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視野觀察

【馬欣專欄】有時候,少女心滿格是必要的

BL劇的魅力在於,它幾乎是接近了女生對愛情理想的實現。兩個理想型的男生跨越了世俗制約,以為在那樣的故事中,愛情可以更自由,或者可以無條件地被愛著。

Photo/網路

【馬欣專欄】有時候,少女心滿格是必要的

一直以來,所謂「少女心」常被鄙視,似乎那只屬於某個年紀的專利,也彷彿這詞語就只是代表著失去理智,滿腦子粉紅泡泡,且有不切實際的腦殘傾向。但其實在這個機械時代,原本「少女心」就是一個復甦能力,甚至幫妳進入一種淺眠的舒適狀態。試圖在每日機械化的夾縫中,能夠長出些頑強的心之花,然後第二天再面對那些繁雜又淹沒人的日常與無常。

因此,現代人需要步調快的韓劇,有時它們是可以沖泡的三合一甜蜜情節,有時又是可以提振元氣的氣泡浪漫,甚至偶爾那些突然殺出來的真情台詞,讓妳想起每天廝殺間,那個其實很少面對的脆弱的自己。

或許是因為這樣快轉的時代,我們需要這些冷不防的溫暖,讓那顆轉不動的老心,像充了滿格的鋰電池般再度開機。甚至愈到中年時,生活中愈需要有並行的兩種軌道,一種軌道是妳快速地處理大小事情,愈發堅強地對自己都冷血起來,甚至是太用力了,總要用力地滿足很多人的要求。

身為一個女生,我們是習慣被要求的,也習慣更貼心一點的,但是另一個軌道,我們可能仍是包包偷塞著漫畫,或是把自己丟進某幾本書的情境中,抑或是在推理劇中跟著一起揪心。那個仍保有「少女心」的時空,時間終於判了我們緩刑。

這種少女心如電池需充飽的感覺,是我在BL(酖美)舞台劇《新社員》現場所感受到的。那天偌大的演藝廳充滿了滿坑滿谷的女生,不分年齡,齊齊臉上放著光。那像同樂會般的氣氛,一群女生彷彿穿回了學生裙,一起為了當年因為升學壓力而錯過的青春感,找回了應有的補償。

從那時起,我深切感受到了BL題材的魅力,為何它能征服書市,又為何能夠在戲劇界一再掀起旋風。它與同志劇不同,同志劇有人生悲歡,也有被現實輾壓的痕跡,是真實人生。但BL劇的魅力在於,它幾乎是接近了女生對愛情理想的實現。

為什麼呢?其實異性戀從我們剛踏入青春期開始,就清楚知道哪幾種類型會特別受歡迎,我們難免迎合著這社會的價值觀生長著。再長大一些後,自然都知道異性戀的婚姻,多少是要背負社會期待的。婚姻多少都是要為社會服務的,因此各種條件的考量,愈發讓愛情沒有想像中的單純,這點,妳光從羅曼史流行總裁系列就知道,所謂條件與權力,一直隱含在人們對愛情的期待中。

但BL劇是抽離了這些為社會服務的價值,讓愛情只屬於愛情,固然跟同志的真實生活全然不同,但它會比異性戀的愛情劇更少了權力或是條件上的壓力,更可以天馬行空,讓兩個理想型的男生跨越了世俗制約,以為在那樣的故事中,愛情可以更自由,或者可以無條件地被愛著。

因此BL劇從日本《大叔的愛》到今年突然走紅的劇《如果30歲還是處男,似乎就能成為魔法師》也風靡亞洲,即便在風氣保守的中國與韓國都擁有大量觀眾,韓國也在市場數字誘惑下,今年也推出《Mr. Heart》,中國也開始有這類題材出現,只是拍得隱晦,但仍然壓倒市場,賺到各種周邊財。

有人稱看這類戲劇的人是腐女,乍看之下是貶意(其實也是),但腐文化可以說是次文化不可忽視的一環。會形成文化現象都非偶然,固然劇裡的情節多少脫離現實,但主角只是愛情本身,在沒非得結婚不可的前提下,主角彷彿又回到學生時代,有著初戀的勇氣與氣魄,從而讓「少女心」回魂。

我們雖然早已世故,但那點作夢的能力,不能失去,讓他們幫我們存著吧。

延伸閱讀

收藏