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專題報導】有些事物,消失了就沒有了。台南大菜市,不願熄燈的人情滋味

「西市場」是台南中正路、國華街、正興街、西門路圍成的街廓,在地人俗稱「大菜市」,承載了府城與鄰近鄉鎮幾代人的生活記憶。近年逐漸復甦的街市,熱鬧背後卻面臨了可能拆除的命運。
【專題報導】有些事物,消失了就沒有了。台南大菜市,不願熄燈的人情滋味

採訪撰文/林侑青  攝影/林韋言  
 

你回家的路上,也有一條有雲有樹的美好小徑嗎?還是會經過一處洋溢生命力的喧鬧市場?當你抬頭,會看見一大片純淨的藍天嗎?追求經濟開發的路上,似乎有許多事物無聲地消逝犧牲。這算是必要之惡嗎?或許,我們能一同想像出其他的選項與解答。



世代交會的風景

竹篩咻咻甩水,「扣」地一聲,熱騰騰的意麵和餛飩骨溜溜滑進碗裡,這是「福榮小吃」從未停歇的聲音。「江水號」唰唰的剉冰聲,和斜對面「永泰興刀剪行」的磨刀嘶嘶聲搭配得無比和諧。走過「鄭記土魠魚羹」,豐滿魚塊在油鍋裡滋滋作響地翻滾。這些大菜市裡的老店,都已傳承至第三、四代,隨便挑幾間加總都超過300歲。即使是三、四年前最蕭條的時候,這些老闆猶然日日點燈營業,不曾離開。

這一兩年,陸續有返鄉青年選擇進駐從小熟悉的大菜市創業,帶來了活力與人氣。關廟人珀凰和朋友合開賣鳳梨冰茶的「凰商號」,大器騰出牆面空間,懸掛社區身心障礙青年的藝術創作。「Chun 薏仁」老闆阿銘用心保存前店鋪「無名羊肉湯」的大灶,將古早燙肉勺和砧板化為設計裝潢留念。台南女兒愣子的「誠鋪」專賣手沖咖啡和小農商品。也有一批年輕人承襲了匠人們的手作精神,將帆布包、口金包、手作燈具等創意元素帶進來。年輕店家們更發心認領歇業老店的舊燈箱,維修後讓老店招牌再度點亮。不同世代的店家,懷抱著凡事「照起工」的傻勁和心意,依戀地在這處鐵皮下的小天地安生立命。

大菜市的前世今生

台南西市場原建於1905年,1920年因風災毀損重建,是南台灣最大的市場,設有輕便鐵道運輸市郊蔬菜販售,亦設置台南州青果同業組合的香蕉倉庫。1933年,台南市役所為促進新闢的銀座通(即中正路)商機,於西市場噴水池周圍建造販售生活百貨的「淺草商場」。民國40至60年間,是大菜市最輝煌的歲月,當時中西區有十幾家戲院、西餐廳和舞廳,前來吃點心逛街的人潮絡繹不絕。在這裡可以從魚肉蔬果買到五金百貨舶來品,還有全國數一數二的布市,無論要做西裝、旗袍,辦棉被喜幛等嫁妝,都能一次辦妥。

在「天水聯彩店」一待45年的里長姆說,「我剛結婚過來店裡幫忙,常常做到天亮,想睡飽都不行,看到客人好害怕,想說不要再來了!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但熟客拜託就要一直做下去。」每天妝乎水水顧店的歐媽媽也是大菜市媳婦,「金連發五金行」已邁入70年,「以前流行洋裁,像拆線器、線剪、布剪都賣得很好,新營一代的人都會來買。現在很多年輕人要來跟我買古董,像這台電風50多年了,還能吹,我都捨不得賣。」

九○年代,失敗的海安路拓寬及地下街開發案,使中正路、西門路商圈一夕沒落,大菜市也連帶冷清起來。民國95年,市府推動西市場古蹟修復計畫。第一期耗資1億4000萬,在國華街另建「淺草青春新天地」商場,完工後讓攤商抽籤計畫遷移。第二期預定修復西市場古蹟本體,回復包括噴水池等日治時期市場原貌。第三期預計拆除外圍露店(今鐵皮屋攤區),闢為廣場吸納遊客。由於新商場空間規劃失當,店家根本無法擺放廚房設備做生意,加上聽聞沒有經費修復古蹟,多數商家便決定不搬離。新商場交由市府招租,但景況始終寥落。

台南會剩下什麼?

去年初,台南市文化局獲得中央近億元的補助,遂重啟西市場古蹟修復案。店家們命運未卜,指不定何年便須遷離拆除。鄭記土魠魚羮的老闆認為,「大家來這裡就是要找布莊、訪老店,如果要發展觀光,要看人家到底來玩想看到什麼東西。把已經發展起來的東西全部打掉,之後再做什麼也沒有用了。」福榮意麵的葉大哥說,「我是第三代,從15歲到65歲都待在這裡,在一個地方久了就會有感情,有誰願意離開?但政府一意孤行你也沒辦法。很無奈。話說回來,有破壞才有建設,但重點是規劃得好嗎?被政府改過的市場哪一個有好下場?」

京都奈口金包的老闆「腰帶先生」直言,「這裡是人聲鼎沸的市場,布莊有深厚文化底蘊,這都不是政府介入形成的,是民間的力量。修復古蹟我們沒意見,但政府有必要跟外圍這一個L型的人溝通。」皇商號的珀凰感觸很深,「福榮意麵94年了,江水號85年了,鄭記土魠魚羹80年了,再撐一下就是百年老店,為什麼不把這些文化留下來?過年過節的時候,阿公會帶孫子來,媽媽帶女兒,『我們細漢都來這吃,這裡以前是什麼什麼店』。如果都沒有了,老台南人還剩下什麼回憶?」

走過繁華,捱過落寞,大菜市裡一盞一盞亮起的燈,守護著一代代人的回憶與希望。截斷底下的根而打造的文創產業,未來只會是海市蜃樓。古都台南,應該要比任何城市擁有更高的視野,更深的思考,找到更包容開闊的共好模式。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