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北美館「無垠之森」13位創作者20件作品,探索村上春樹虛實交界的時間渾沌地帶

臺北市立美術館即日起至9/24展出國際聯展「無垠之森」,邀請13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展出以「時基媒體」典藏品作為基礎,探索藝術「中介/邊緣時刻」,藉由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以20餘件作品引領尋找貫穿時間、空間與文化領域「之間」的過渡地帶。

文字整理/黃苡捷 Photo/臺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無垠之森」13位創作者20件作品,探索村上春樹虛實交界的時間渾沌地帶

嘿,你知道什麼叫靈薄獄(limbo)嗎?就是橫在生與死的世界之間的中間地帶。

一個模糊黯淡的寂寞地方,那也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地方。

現在的這片森林。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

北美館「無垠之森」展覽,由館內策展人簡正怡策劃,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包含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章光和、王湘靈、張紋瑄、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李雅諾(Lee Yanor)、林冠名、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曾御欽、王雅慧(1973-2023)、吳季璁,試圖以時基媒體(Time-Based Media)典藏品作為基礎,結合攝影、裝置、書寫及複合媒材,深入探索藝術中的「中介/邊緣時刻」,藉由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引領觀者尋找貫穿時間、空間與文化領域「之間」的過渡地帶。

章光和《巫草七味》,2016;數位輸出。
章光和《巫草七味》,2016;數位輸出。

村上春樹存在主義《海邊的卡夫卡》為切入點

「無垠之森」展覽以日本文學家村上春樹具濃厚存在主義色彩的著作《海邊的卡夫卡》為切入點,領人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森林宛若一則隱喻,透過20餘件作品融合文學與藝術映射虛實世界曖昧不清的界線,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的幽冥空間,它連結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在無時間意識的中介時空裡,探問在個人、社會群體乃至於文化系統中,這些超越時空、無法歸納的中介地帶存在,試圖看清自身的所在,重新喚醒完整的自我。

吳季璁《寫生習作001–龍洞海景》,2021;單頻道錄像。
吳季璁《寫生習作001–龍洞海景》,2021;單頻道錄像。

結合當代藝術領域嶄新概念-時基媒體藝術

時基媒體藝術的定義泛指使用膠捲、錄像、錄音、投影和電腦元素的作品,具備載體(information carrier)、回播器(playback machine),及播放機制(display mechanism)等特性。如果將藝術作品分成平面(2D)和立體(3D),時基媒體藝術則是將時間,也就是播放長度(duration)視作第四個維度。

北美館自1998年開始購藏新媒體、時基媒體藝術,迄今蒐購80餘件國內外藝術家之關鍵作品,「無垠之森」將精選八件館藏品展出,包含包含知名美國藝術家比爾.維歐拉(Bill Viola)的《無辜者》、曾獲臺北美術獎的曾御欽作品《熱黑》、已故藝術家王雅慧《問影》系列。這些作品都讓觀者在具象與抽象、立體與平面、真實與錯覺的中介地帶穿梭轉換,就像走入不同層次的「過道」,游移在多重介面的夾縫。

比爾.維歐拉《無辜者》,2007

此作為雙頻道錄像裝置,延伸了比爾.維歐拉在2007年威尼斯雙年展所發表的創作概念,探索人的生、死、情感,透過不同人物在黑暗的水幕中若隱若現地移動,水與光傾瀉而下的瞬間,引發觀者在錯置的邊界下產生不同的解讀。

曾御欽《熱黑》,2008

為七頻道錄像裝置。以超現實的拍攝手法呈現21位小孩玩躲貓貓的景象,演繹了人內心自我存在的騷動不安,隱隱喚起觀者面對生死臨界點時不想被找尋到的憂懼。

王雅慧《問影》,2017

微噴輸出於藝術紙並裱於鋁板。以不同低限的水墨線條,交疊成疏落樹影的抽象森林,再以光影位移的塊面,摺映出一道虛實交會的空間向度。這些作品都讓觀者在具象與抽象、立體與平面、真實與錯覺的中介地帶穿梭轉換,就像走入不同層次的「過道」,游移在多重介面的夾縫。

