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HION時尚放大鏡

什麼是Frieze Week?當藝術週變成時尚場?蒂妲史雲頓、瑪丹娜都現身?整個倫敦像行走的藝博會

在秋天的倫敦,藝術滲入街道、香氣與光影之間。Frieze Week,這場由藝術引發的城市節奏,超越展會成為時尚與創意界的共同畫布。Prada、Loewe、Tiffany & Co. 等品牌紛紛加入對話,讓藝術成為一種可被穿戴、嗅聞、體驗的生活方式。

Text/Lyla Cheng、Kris Lin Photo/Lyla Cheng、frieze.com

什麼是Frieze Week?當藝術週變成時尚場?蒂妲史雲頓、瑪丹娜都現身?整個倫敦像行走的藝博會

秋天的倫敦,總有個獨特的節奏,隨著日照漸短、天氣轉涼,Regent’s Park 被染上一層琥珀色的光,而就在這樣的時節,Frieze Week 再度登場。Frieze London 與 Frieze Masters 在公園裡搭起白色帳篷,藝術收藏家、編輯、設計師與時尚工作者陸續現身,形成一幅交錯於藝術與社交之間的秋日場景。延伸至 11 月的 Frieze Sculpture 則散布於 Regent’s Park 的草地與小徑之間,讓這座城市在秋意與藝術之間持續流動。而在市區的各個角落,藝廊與時尚品牌也紛紛響應,,使 Frieze Week 不再局限於展場,而是擴展為整座倫敦的文化節奏,讓藝術融入於日常。

納菲西 (Abdollah Nafisi),《鄰居》,2025。攝影:Linda Nylind
納菲西 (Abdollah Nafisi),《鄰居》,2025。攝影:Linda Nylind

什麼是 Frieze Week?

Frieze Week 的起源可追溯至 2003 年,由阿曼達.夏普(Amanda Sharp)與馬修.斯洛托弗(Matthew Slotover)在倫敦創立的 Frieze London 藝博會,是當代藝術界的重要里程碑。現任總監伊娃.蘭格雷特(Eva Langret)持續推動其策展革新,使其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博覽會之一。每年十月,Frieze London 與其姊妹展 Frieze Masters 於攝政公園(Regent’s Park)同步舉行,兩者以步行距離相連:前者聚焦 2000 年後的在世藝術家與創新實踐,後者則呈現 2000 年前的經典作品,探索藝術史與當代語彙的交錯。

西蒙.希欽斯(Simon Hitchens),《見證未見之事》,2025年。攝影:琳達·尼林德。西蒙.希欽斯是一位英國雕塑家,他的創作實踐探討時間、無常以及身體與風景之間的物質關係。他的雕塑作品常常探索岩石與肉體、存在與缺失之間的形上學界線。
西蒙.希欽斯(Simon Hitchens),《見證未見之事》,2025年。攝影:琳達·尼林德。西蒙.希欽斯是一位英國雕塑家,他的創作實踐探討時間、無常以及身體與風景之間的物質關係。他的雕塑作品常常探索岩石與肉體、存在與缺失之間的形上學界線。

今年展會採用由設計公司 A Studio Between 規劃的全新平面佈局,重新定義觀展體驗,並新增主題單元「當下的迴響(The Echo of Now)」與備受矚目的「藝術家對藝術家(Artist-to-Artist)」策展板塊,強調跨世代的創作對話與傳承。作為 Frieze Week 的延伸,Frieze Sculpture 由獨立策展人法托什.於斯泰克(Fatoş Üstek)策劃,將攝政公園化為免費的戶外展覽場域,展出國際藝術家的大型裝置與雕塑,持續至十一月初,讓藝術真正走入城市。

藝術焦點,當代新聲與歷史經典並置

Frieze London 匯聚全球 160 多家畫廊、45 個國家的藝術力量,讓倫敦在這一週成為當代藝術的舞台。Jasmine Gregory 以多媒材批判社會結構,Peter Doig 以詩性筆觸描繪記憶與夢境的交錯邊界,而 Caroline Walker 的女性視角油畫則為日常場景注入詩意與敘事。而 Frieze Masters 透過古典、近現代與大師級作品的並置,強化藝術的歷史脈絡,讓觀者在不同時代的語彙中感受到延續與演變。

