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TAINMENTmc愛電影

原來如此!《擬音》帶你一探國寶級音效師胡定一的尋聲之旅

電影音效靠電腦就太遜了!台灣有一位擬音(Foley)大師,四十年來一心一意為電影最細微的聲音藝術奉獻,不斷反覆嘗試、力求做出最擬真的音效,他是國寶胡定一師傅。
原來如此!《擬音》帶你一探國寶級音效師胡定一的尋聲之旅

劇照提供/牽猴子

胡定一師傅不說話的時候有些靦腆,只是憨笑,但聊起他熟悉的音效配音工作,臉上隨即洋溢著職人特有的光彩,滔滔不絕。四十年來,他一個人在一間推滿各種雜物的錄音室裡,跟著電影中的人物動作、場景變換、情緒起伏,用你無法想像的東西、無法想像的方式,做出各種你無法想像,卻又極度逼真、恰到好處的聲音。

光是腳步聲,就要講究地蒐集高跟鞋、球鞋、靴子十幾種不同款式,搭配柏油路、木板、沙地、泥土地十幾種不同材質,還得跟著畫面中人走路的節奏跟方式,做出最擬真的音效。擬音師的工作很孤獨,小房間裡放著無聲的電影畫面,只有製造出來的音效。閒暇時,胡師傅總逛市集或四處蒐集物料,畢竟你永遠不知道哪些物件能製造出哪種獨特的聲音,在哪個畫面裡派上用場。

自有聲電影以來,「Foley」這個字被用來表示電影聲音後製中的重要環節,專指隨著電影畫面、劇情,同步製造音效的工作,在中文裡並沒有精確對應的專有名詞,在這部紀錄片中以「擬音」稱之。胡師傅參與過的電視電影作品達上百部。1975年,他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服務,從菜鳥助理一路做到音效師。像他這樣的職人,在國外被尊稱為 Foley artist;胡師傅在中影製片廠聲音部副理任內遭逢中影解散,數度易手後,2015年他被正式資遣。

獨立製片導演王婉柔,從胡定一師傅的身上開始抽絲剝繭,一方面往上追溯,找到了中影更早期的聲音製作老師傅,甚至台語片時期的配樂界傳奇人物,拉出時間上的縱深;另一方面,王婉柔也訪問到獲獎無數的香港資深電影聲音大師曾景祥,以及北京音效老前輩與聲音指導富康,藉由台灣、香港、北京、上海等地電影產業的交流,打開空間上的寬度。

藉由胡定一師傅的職業生涯,《擬音》側寫了台灣電影產業數十年來由盛而衰的歷史輪廓。當錄音室的燈號熄滅,當曾經遊人如織的中影文化城,終究成為胡定一所拍下的斷垣殘壁,也象徵著台灣電影產業的困境。再優秀的幕後職人,若沒有完整成熟的產業支持,只怕也英雄無用武之地。

當電影產業中所有技術環節以數位化迎面而來的時代,只有「擬音」這個環節,始終無法被機器與檔案取代。在這個嶄新的世界裡,一直以來一心一意、只專注做好一件事、為聲音奉獻的胡師傅,在觀眾看不見的大銀幕另外一面,用一種沈默卻響亮的方式,安靜且驕傲地挺立在歷史淘淘的巨浪當中。

《擬音》4/14上映 4/14上映 4/14上映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