邀請首次來台展出之作再現「逢魔時刻」

為呼應「無垠之森」主題,北美館也特別邀請數件首次來台展出之作。例如西澳藝術家琵拉.瑪塔-杜邦(Pilar Mata Dupont)作品《魔山》即再現晝夜交錯、景物驟變時分,宛如經歷一段現世(即現實世界)和隱世(死後的世界)的「逢魔時刻」。另外還有泰國知名電影導演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向實驗電影先驅及摯友布魯斯.貝利(Bruce Baillie, 1931-2020)表示敬意之作《致布魯斯》。

琵拉‧瑪塔–杜邦《魔山》,2016

單頻道高畫質錄像、彩色、有聲。是瑪塔-杜邦從湯瑪斯.曼(Thomas Mann,1865-1955)經典名著中汲取靈感改編,以一名女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到一座與世隔絕的肺結核療養院探病與治療,在超現實的魔幻異鄉中,孕育了真空無時間感的場域,她歷經感情的曖昧與離散,召喚加里波利戰役與澳洲獨立之歷史記憶,重新思考個人與生存、疾病、性和死亡等問題。

阿比查邦.韋拉斯塔古《致布魯斯》,2022

雙頻同步影像裝置、4K、立體聲、彩⾊。用第一人稱視角,記錄阿比查邦在感染新冠肺炎的痊癒過程中,行走於寧靜無垠的森林光景,生機盎然的自然環境及潺潺流水,與藝術家時而咳嗽的聲音形成對比。阿比查邦更為了緬懷布魯斯.貝利的實驗精神,模仿層疊的老式幻燈片影像,並以如夢境般光影浮動的運鏡手法,宛若與記憶的幽魂相遇,過渡至生死交錯的邊界。

結合各國薩滿文化,深入探索生死之間的過渡地帶

展覽亦規劃了在不同國家/地域實踐的薩滿文化作品。「薩滿」一向被喻為是掌握神秘知識,與屬靈世界溝通的「知者」,亦是民俗醫療的靈媒,或是作為人與靈性之間的中介者。而展有曾是第57屆威尼斯雙年展紐西蘭館代表藝術家麗莎.蕾哈娜(Lisa Reihana)的作品《重回死亡之屋》,以及韓國藝術家簡.金.凱森(Jane Jin Kaisen)的《離別社群》,另也包含台灣藝術家張紋瑄《南勢庄故事集》。

麗莎.蕾哈娜《Tai Whetuki–死亡之屋》,2016

雙頻道4K錄像裝置。創作以文化人類學角度,講述毛利勇士從生到死之間的中介旅程,巫師(薩滿)引導亡者跨越生死交界的渾沌森林、走向幽冥的彼方。

簡.金.凱森《離別社群》,2019

被視為韓國薩滿巫教的始祖——朝鮮薩滿教神話中鉢裡公主(Bari Gongju)引領亡靈前往彼岸的這位引渡者傳說為敘事,在透過多處訪談紀錄之下,回溯韓國國族記憶中多重分裂的歷史創傷,並收錄韓國薩滿超渡祭儀與歌訣吟誦場景,如何透過超渡儀式撫慰離散社群記憶中的創傷。

張紋瑄 《南勢庄故事集》,2015-2023

以本土薩滿——乩童為主角發展成短篇小說創作,描寫附身在庄頭廟乩童身上靈體口述傳達的奇聞異談,本次展覽以此故事結構製作成全新四組分散各展區的物件書,並特別截取文本中的「索引文字」及展出物件,回應展間論述框架及其他作品之背景脈絡與民俗知識。藝術家在此不僅是「南勢庄奇談」的說書人,也同時是展覽的詮釋者,成為作品與觀者間的中介橋梁。

在展覽之中都讓人行過無垠之森,終將發現所有的過渡僅是歷程,一如心靈與美學薩滿們創造的療癒儀式,缽裡公主的隱喻並不是要我們彰顯離散,而是為了分裂後的重聚、流亡後的自我整合及重生,讓我們在歷經黑暗過後還能擁有面對自己、重新啟程的勇氣。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