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寫我的字|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黃婷:「提醒自己誠實,知道為了什麼而寫,才能讓創作走得更長更遠。 」

書寫,是寫一種心意,也寫一種情感。寫自己的心意,也寫別人的情感,總歸在字裡行間的情,有說不完的故事。作詞人黃婷、書道家王意淳、編劇林冠慧以及作家張西,在他們的字裡,又有著如何千迴百轉的力量?

企劃/廖崇捷 採訪撰文/廖崇捷 攝影/Hedy Chang 編輯助理/曾冠樺

寫我的字|華語流行音樂作詞人黃婷:「提醒自己誠實,知道為了什麼而寫,才能讓創作走得更長更遠。 」

2005年,黃婷透過梁靜茹的聲音,發表第一首流行音樂創作歌詞〈我還記得〉,寫的是青春年少的情懷。這一寫,就是將近20年時間,問問黃婷面對創作、面對人生,走過這段路,總有不盡相同的感受?黃婷說:「40歲後的人生是不同的,儘管眼前沒有山丘,你也得學著去翻越某些人事物。在此之前,人生所有情感與遭遇大概已經走了一回。緊接著要奔向50,已經是人生的下半場了。會開始重新整理過往的情緒,透過那些過往的經驗,更加認識自己。無論外在的世界多麼紛擾,所有事物都要回到自己身上去檢視,因為一切際遇其實都與自己的內在有關。」

延伸閱讀

至今約莫300首歌詞的創作量,黃婷定義自己是屬於慢工出細活的類型,除了常合作的梁靜茹,一字排開都是華語樂壇的中流砥柱,包含劉若英、孫燕姿、丁噹、李玟、周華健等,都曾詮釋過他的創作。「作詞人」在一首歌中的位置,黃婷又會如何定義呢?「寫詞有時得肩負反映時代的使命。因為一首歌會被收在專輯裡,肯定是非常強烈存在的訊息。而這個使命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成就最後在觀眾面前演唱的歌手。」

誠實很不容易,年紀越大,就越更不容易。所以得提醒自己誠實,知道為了什麼而寫,才能讓創作走得更長更遠。

比愛情更深的領悟

台大外文系畢業後,去到美國攻讀碩士,原本打算繼續深造博士學位,因為李宗盛的一通電話返台,那時寫電影音樂評論,也接雜誌採訪工作。27歲寫了第一首歌,爾後十年時間,作品絕大多數與愛情有關,黃婷說:「情歌當然是最好接近聽眾的方式,但一直寫到40歲的時候,突然覺得人生似乎不只是有愛情。覺得需要調整創作模式時,因緣際會遇到資深歌手,他們更能夠掌握人生主題,年紀越大你就會知道人生中還有更多情愛以外的思考。那時幫周華健寫了〈少年〉,是一個創作上很大的轉捩點。」


曾受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提名,由萬芳演唱的〈阿峰今天沒有來〉更是黃婷生命歷練後的「天啟」,他繼續說:「通常我寫歌需要花一個禮拜左右時間,但〈阿峰〉就像是神來一筆,半天內就寫完了。這首歌乘載了我非常深刻的故事,我們有群20年來都會一起看陳昇跨年演唱會的團體,突然某年其中一個人就沒來了,當下有很深的感觸,所有的如常都會在一瞬間變成無常。回頭看看〈阿峰〉儘管還是有不完美的地方,但對我來說是滿分,充分地向這個世界傳遞飽滿的訊息。」


走過的都過去了

對蘇東坡情有獨鍾的黃婷,寫下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與大家分享,他說:「這是當時蘇東坡寫來激勵被當官貶謫朋友的詩句,意思是人生就像旅行,旅程中會碰到許多事物,你只需要把自己當作行人,所有的事情終將會過去的。我自己也喜歡旅行,回想過去的旅行裡,不管曾發生過如何美好,又如何爛的事情,它都已經過去,剩下回憶。所以我認為旅行是很好比喻人生的例子,我曾寫在《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書中與大家分享。如果把人生看作是一場旅行,那些經歷過的喜怒哀樂,無論快樂或是恐懼,終將會在時間裡消化。」

那麼當下自己眼前最大的快樂與恐懼分別是什麼?他接著說:「最大的快樂是和喜歡的人在一起,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快樂(笑)。而我認為恐懼沒有最大,它是一直存在的。恐懼是一股原動力,因為恐懼,促使你去了解自己以及成長,驅使你去學習如何克服恐懼。我自己的恐懼可能是害怕失去,但最終你會知道人生所有的失去都是必然的。所以沒有什麼好害怕的,去學習和恐懼共處,也就能學到更多。」

獨一無二的靈魂體

寫歌像是一種反射動作,飛機上寫、廁所裡寫、搭電車的時候寫,環球影城排遊樂設施的時候也能寫,黃婷說:「智慧型手機還不普及時,也曾寫在餐巾紙上,記得有次沒餐巾紙,就寫在飯店菜單上(笑)。所以如果要問寫歌有什麼儀式感,我自己是完全沒有。但如果沒有手機電腦,非得寫在某個東西上時,有某品牌很習慣用的筆,得用那支筆寫東西才有感覺。」

「誠實」是黃婷送給後輩創作人的關鍵字:「誠實很不容易,年紀越大,就越更不容易。所以得提醒自己誠實,知道為了什麼而寫,才能讓創作走得更長更遠。」對於自己的「字」的力量,希望帶給世界怎樣的影響?黃婷說:「文字對我來說,是存在的證據,因為它可以被傳承,可以讓後代人類見證,曾經有個人是那樣活著的,或許間接也能在我的字裡得到力量。」

字體 × 詩作 × 創作

探究最動人的文字與創作幕後!4月20日,以「字」為核心媒介,邀請平面設計師葉忠宜與作家陳曉唯分享共同創作《美麗佳人》3月號封面的過程和幕後故事,並引領觀眾走入他們的創作世界當中。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