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UTY美麗保養

「肌膚外油內乾、內油外乾」指的是什麼?脂肪粒、粟粒腫是因擦了太油的保養品才長的嗎?皮膚科醫師來解迷

網路上有聲量討論皮膚外油內乾,或是肌膚內油外乾,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肌膚狀況?遇到了該如何保養?另外長了脂肪粒、粟粒腫,是不是代表該換沒那麼滋潤的保養品?聽聽皮膚科醫師邱品齊怎麼說。

EDIT/Rice Photo/unsplash.com

「肌膚外油內乾、內油外乾」指的是什麼?脂肪粒、粟粒腫是因擦了太油的保養品才長的嗎?皮膚科醫師來解迷


Q:油性肌膚需要的是控油還是保濕?

邱品齊:這問題要分成兩部分來看,因為我們皮膚出油是皮脂腺功能所影響;而保濕的功能主要關鍵在角質層,兩者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油性肌膚到底要不要特別保濕主要取決於:「油性肌膚本身有沒有合併皮膚乾燥的問題,還是只是單純的油性肌膚。」簡單來說油水平衡是個別平衡的概念,並不是因為缺水才會出油,也不是保濕做足就不會出油,這是個常見的迷思。

油性肌膚是否需要保濕,有個簡單的測試方式:可在溫和洗臉之後,看皮膚會不會有乾燥、粗糙或緊繃的狀況。如果沒有的話,就不需要使用太滋潤的保濕品,頂多就是擦一點凝露、凝膠或水性精華液即可。但如果本身是油性肌膚,卻又常常感到皮膚乾燥,就要小心是否有伴隨皮膚疾病。像是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或是近年大家常討論的玫瑰斑、毛囊蟎蟲增生…等問題。這些狀況都會讓你的皮膚摸起來又油又乾,甚至產生發紅、發癢、脫屑的狀況。這時候就要趕快找皮膚科醫師確認一下,到底皮膚是否生病了。

Q:什麼方法可以改善肌膚出油太旺盛?

邱品齊:皮脂腺的功能跟膚質有很大的關係,跟性別、年齡、遺傳也有很大的關聯。另外很重要的關鍵就是環境因素,最明顯的影響因子就是「熱與悶」。如果想要減少出油,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降溫與通風」。如果環境溫度下降後還是感到明顯出油,這時候就可以適當的使用吸油面紙、或是在出門前擦一點吸油蜜粉、清爽的物理性防曬等都能幫助吸油並減少油光。若以上這些方法都試過還是狂出油,就要諮詢皮膚科醫師,看看能否藉由醫療處理來減少皮脂腺過度分泌的狀況。像是口服低劑量A酸或避孕藥,不過前提是女生就不能在治療期間懷孕。另外若是想搭配一些醫美處理,例如:水楊酸煥膚、杏仁酸煥膚也有收斂毛孔與減少油光的效果。有些光療處理也可以具有輔助效果,但因為價格偏高,且不是一兩次就能看到效果,這部分就要看預算做決定了。 

Q:肌膚「外油內乾、內油外乾」指的是什麼?

邱品齊:簡單來說一般膚質,主要分成「中性、乾性、油性與混合性」,近年多了「敏感性」以及「過敏性」,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膚質分類。而「外油內乾、內油外乾或是又油又乾」,所指的都是「有問題」的皮膚狀態,並非正常膚質。

像是「外油內乾」就是在表皮摸起來有膩感,但在表皮卻是呈現缺水燥狀態。而「內油外乾」指的是皮膚皮脂腺容易出,但皮膚摸起來卻是呈現粗感。而「又油又乾」指的是皮膚摸起來同時帶有膩感也帶點燥感。由此可知這三種說法其實意指的都是類似的問題,也就是皮膚本身是「油性膚質但角質層缺水」,這是皮膚生病的訊號需要謹慎看待。如果你有遇到這樣的情形,就建議找皮膚科醫師診療確認原因,才能夠長期有效的改善。

Q:脂肪粒、粟粒腫是因擦了太油的保養品,所以堵塞毛孔嗎?

邱品齊:其實這跟我們皮膚出不出油沒有絕對關係,脂肪粒、粟粒腫還有汗管瘤,都是我們皮膚常見的「違章建築」,就是我們皮膚有時產生一些良性增生。像汗管瘤就是這樣,汗管細胞變多了,就凸起來一顆一顆、一塊一塊,這些一輩子都不會變成壞的東西,就是不好看而已。這時做法就是用雷射把它破壞掉。

而粟粒腫就是角質代謝時,忽然包了一些角質在裡面了,造成的原因很多是和體質有關,也沒什麼絕對原因,和皮膚出油及使用的產品有直接關係。如果真的遇到了也不用太緊張,像一些小肉芽、汗管瘤、粟粒腫,這些大致上皮膚科醫生都可以簡單處理。

延伸閱讀

免責聲明:肌膚保養品使用後狀況會依個人使用方法及肌膚狀況而有所不同,並請配合正確使用方法。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