每年超過六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策展人、藝術家與時尚創意人齊聚倫敦,形成一場橫跨藝術、設計與文化的盛宴——這便是 Frieze Week,如今早已成為倫敦秋季最具象徵性的文化事件之一。
每年超過六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收藏家、策展人、藝術家與時尚創意人齊聚倫敦,形成一場橫跨藝術、設計與文化的盛宴——這便是 Frieze Week,如今早已成為倫敦秋季最具象徵性的文化事件之一。

戶外展區 Frieze Sculpture 同樣精彩:Erwin Wurm 以一件醒目的鈷藍色大型雕塑相應公園綠地,透過「空衣服」與「空置物」探問當代消費、身份與失重感;Elmgreen & Dragset 的《Life Rings, Fig. 3》(2023)則將救生圈變為裝置物,喚起人們對危機與依賴的深層聯想,也被評為本屆最具話題的作品之一。

Elmgreen & Dragset 的《Life Rings, Fig. 3》(2023)。
Elmgreen & Dragset 的《Life Rings, Fig. 3》(2023)。

品牌 × 藝術:時尚如何參與藝術?

隨著 Frieze Week 的影響力逐年擴大,這場藝術週早已不再只是收藏家與畫廊之間的對話,而成為品牌們展現文化敘事的新舞台。越來越多時尚品牌選擇在此時登場,以藝術為語言重新詮釋品牌體驗,也吸引更廣泛的族群走進整場藝術盛事。Prada 攜手藝術家 Elmgreen & Dragset,在北倫敦打造一座期間限定的藝術影院,將觀眾置於敘事之中;Loewe 在 Mayfair 開啟「氣味實驗室」,以香氣與雕塑交織出一場感官展演;Tiffany & Co. 透過贊助「Artist-to-Artist」導師計畫,強化品牌作為文化推手的角色;而 Nanushka 與 Dover Street Market 也以各自的空間語彙回應 Frieze,讓藝術與時尚在街區間自然流動。

Prada
Prada

Prada Mode London 觀看本質

Prada Mode London 於 King’s Cross Town Hall 登場,由丹麥/挪威藝術雙人組 Elmgreen & Dragset 創作的《The Audience》將空間轉化為一場關於「觀看」的實驗。超寫實的人像雕塑靜靜坐在座位上,真實觀眾穿梭其間,成為被觀看的一部分。作品模糊了展覽與劇場的界線,也讓觀看本身成為主題。


自 2018 年起,Prada Mode 已先後於邁阿密、香港、巴黎與東京舉辦,每一站都呼應當地文化語境,打造短暫卻濃縮的藝術社群。此次於 Frieze Week 期間來到倫敦,延續品牌「創意會員俱樂部」的概念,讓藝術、電影、對話與裝置在同一場域中交織,形成一場關於文化與感官的多維度對話。

Loewe 在 Frieze Week 呈現感官實驗室

以香氣為雕塑。在 Mayfair 的店面,Loewe 將香氛與雕塑裝置結合,打造一個「香氣實驗室」。入口外巨型透明泡泡裝置,內部空間延伸成玻璃雕塑。三款新香氛:Bittersweet Oud/Roasted Vanilla/Iris Root 成為此次活動的核心。這樣的空間設計不只是商品陳列,而是將香味、造型、空間、品牌敘事整合於藝術化的場域。


Dover Street Market 

作為 Frieze Week 期間最具文化象徵性的地標之一,Dover Street Market London 今年再度以藝術為核心,推出橫跨裝置、出版與限定商品的多重展演。由 Rei Kawakubo 策劃的櫥窗裝置呈現 Georgia O’Keeffe 的作品、Craig Green推出Portable Chair、Anne Imhof 的新書《Doom》由 IDEA 出版,以他一貫的強烈視覺語彙捕捉當代的存在焦慮。同時,Ursula Magazine 攜手 Hauser & Wirth 呈現 Sonia Boyce 的特別展覽,以影像與裝置探討女性在藝術史中的位置。Tilda Swinton 亦現身新書《Tilda》(Rizzoli 出版)的簽書會。

時尚仙人Tilda Swinton 於藝術週期間現身新書《Tilda》(Rizzoli 出版)的簽書會。
時尚仙人Tilda Swinton 於藝術週期間現身新書《Tilda》(Rizzoli 出版)的簽書會。

