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藝術

專訪|日本藝術雙人組 magma——日常,需要一點爆炸、一點瘋狂

來自東京的藝術雙人組 magma 首度來台,《美麗佳人》編輯親自走進奇想會藝廊,探索這些可愛又怪誕作品背後,究竟藏著哪些靈感爆發?

text/Lynn、攝影/争沂 @chengyi_stone、口譯/懷森

專訪|日本藝術雙人組 magma——日常,需要一點爆炸、一點瘋狂

有時候,觀看藝術的動機有點像去旅遊,刻意去到古怪的、未知的地域,即使那裡依然有人、有類似的物件,但樣貌又有些不同,像是「異國情調」帶來的新鮮刺激,讓我們意識到已踏入另一個世界。而許多藝術創作帶來的既陌生又熟悉的感受,也反映出人對脫離日常、甚至偷偷調動秩序的渴望。

今年十月中,一走進奇想會藝廊地下室,就有這樣的感覺。照臺灣人的習慣,在這片充滿遊樂園色彩、怪奇形體錯落的空間中,儘管不喊出聲,也會在心裡驚呼一句「好可愛!」不過,緊接浮現的,卻是微妙的違和感。展台上排排站的模型、燈具們活潑顯眼卻又透出一絲怪誕,他們曾是我們熟悉的角色,現在被大加改造、重新拼裝成另一種模樣了。觀者一定不免好奇,這是誰的瘋狂實驗?

這股莫名令人著迷的張力來自日本的藝術雙人組 magma 之手,十幾年來,他們不斷以創作挑戰著「理所當然」,將人的想像帶到現實之外。


magma:爆發後的濃縮

「magma」由宮澤謙一(Ken)與杉山純(Jun)組成,兩人學生時期相識於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當時合作的展覽主題叫作《Bomber》,那是一場關於「轟炸、爆發」的藝術實驗。這起爆炸,象徵一切的開始,點燃兩人共同創作的熱情。多年來,他們以絕佳默契在家具、舞台美術與道具製作等領域展現獨特風格,更跨足潮流界、音樂圈,將源源不絕的創意帶往世界各地。

這個三音節的片假名發音「マグマ」,從他們口中唸出來,特別有力量。究竟這名字有什麼來由?正是因為他們想保有最初那股爆炸能量,取「岩漿」意象為名,代表著「爆發之後的濃縮」。就像廢棄物、二手品,這些任誰都可以得到的殘骸,被他們進行一番改造後,彷彿重獲生命力,又有了新的能量,繼續流動。

而作為首次在臺灣登場的展覽《Mixed Foods》,magma 與奇想會藝廊 Whimsy Works 特別認真討論選材,期間所展出的作品,都是存在臺灣人共同記憶中的角色與食物。因此,看到這些作品當下,會產生熟悉、陌生並置的矛盾感。而這從視覺通往內心的衝擊,一個小小的爆炸,正是他們所追求的瞬間。

延伸閱讀:


顛覆日常,又融進生活

「一點亮燈,就好像這些角色復活了起來!」Ken 笑著說, 此檔展出的作品結合著燈具、時鐘、延長線等功能,它們都能成為人們的日常用品。「我們希望大家可以和藝術更靠近一點。它不是遙不可及的,可以是生活的一部分。」

打自學生時期開始,他們就喜歡逛二手店、在街頭散步,收集破損的玩具、舊塑膠公仔等各式物件。如今,因展覽行程,更有機會拜訪不同城市,他們會抽空到處晃晃,並不是漫無目的地逛,而是從當地獨有的物件中汲取靈感,邊思考下一步創作方向。

乍聽之下,「廢物利用」像是環保行動,但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種生活的延伸。Ken 解釋:「我們只是想用大家平常就能見到的東西來創作,自然而然地就變成就地取材了。」而這正是他們心中,藝術的功能所在:「這些物件在被創造出來時已有它的價值。經過重組,又產生了新的價值。」

