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專訪|恆春民謠新傳奇,聽人間國寶阿嬤陳英、高李正姬,伴著月琴唱乎你聽!

即將在3月18日登場的恆春半島音樂祭,有一批驚世阿嬤即將登場表演,要把她們對抗命運的意志與精采的人生故事,伴著月琴演奏彈唱給你聽。

採訪撰文/李郁淳 攝影/詹朝智

專訪|恆春民謠新傳奇,聽人間國寶阿嬤陳英、高李正姬,伴著月琴唱乎你聽!

陳英,人間國寶月琴藝師

在恆春德和里的小平房,門口兩隻大黑狗趴著酣睡,今年90歲的陳英阿嬤拄著拐杖在屋裡徐行。她去年摔傷後經歷了髖關節大手術,至今走路仍有些危危顫顫,但是只要拿起月琴,手指撥撩幾下,瞬間恢復意氣風發。她時而如少女嬌俏,時而如婦女堅毅,待琴聲鋪陳半晌,她趁最唯美的時機張嘴唱出:「思~啊~想~~啊~枝~~」歲月無盡滄桑,往事百轉千回上心頭。

90年前這平房仍是草屋,她在這裡出生、受日本教育,經歷光復、出嫁,生下七個孩子,在這些人生重大里程碑之間的零碎時間,則被無數農忙與家務填補著。唯有拿起月琴,她才得以緊抓著人生中少有的亮點,盡情彈唱內心之歌,也唯有這時,她才像真正擁有自由意志。

不識字卻是編詞高手

陳英是恆春社大成立的「思想起民謠促進會」的一員,這個組織成立於1989年,被文化部認定為無形文化資產「恆春民謠」的保存團體。除了搧人頭臉不手軟的落山風,恆春另一個特產即是民謠。這些民謠記錄了庶民的對話與心情,融合半島內閩南、客家、原住民等多元族裔的樂曲而成,主要可分為「思想起」、「四季春」、「平埔調」、「牛母伴」、「五孔小調」和「楓港小調」等主要舉調,經過代代傳唱後衍生出屬於在地的生命力。

恆春古調既是記錄生活的民謠,吟唱起來沒有太多格律,演唱者可以自由發揮節奏、即興編詞,有時讓婦女抒發下田耕作、命不由人的哀怨,有時記錄朋友之間的調笑或男女間曖昧眉目傳情。儘管南國太陽熾熱、疾風無情,人們表達情感的方式仍是如此幽微而曖昧。

被農事與家庭耗損大半輩子的陳英,雖如今已是皤皤老者,但只要聊到民謠,彷彿內心某個熱愛搖滾的小女孩就被即刻召喚。她以待著濃重恆春口音的閩南語說:「台灣光復那年我15歲,但18歲就開始唱歌了,就是趣味,亂唱啦!彼時陳達(恆春知名古調吟遊詩人)經常來家裡彈琴唱歌,媽媽跟他學了些,久而久之我也被影響。」

她原本受日本教育,讀到小六,恆春開始遭遇猛烈空襲,她學習就此中斷,未再接受後來的國民教育,但終生不識字的她,卻是編詞高手。如今只要隔天有表演活動,她會用錄音機開始一句句錄下自己的詞,反覆琢磨後做成曲目。「像這首就是為迎接長官來,我做的。我唸給你聽:『各位長官坐在椅,來聽恆春思想起,要唱恆春好景致,各項建設很舒適。』」陳英用簡潔通俗的台語編了一首押韻的曲目,像在說:「我可是被農事耽誤的詩人。」

既是主婦也是國寶

「我不識字,只會寫自己的名字『陳英』,可是頭殼裡頭記了一百多首歌詞啦。」除了唱歌,她在65歲那年重零開始拜師學月琴,不只進步神速,更開始到處巡迴表演、教學的生涯。她笑說學彈琴沒有別的,就是「專心」兩字。「有專心就輕鬆,不專心就無進步。」她過往每日趁農忙或家務到一個段落後,趁隙到客廳坐著撥彈幾首。行有餘力更是自己到處參加比賽,冠軍信手拈來。「我拿過的獎品有一兩黃金的金牌、冰箱、電視機。」

問她先生是否會到場觀賽?「我都自己去,回到家都下午兩點了,先生還在睡午覺。他不會阻止我唱歌,但也不會到現場支持,我就自己來。」那是陳英專屬的自由時光,專屬的榮耀。「每次表演跟比賽,我都不會漏氣。」她說。

