兒1988年春夏高級訂製禮服詮釋黛安娜王妃。這件米色烏干紗晚禮服以金銀亮片繡出藤蔓形態,需耗時超過1000小時才得以重現。銀幕中,史都華背對鏡頭、姿態幾近崩潰,禮服成為他身上「皇室枷鎖」與「女性自覺」的雙重隱喻。對香奈兒而言,服裝在電影裡的意義,從來不只是服飾本身,而是角色靈魂的延伸。這也是為什麼,從雪妮黛到黛安娜王妃,品牌都能透過設計讓角色超越表演,化為時代的符號。

香奈兒威尼斯影展與雙年展電影學院展現文化責任

如果說巴黎是香奈兒的靈魂故鄉,那麼威尼斯是不是就像是文化贊助的感情坐標?1920年,香奈兒女士曾在此資助俄羅斯芭蕾舞團創辦人謝爾蓋.達基列夫(Sergei Diaghilev),讓芭蕾重返舞台。十多年後,他又在威尼斯結識年輕的盧契諾.維斯康堤,並將他引薦給尚.雷諾瓦(Jean Renoir),開啟其電影生涯。威尼斯於香奈兒女事而言,就是藝術與創意得以交會的永久場域。延續這份傳統,今日的香奈兒持續成為威尼斯影展的重要支持者。2024 年,品牌傾力贊助第 13 屆「雙年展電影學院」(Biennale College – Cinema),扶植來自全球的新銳導演。學院不僅提供資金,更涵蓋劇本開發、製作規畫、發行策略的全套培訓,使年輕創作者能在世界舞台發聲。

法國才女導演Audrey Diwan執導這部極度寫實而充滿爭議的話題之作《正發生》,透過貼近而細膩的視角切入,令觀眾彷彿與主角同步沉浸在身心的挫折與時間的壓迫中。
法國才女導演Audrey Diwan執導這部極度寫實而充滿爭議的話題之作《正發生》,透過貼近而細膩的視角切入,令觀眾彷彿與主角同步沉浸在身心的挫折與時間的壓迫中。

導演奧黛麗.迪萬(Audrey Diwan),曾以《正發生》(Happening, 2021)榮獲金獅獎,如今成為這一屆的贊助大使。這樣的巧妙安排,象徵資深影人向後輩的傳承,也勾出嘉柏麗.香奈兒當年支持新銳藝術家的精神與期待。

香奈兒全力支持對《霧港》的數位修復,並於本屆威尼斯影展中播放。
香奈兒全力支持對《霧港》的數位修復,並於本屆威尼斯影展中播放。

修復《霧港》與女性影像的再發聲

2024年,香奈兒全力支持對《霧港》的數位修復,由 Studiocanal、法國電影資料館與法國國家電影中心共同完成。透過原始底片的重製,這部1938年的經典得以以最接近原貌的方式重現,讓今日觀眾仍能感受當年的氛圍。因此,當觀眾在今日的戲院重看《霧港》,那頂貝雷帽和雨衣已不只是服裝,而是女性形象掙脫華麗枷鎖、走向真實自我的象徵。香奈兒對修復的投入,正是一種對影像歷史的守護,也是對女性角色在影史裡重新發聲的支持。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