而當初會以「食物」來發想此次展覽主題,也是因為「吃」這件事,就是與生活最緊密相關的。(在這個吃貨國家裡,這麼說確實讓人不能再同意更多。)且能直接地喚起許多人腦中久遠的記憶,像是這盞草莓蛋糕燈,就重現了小時候過生日切蛋糕的儀式感:打開燈就像點燃蠟燭,霎時帶人重返到過去的溫馨時光。

magma《STRAWBERRY SHORTCAKE》(作品照提供:奇想會)
magma《STRAWBERRY SHORTCAKE》(作品照提供:奇想會)

這些角色諸如頑皮豹、不二家、綠巨人浩克,都是許多人童年裡的不可或缺的角色。難道,這是想在作品裡寓以一段過往時光、或本身就對舊物懷有特別的迷戀?Ken 笑道:「比起現代精緻、擬真的軟膠公仔,1970年代到昭和年代的角色,反而有種笨拙、樸實的感覺,令人著迷。還有一點是,這些舊東西重新放進現在,很自然就會產生一種特別的趣味。」


「故意不一樣」的美學

而對初次來到臺灣的他們來說,我們熟悉的市容,竟也帶來了不少驚喜。「老公寓和新的現代大樓交錯在一起,中間還有充滿綠意的公園⋯⋯這樣的景象在日本相當少見。」Jun 分享,在奇想會附近散步時所感受到的景觀衝擊,這種不同元素交融在一起所產生的張力,深深吸引著他。

Ken 也指著桌上的氣泡水補充道,連這樣一個的包裝色彩都足以讓他驚艷:「在日本,很難見到這樣配色的商品在市面上販售,看到這麼深又飽和的藍綠色包裝,一瞬間就讓我意識到自己真的出國了!」

兩人分享道,日本屬於比較「靜」的文化,生長在這樣崇尚和諧的國家,其實日本人從小到大都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若要不一樣,還要有點故意,要有點膽量。舉凡像是他們的作品呈現鮮豔色彩的強烈碰撞,就是對「正常」色調的一種背叛。但他們相信,叛逆總帶來驚喜,「我只是想找尋一些非日常的元素來挑戰秩序,也許就只是這麼簡單、中二的理由⋯⋯」Ken 說著,靦腆地笑了一下。


可愛的感覺來自平衡

Jun 表示,magma 想帶給人的,是存在於新舊之間,在現實和非現實間游移的感覺。在創作當下,他們其實對「平衡」有很大的堅持。「如果你把這些作品塗成白色,它整個形體也會是很均衡、好看的。」他們的創作過程就像一場場實驗,先蒐集挑選各種物件,拆拆解解,有的靈感很快就能被實現,有時則需要反覆嘗試才能讓整體色彩、線條既有趣又能符合他們心中對美的標準,一件作品可能就要花上好幾個禮拜來製作,但這就是「拼接」的好玩之處。

最後也想知道,在可愛(かわいい)文化盛行的日本,他們會把這些作品歸類為「可愛」範疇裡嗎?「與其說可愛,應該說,這種『可愛』的感覺,來自整體的平衡,而這是我們在每件作品上的追求。」Jun 說,「像綠巨人浩克本身巨大又恐怖,但我們把他的手臂換成冰淇淋,既違和、又帶來了平衡⋯⋯就會讓人覺得很有親切感。」

走出奇想會 Whimsy Works 的地下一樓展場,彷彿一瞬間回到現實,但那些繽紛古怪的模型,仍在腦海裡閃閃發光。它們好像在提醒我們,生活裡本就可以有一些不一樣、一些小小爆發、一些打掉重組的可能。

「藝術」有時聽起來嚴肅,但也不過是讓我們重新理解世界的方式。看似天經地義的日常狀態,其實能容納無限種不可思議。這不是令人感到振奮嗎?

magma Solo Exhibition《Mixed Foods》展出至11月23日。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