想起過去的日子,不是沒有辛苦。不論是永遠種不完的花生與瓊麻、被日本人逼著挖溝渠,或是受父母之命嫁給陌生男子(「如果拒絕,會被父親『摃』!」,和許多舊時代的婦女一樣,現實總是充滿萬般無奈。「但是那都過去了,一直回頭看做什麼,回頭會讓你錯過上門的好命。」陳英指的「好命」,並不是坐擁豪宅、子孫隨侍,而是在每年的「恆春半島歌謠祭」,她總能solo在台前表演,所謂「擔當」;或是2018年她人生第一次出國,即是受美國芝加哥同鄉會邀請登台表演,她還為此買了新衣新鞋。據說,飛往北美的漫長十幾小時航程中,八十高齡的她一點都沒闔眼,很獨立地自己在走道來回散步。

又或在2020年,她通過文化部認證為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獲頒「人間國寶」殊榮。而今年恆春半島音樂祭,她也將再度擔任主軸,率領一批熱中民謠的阿嬤們,展現恆春女性的頑強毅力。

高李正姬,從世家千金到稱職醫生娘

「我唱歌沒多好聽,就是退休找點事做。當了40年的外科助手,我終於可以做點別的事。」今年85歲的高李正姬謙虛說。同樣也是民謠傳藝師的她,72歲開始學彈唱,多年來跟著「思想起民謠促進會」巡迴,也累積了不少經驗值。

她生長在大家庭,阿公是議員,爸爸在銀行做事。「我出生在日本時代,比較幸運的是,我名字裡的『姬』在日文意思是公主,如果用中文來看,變成『侍妾』,身分就大跌價了。」她笑說。「從小我們家就音樂不斷,但我比較好動,對唱歌沒興趣,喜歡爬樹,念書後就去當運動選手了。」

她同樣在爸媽撮合下,高中就認識了後來畢業於台大醫科的高東輝,於是從屏東萬丹嫁來恆春,夫妻倆就地開啟高外科診所,這一開就是40年,成為恆春指標性的醫療據點。「那時恆春很荒涼,動輒沒水沒電,風沙大,各種疑難雜症也多,少有醫療人員願意被派駐過來,身為醫生娘,當先生的助手是家常便飯。」

「我大概只有活跳跳的心臟沒碰過,其他都碰過了。」高李正姬說。雖然如今聽來不可思議,但因早期台灣醫療資源短缺,在後來《醫師法》通過前,即使沒有專業執照的人也可協助醫療手續。高醫師一間扛起恆春地區各種傷病,一天看診12小時是家常便飯,高李正姬也沒得閒,得扮演他的「華生」,擔任醫護幫手。


醫生:「來住恆春數十年,疑難病症看未離;醫療緊張也趣味,剖腹相見變知己。民俗秘方歸大堆,治療進前先相諍;答嘴笑虧無激氣,笑甲下頦落落去。」

 病人:「痛甲無氣呀,醫生,緊緊緊!」

高李正姬拿來自己親筆寫滿一頁A4、字跡娟秀的填詞,以台語記錄醫生與病人的逗趣對話。「以前人很能忍,除非痛到不行,不會來看醫生。那時恆春醫院處理的第一個開刀案例是盲腸炎病患,但手術失敗了,從此民眾非常害怕找醫生。」她細細回味往事。

那雙推動民謠革新的手

儘管如此,身為恆春唯一外科醫院,一天排上5個手術很平常。有時必須幫病人摘掉幾十顆膽結石、有時幫非婚產子的婦女想出解決之道(「我建議她,北上找庇護所的修女幫忙。」,或是有人生了顏面殘缺的嬰兒不願來領,高李正姬也親自餵養孩子,等到一個時機再勸說父母把孩子領回去。

也許是過不少血光之災與人情變故,高李正姬在《醫師法》通過後向先生告假,決定過起自己要的人生,民謠就是她的諸多休閒選擇之一。「過去民謠是很上不了檯面,只有乞丐跟街頭藝人在唱的東西。」她曾擔任促進會理事長,幫忙推廣民謠之美。「送錄音帶給其他人聽,希望她們加入,還會被退回來,說這東西不正經,不要碰。」

終於,在民謠促進會這些阿嬤熱情推廣下,民謠不僅再次復興,每年在半島歌謠祭也能換上現代音樂的新包裝,更讓民眾接受。不論是像陳英這樣Pro級,或高李正姬這樣玩票級,這些走過時代且很有故事的恆春阿嬤,在辛勞大半輩子後依然能活力十足唱出自己的生命之歌。如此搖滾,大概是後疫情時期最振奮人心的事。今年恆春半島音樂祭將在3月18~20日於恆春鎮西門廣場舉行,一起到國境之南聽阿嬤唱歌吧!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