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STYLE旅行

嘉義極美民宿「寓 apāto」:童年記憶的延伸,也是對家的美好想像

來到「寓 apāto」,與其說住進一間民宿,更像踏入理想生活的平行時空。時間的痕跡在此靜靜停留,而那份對日常的堅持、藏於細節的驚喜卻又如此生動。

攝影/Lynn

嘉義極美民宿「寓 apāto」:童年記憶的延伸,也是對家的美好想像

轉進嘉義市區巷弄,很快就被一棟土褐色三層老宅、一米七高的四扇拉門吸住了眼光。輕輕拉開這扇古董門,不自覺身體節奏慢了、放輕了些。撲鼻的蜂蜜蛋糕香,好像從舊日劇裡偷來了一幕置在眼前,有種遁入過往時光的錯覺。

「寓」:當對家的想像成了日常風景

這是一對情侶(規、CPU)親自打造的夢想空間「寓 apāto」,今年六月,終於悄悄開張,迎接各地慕名而來的客人。與多數旅者先選擇城市、再尋找住宿的動機不同,會走進「寓」的,往往是專程為了這座空間獨有氣息而來的人。

寓中分為上下兩個房間,一樓「小間」設有庭院,二樓的「広間」則如其名,是一個擁有整面落地窗、採光極佳的寬敞空間。光是靜靜待著,不做什麼,就足以感受到一種療癒。這樣的結構,正是起初吸引這對民宿主人看上此棟老宅的關鍵。而從空置三十餘年的老房子到現在的模樣,很難想像,竟是出自毫無設計背景的兩人之手。

然而打造一間民宿的念頭,早在兩人經營甜點店「餘 yu」時便已萌生。「客人來店,通常只是來取甜點、或吃一頓下午茶。但我們一直在想,是不是能讓他們在我們創作的空間中停留更久,真正感受我們的想法。」而在終於覓得此屋後,下一題,便是要不要請設計師。明知自己做會燒更多錢,但一心執念要讓這讓空間成為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最終還是決定自己來。「就像是一個賭注。」CPU 笑著回憶。

2F「広間」(照片提供:寓 apāto)
2F「広間」(照片提供:寓 apāto)


耗時一年半,兩人腦海中的想像終於落地成真。

與其說是侘寂,他們更傾向把「寓」定義為一種舊的、回到原始狀態的感覺。為了創造這樣的氛圍,連一、二樓地板都是親手漆製,而且是經上漆、打磨、覆蓋等多道程序,有些地方甚至用宛如作畫的手法,以紙巾一塊一塊地塗,故意不均勻,創造質地和深度,讓每處都留下時間走過的痕跡。寓中可見的老件傢俱,多是他們親自前往日本的蚤之市尋覓,有時空手而回,而運氣好時,就有機會和命定的物件相遇。規說:「我們從不預設這個空間要放哪些東西,一切都是隨緣。」

1F「小間」(照片提供:寓 apāto)
1F「小間」(照片提供:寓 apāto)


藏在木作裡的堅持與玩心

憑想像、碰運氣,還有更多的是對本質的堅持。就像當初找到的這四扇拉門,門上原本是有一塊破損的,想當然爾可以修復,只是恐怕補上的新木材會難與原有的痕跡紋路自然銜接,於是乾脆訂製了一塊刻有「寓」字的銅板來補上缺洞。門面的異材質拼接,像一個趣味伏筆,讓屋內每處的細膩安排變得有跡可循。

一個空間,往往能大概反映出它主人的性格。若是這樣,那麼「寓」給人的第一印象,大概是平靜、甚至帶點完美主義的氣質。但貼近細節之處,卻又默默洩露出玩心。

像是「寓」的木質調風格,在木料資源豐富的嘉義看似理所當然(像是附近的檜意森活村,就是頗有人氣的老木屋景點)。但規與 CPU 對木頭的講究,卻藏著一套崇尚原始、精準拿捏的邏輯,以及深具美學的思考。光是腳下的每一塊地板都經過揀選,因為只要一部分顏色、深淺不對,都會影響整體風格。「舊,還不能舊得不一樣!」規笑著說。

