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居家生活

森/CASA「Vipp V3 Kitchen」全新亮相:攜手餐酒館 Maan 與家居達人 Milly,從丹麥工藝到餐桌哲學讓設計回歸日常節奏

森/CASA 旗下丹麥經典品牌 Vipp 推出全新「V3 Kitchen」,銀灰鋁的材質,延續品牌極致工藝與模組化設計,為廚房帶來全新面貌。首次亮相發表會於台南漁光島「森/CASA」旗艦店舉辦,品牌邀請台南餐酒館「Maan」展演北歐餐桌、家居達人 Milly 舉辦講座,共同重現北歐的 Hygge 精神。

Photo/森/CASA、SkyC.

森/CASA「Vipp V3 Kitchen」全新亮相:攜手餐酒館 Maan 與家居達人 Milly,從丹麥工藝到餐桌哲學讓設計回歸日常節奏

跨越86年的丹麥經典品牌「Vipp」,向來以金屬工藝與極簡線條聞名。從1939年創辦人 Holger Nielsen 為妻子設計出第一個腳踏式垃圾筒開始,Vipp 便以「好用、耐用、能長久存在」的信念,定義了品牌一貫的性格。

Vipp 以「好用、耐用、能長久存在」的信念,定義了品牌一貫的性格。
Vipp 以「好用、耐用、能長久存在」的信念,定義了品牌一貫的性格。

近日則有全新發表的「V3 Kitchen」,除了延續了「Vipp」一貫的精神,在設計上也同時更加進化。選用帶有柔霧光澤的銀灰鋁 Aluminium 為主要材質,透過陽極氧化與加壓技法,使櫃體表面呈現細緻的垂直紋理。讓光線照映之下產生輕微的明暗變化,讓金屬表情更柔和。

全新發表的「V3 Kitchen」。
全新發表的「V3 Kitchen」。

延伸閱讀:



從 V1 到 V3 的工藝傳承

「Vipp」的廚具演化,就像是丹麥設計的縮影。2011 年推出的 V1 Kitchen 以模組化結構展現理性與力量;V2 嘗試以木材柔化語彙,卻在短暫發表後被品牌下架,因為那已偏離 Vipp 一貫的金屬精神。如今的 V3 Kitchen 則再次回到金屬語言,卻少了厚重感,還多了一份輕盈優雅。

 經典的 V1 Kitchen 。
經典的 V1 Kitchen 。

品牌團隊選用 Aluminium 重新演繹創辦人 Holger 最熟悉的材質,他們在波浪壓紋與色澤一致性的挑戰下,完成這組幾乎無法被複製的銀灰工藝。模組化設計延續 V1 的結構基礎,可自由配置中島、高櫃、壁櫃與吧檯中島。抽屜搭載 Blum 緩衝五金,門片把手隱入結構線條,高櫃則以長把手穩定比例。不鏽鋼檯面厚度4公釐,懸浮於櫃體之上,離地的比例讓整體視覺更輕盈,也維持結構的穩定。圓潤的轉角削弱了金屬的剛硬感,使廚具更貼近日常空間,像是一件能隨生活變動的家具。

圓潤的轉角削弱了金屬的剛硬感。
圓潤的轉角削弱了金屬的剛硬感。
不鏽鋼檯面厚度4公釐,懸浮於櫃體之上,離地的比例讓整體視覺更輕盈。
不鏽鋼檯面厚度4公釐,懸浮於櫃體之上,離地的比例讓整體視覺更輕盈。

Vipp 一直都以「Tools for living」為精神,他們認為工具不該只是功能性的存在,而是生活的一部分。而 V3 的上市,並非只是顏色的差異,而是展現了他們對金屬重新詮釋的日常溫度,讓設計真正融入生活。

全新 V3 Kitchen 在台南漁光島「森/CASA」旗艦店現場展示。
全新 V3 Kitchen 在台南漁光島「森/CASA」旗艦店現場展示。



台南餐酒館「Maan」演繹 Hygge 餐桌

發表會當天,「森/CASA」希望讓大家更深入體驗丹麥文化,特別邀請台南人氣餐酒館「Maan」到現場,以全黑的「V1 Kitchen」重現北歐式的餐桌氛圍。主廚小夫從蜂蜜、堅果到檸檬的酸香,都在慢節奏裡訴說 Hygge 的生活方式。品牌總監毛鈺婷則特別在開場時提到:「丹麥的正式餐會通常只有三道菜,從沙拉、主菜、甜點,看起來道數不多,但能讓客人坐上兩個小時。」他就將這份「不趕時間」的精神,做為本次餐會的靈感。

