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深度聚焦
Gap Year 這一年,只有我和我自己|舞者張代欣:「放下執著,聽見身體和心裡的流。」
by Melody TU-更新
企劃/廖崇捷;統籌&採訪撰文/涂千曼;圖片提供/張代欣

放下執著,聽見身體和心裡的流。── 給自己的一句話
將滿30歲的這一年,我拿著為期兩年的打工度假簽證(Youth Mobility Scheme)來到英國生活。倫敦人就像向日葵,只要天氣好,就可以在公園草地上看見滿地做日光浴的人。不過英國的天氣很多變,即便曬太陽也可能因為一陣突然吹來的風著涼。因此我的包包裡總是有一件風衣,以備不時之需。
我是一名舞者與演員。去年抽中簽證後,我辭去舞團和舞蹈教室的工作,與即將遠距的男友好好道別,今年五月底飛來倫敦。目前的生活,不是上舞蹈課、看演出,不然就是好好感受和探索這個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城市。在倫敦,最大的花費是交通與房租。但對我來說,花時間或花錢可以解決的,都不是困難的事;只有都花了還無法解決的才是。


2014年是我的第一個 Gap Year。當時我還是戲劇系三年級學生,想飛往一個語言與文化都完全陌生的地方,最後選擇去俄羅斯聖彼得堡交換。我一向很獨立,不喜歡麻煩別人,幾乎什麼事都能一個人完成。然而在國外無論是語言、文化、互動模式──即便是倒垃圾這樣的日常需求都得重新確認,反而讓我用更開放的態度與人互動。那趟旅程讓我了解到世界有多大,無論是藝術或人生都沒絕對的道路。
回國後我下定決心走上職業舞者之路。十年來,我不斷打磨自己,並尋找演出的機會。從舞蹈教室櫃檯行政,到上班族兼職舞蹈老師,再進入舞蹈空間舞團,真正成為一名職業舞者。2024年,我隨舞團與海德堡舞蹈劇場合作《火鳥.春之祭》,接觸到歐洲舞者的訓練與思考方式。臺灣人總是很努力和追求精準,而歐洲舞者似乎更能自由地跳舞。我希望自己也能信任直覺,讓身體帶路。
作為演員,我像是空的瓶子,容許角色的進入;作為舞者,在表演、創作甚至教學的時候,卻需要更多自我的出場──當我可以決定內容的時候,我是誰?我要跳什麼?


再次展開 Gap Year,比一般旅行更長的空白時間,對我來說正好可以思考這個問題。陌生的地方總會放大感官與思緒,讓我保持覺察,與自己的狀態對話。例如,過去在臺灣,總有人比我更能展現東方舞蹈的柔軟與身段。我卻在有武術及氣功背景的西班牙老師課堂上,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本然具備的東方質地。另外最近在某堂爵士課上,明白性感有很多種形式,不見得要扭腰擺臀,更重要的其實是那份氣質,是你真的打從心底覺得自己很有魅力。這不禁讓我重新探索:屬於我的性感和魅力是什麼?
我想將一路上的觀察記錄下來。最初是用平板書寫,後來開始錄製 Podcast,不定期與大家分享海外生活。未來的居所也不一定侷限在倫敦,也許會去英國其他地方住一陣子。用 MBTI 來說,我像是一個 J 人正在學習如何成為 P 人。現在的我不做太多規劃,順著生活的流走。有時還是會想要抗拒或控制,但我也想看看,這一切會把我帶往哪裡去。


Tips For Travellers
預備金額大約是多少?
簽證與公共醫療體系的保險費用共約八萬臺幣。前三個月我給自己30萬臺幣,先好好上課與遊歷,之後再開始工作。出發前預估在倫敦一個月花費1,450英鎊(約五萬八臺幣),結果實際以第一週支出的比例算是1,868英鎊(約七萬臺幣)。Gap Year 我不想工作到滿。以七萬的生活費來說,未來可能每個月工作進帳六萬,剩下就使用存款。不過這些只是心理上的參考數字,Gap Year 創造的體驗更重要。
旅程中最常使用的 App?
Citymapper,因為 Google Map 在倫敦不太準確。地鐵每個禮拜至少會遇到兩次號誌燈壞掉或因班次取消等搭不到車,這個 App 除了方向準確,還有路況說明。也推薦 Todaytix,要到倫敦西區(West End)看音樂劇等演出,在這裡可以查到資訊並購票,30英磅(約1,200臺幣)的當日票( rush ticket)就能買到還不錯的位置。
最幸福的瞬間是?
在住處附近的洗衣店等待衣物時,我用平板寫日記,聽著機器的聲音,外面微微下了一點雨,突然間覺得天啊,自己好幸運,可以在倫敦這樣生活。比起去格林威治天文臺,雙腳踏在經度0度上,那是觀光的興奮感,幸福感反而都來自平凡的日常。
最困難的瞬間是?
都不困難,只是需要被解決。
除了錢,背包的必備物品是什麼?有幸運物嗎?
今年五月間在臺灣跟著白沙屯媽祖進香的結緣品(手鍊和平安符)、出國前與男友在松山慈祐宮求的籤。還有去年在東京明治神宮獲得的木鈴和御守,與多年前在臺東天后宮獲得的平安符。
──2025年7月號《美麗佳人》Special Report,〈覺察更自在運作的身體與生活:張代欣〉
*註:編輯採訪後以第一人稱撰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