Tilda Swinton 推出新作《Tilda》(Rizzoli 出版)。
Tilda Swinton 推出新作《Tilda》(Rizzoli 出版)。

在這座由 Rei Kawakubo 建構的多層次劇場裡,品牌、藝術家與出版人共同演出一場關於創意與形式的對話,Dover Street Market 更像是一座流動的文化舞台。


Nanushka 成為金年Frieze Week官方合作夥伴

10月15日,Nanushka 宣布成為倫敦 Frieze Week 的官方合作夥伴,呼應品牌「以工藝連結時尚、藝術與設計」的理念。品牌於倫敦旗艦店推出與藝術家 Jess Cochrane 合作的展覽,以她的繪畫與陶藝作品探討成長、母性與轉化,並呼應 Nanushka 2025 秋冬系列《Grow》主題。Cochrane 結合後印象派筆觸與當代視角,藉由自然造型與花卉靜物,思考女性力量與自我身分的演變。

Tiffany & Co. × Frieze 讓時尚成為藝術推手

今年 Frieze London 中備受矚目的「Artist-to-Artist」策展單元,由 Tiffany & Co. 首次擔任贊助品牌。這項計畫自 2023 年啟動,邀請六位國際知名藝術家挑選六位新興或被忽略的創作者,透過雙人對話展的形式,讓這些新聲音在大型博覽會中獲得更高能見度。今年的配對包括 Camille Henrot 推薦 Ilana Harris-Babou、Nicole Eisenman 選擇 Katherine Hubbard、Abraham Cruzvillegas 提攜 Ana Segovia 等。Tiffany & Co. 不僅資助畫廊製作展覽,更強調「傳承與共創」,使藝術圈的文化支持結構更加多元,也展現出時尚品牌與當代藝術之間日益深化的合作模式。

Rick Owens 帶來新展〈Rust Never Sleeps〉。
Rick Owens 帶來新展〈Rust Never Sleeps〉。

設計與家居從功能到雕塑性

當藝術週蔓延至整座城市,設計 也被重新納入對話之中。家具不再只是被使用的物件,而是被觀看、被感受的存在。在 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Ladbroke Hall),Rick Owens 帶來新展〈Rust Never Sleeps〉,以鏽蝕鐵與再生木構築出張力強烈的結構體,像是一場關於時間與永恆的冥想。那些線條沉靜而有重量,讓「家具」與「雕塑」的界線徹底模糊。

同時,位於 Berkeley Square 的 PAD London 再度成為本週焦點。這個以收藏級設計為核心的博覽會,將當代雕塑、古典工藝與限量家具並置,讓設計以藝術的姿態回歸生活。無論是 Charlotte Perriand 的經典木作、Faye Toogood 的陶製結構,還是 Galerie Kreo 展出的未來主義燈具,整個展場都宛如一座精心策劃的設計博物館。

Frieze Week成為當代創意的社交舞台

本屆 Frieze London 匯聚藝術與時尚界的頂尖人物,Tilda Swinton、Leonardo DiCaprio、Madonna、Balenciaga創意總監 Pierpaolo Piccioli 等嘉賓齊聚現場,與 Tracey Emin、Grayson Perry 等藝術家共塑跨界對話。從皇室到收藏家,Frieze Week 已成為全球文化圈最具象徵性的現場之一。

藝術與時尚展覽資訊:

Frieze Week 告一段落,但藝術的氣息仍在城市中延續,如果這個秋冬你在倫敦,仍可觀賞以下展演:

  1. 01. Frieze Sculpture — In the Shadows
    The Regent’s Park, London

    2025 年 9 月 17 日 – 11 月 2 日

  2. 02.

    Rick Owens — Rust Never Sleeps
    Carpenters Workshop Gallery, Ladbroke Hall
    79 Barlby Rd, London W10 6AZ
    2025 年 10 月 14 日 – 2026 年 2 月14日

  3. 03.

    Marina Abramović — New Works
    Saatchi Yates Gallery
    6 Cork Street, Mayfair, London
    2025 年 10 月 1 日 – 11 月 9 日

  4. 04.

    Peter Doig — House of Music
    Serpentine Gallery
    Kensington Gardens, London
    2025 年 10 月 10 日 – 2026 年 2 月 8 日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