台南人氣餐酒館「Maan」。
台南人氣餐酒館「Maan」。


餐點就以「沙拉」開場,「Maan」小夫使用新鮮的胡蘿蔔、蜂巢蜜為主角,將蜂蜜胡蘿蔔醬結合發酵與烤製的胡蘿蔔,甜與酸在口中交錯;生菜、堅果與根莖蔬菜讓口感更有層次,最左側的小塊蜂巢可直接咬下,淡淡蜂蠟香讓味覺慢下來。湯品則以牛尾熬煮成濃湯,加上堅果香氣溫潤柔和,還有菊芋、紅蘿蔔與松露堆疊出細膩層次,或是可隨意沾著麵包,家常卻帶著儀式感。

沙拉以胡蘿蔔、蜂巢蜜為重點食材。
沙拉以胡蘿蔔、蜂巢蜜為重點食材。
湯品則以牛尾熬煮成濃湯。
湯品則以牛尾熬煮成濃湯。

主菜則以魚作為主角,在表層覆上蔬菜風味的沙巴雍泡沫,底層是芹菜燉成的冷湯,麵包丁與沙魚乾在最後增添香氣與脆感,風味乾淨清爽。最後以檸檬奶霜甜點作為收尾,在底層有木瓜與藍莓,添上苦甜巧克力片,酸與甜在尾韻達到平衡。所有的選材與風味延續北歐料理的節奏,有著自然、樸實、層次清楚的風格。

風格簡約直接的主菜。
風格簡約直接的主菜。
酸甜平衡的甜點。
酸甜平衡的甜點。


「北歐溫度 VS. 台灣感性」講座

在餐會之後,有了一場精彩的座談,由家居達人、社群「mmm」主理人 Milly 主講。他特別談到近年常常被提及的「Hygge」一詞,他則這樣解釋:「在丹麥,設計一直都不是風格,而是生活的系統。也是一種『擁抱當下』的哲學。」

座談會空間。
座談會空間。

接著為讓大家理解「設計如何成為丹麥生活的一部分」,他特別從哥本哈根的街景對照台灣街景,像是火車站裡的光井、簡潔的路線標示、玻璃帷幕建築裡灑下的日光,乃至住宅裡開放的窗戶與溫潤的木質家具。他以「北歐溫度 VS. 台灣感性」作為對照,說明兩種生活的不同節奏。北歐人在乎光、空氣與留白,那是對自然的依存與尊重;而台灣的城市節奏更快,街道被標語、招牌與聲音佔滿,感性更直接,也更熱鬧。Milly 說,兩者沒有優劣,只是文化所形塑出的不同生活方式。當理解這份差異後,也更能明白為什麼丹麥的設計語言如此克制,因為他們真正想營造的,是一種能安靜呼吸的日常。這些設計並非只是好看,而是源於北歐長年日照短暫的環境。當陽光變得珍貴,人們自然會想盡辦法把光引進室內。於是設計開始關注「光怎麼進來」、以及「人怎麼在光裡生活」。原來,他們最終的目的,其實只是讓生活更舒服。

「Vipp」執行長 Kasper Egelund。
「Vipp」執行長 Kasper Egelund。

以及,他還提到在這次前往丹麥參加「3daysofdesign」時,與「Vipp」執行長 Kasper Egelund 有了一段交流談話,Kasper 平常不太下廚,只有週末會為太太和孩子做菜。當被問到「如果只做一道菜,會做什麼?」時,他毫不遲疑回答了:「Smørrebrød」(開放式三明治)。這是丹麥最具代表性的料理,以黑麥麵包為底,上面依照個人口味放上不同食材。對丹麥人來說,這道料理代表著平等與共享,每個人都能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配料,組成屬於自己的那一片,看起來簡單,卻能吃得飽足。那份克制與精緻的平衡,也完美詮釋了丹麥設計的縮影。

那麼,在台灣的我們又該怎麼理解所謂的「Hygge」精神呢?Kasper Egelund 給了一個很實際的答案:「就從在家下廚開始吧!」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現場。



森/CASA 旗艦店.台南

台南市安平區漁光路89巷68號

06-3912277

時間:周一至周六10:00-18:00(採預約制)

www.moricasa.com

FBIG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