再如掛在牆上或是佇在角落、由「本事空間製作所」設計的燈具,結合銅與木材質,每盞外型都極富個性,暖黃照明也為空間加深對比,添加了更多的視覺層次。而庭院邊那一大面紋理彎曲迷人的「樹皮牆」,則是在京都旅行途中得來的靈感。

(照片提供:寓 apāto)
(照片提供:寓 apāto)


最私密的療癒時光

位於二樓、如房間大小的寬敞浴室,可說是整個空間中最費心之處。雖然兩人在裝修過程中也經歷「打掉重練」的新手必經痛苦過程,但也正因此,每個選材和配置都傾注了極大堅持,不計心力代價。哪怕只是一塊用來隔淋浴間的玻璃纖維板,也是四處尋找、反覆打樣,僅為了讓光能多透一點、質地更美一些。

對光影的精心佈局,讓整間浴廁彷彿有了呼吸。光是欣賞陰影在物件上流動,就已是愜意的享受。洗沐用品也特意挑選與室內氛圍匹配的草木調氣味,而牆邊擺放的一只木製蛇腹櫃,讓人彷彿置身歐洲洋房。

現代設計元素與老件傢俱的沈穩氣質於此交融,催生出新舊並置的活潑氛圍,其間穿插綠意,在此享有一段奢侈的沐浴時光,是難得的自在。


想重現那些美好記憶

這些靈感的源頭,可追溯到兩人在大學時期遊大阪時意外住進的一間 Airbnb。乍聽像一段遙遠的回憶,但令人意外的是,對非常年輕的他們來說,那其實也只是六、七年前的事。

「那是一間外觀再普通不過的房子。」但裡頭的木造空間,卻徹底顛覆了兩人原本對於日式老房的想像。它並非傳統和室,富有痕跡的木造空間、踩踏時會發出聲響的地板、用來隔間的軍用布簾⋯⋯風格樸實、率性,但每件餐具、選品都是細膩之選,給人一種難以複製的驚喜感,至今,這段記憶從他們口中說出,都還是很鮮明的畫面。

至於為何設在一樓的「寓製作」成了蜂蜜蛋糕專賣店?最直接的聯想,就是童年的味道,蜂蜜蛋糕配上牛奶,是 CPU 心中最樸實的甜蜜滋味。也許可以說,寓的起點,正是連結著過往的美好。來到這裡,與其說是租借一個房間,更像小時候到好朋友或親戚家串門子,帶著好奇,在陌生的居所探索,每個角落總有些微妙的線索,讓人腦中浮出另一種關於日常的樣貌。

也正因此,無論是一樓的「小間」還是二樓的「広間」,都不只是提供旅人一個寢室般的空間,而是透過寬敞的房間、浴室、庭院和藝文角落,打造一個如「家」一般私人空間。這兩位創辦人的堅持與理念,也真切反映在 apāto 所帶來的體驗。

用獨有的方式理解日常

然而,對這兩位自認有點頑皮的創辦人而言,「寓製作」蜂蜜蛋糕專賣店以及民宿「寓」的結合似乎還不是終點,「apāto」的輪廓,更像是一個有個性、有生活觀的品牌。近期,除了加入撥筋、瑜珈教學,也積極規劃與喜歡的品牌合作。令人期待著,或許這棟老宅在未來會擁有另一種新的面貌。

最後不免好奇,身為外地人,卻從中正大學畢業後就一路定居到現在的規和 CPU,究竟是怎麼看待嘉義這座城市?過去也許會像許多人一樣,逕自為它貼上「小台南」的標籤,不過,近年來,他們發現嘉義默默長出了一個獨有的城市性格。比起台南,也許嘉義的巷弄中沒那麼多明顯的驚喜,但就在日常的穿梭中,各種有趣的細節交互融會,形成了某種專屬於此的生活況味。

而筆者也想補充道,藏身在嘉義市區的「寓 apāto」,正是能代表這種動人的日常氣息的存在。


延伸閱讀: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